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锁门店操作技巧规章

连锁门店操作技巧规章

********门店操作规程目录BFMD-GC-001-2018-00处方药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03 BFMD-GC-001-2018-00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05 BFMD-GC-001-2018-00药品采购、验收、销售操作规程┅┅┅┅┅┅┅ 07 BFMD-GC-001-2018-00药品拆零销售操作规程┅┅┅┅┅┅┅┅┅┅┅ 11 BFMD-GC-001-2018-00国家特殊管理药品销售操作规程┅┅┅┅┅┅ 13 BFMD-GC-001-2018-00药品陈列检查操作规程┅┅┅┅┅┅┅┅┅┅┅ 14 BFMD-GC-001-2018-00冷藏药品存放操作规程┅┅┅┅┅┅┅┅┅┅┅ 16 BFMD-GC-001-2018-00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18起草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目的:规范处方药的销售,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种类:操作规程1.审核处方:1.1门店执业药师负责审核处方。

1.2受理顾客处方后,认真审核处方,做到“四查十对”,具体内容是: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量、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1.3处方审核执行细则:①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②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③剂量、用法是否准确;④剂型与给药途径是否正确;⑤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⑥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1.4审核过程中,发现处方中有不利于患者用药或其他疑问时,应联系处方医师,经医师改正或确认并签字后方可调配。

1.5审核完毕,执业药师在处方相应位置签字,交处方调配员调配。

2.调配处方药:2.1从执业药师处接过处方后,要认真阅读处方,按照处方所列药品的顺序,逐一调配。

2.2调配时检查药品的外观包装以及批准文号、有效期,以保证药品质量。

2.3药品调配齐全后,与处方逐一核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并准确、规范地在每种药品的包装或药袋上,书写和粘贴写有用法、用量的标签。

2.4对需要特殊保存条件的药品,要告知顾客,必要时加贴醒目的标识以提醒顾客。

2.5向顾客交待服药注意事项,尽量避免或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2.6国家专门管理的处方药,还要按相关制度规定建立台账,进行登记。

2.7调配好一张处方,再调配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差错。

2.8在处方的相应位置签字,交其他人员核对。

3.核对处方:3.1对已经调配好的药物,对照处方逐一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确认是否一致。

3.2逐一检查药物的外观质量和有效期,保证药品质量合格。

3.3确认药品和处方准确无误后,签字。

3.4处方调配员向顾客当面清点药品,并详细交代用法用量,将药品交付给顾客。

4.调配完毕的处方,归档存放,妥善保管5年。

起草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目的:规范中药饮片销售程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种类:操作规程1.审核处方:1.1执业中药师负责审核处方。

1.2审核内容包括:处方填写项目是否齐全、有无医师签名;字迹是否清晰,有否有错写药名、重味等现象;药物有否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超过规定剂量的用药情况。

1.3对于无医师签名、项目填写不全、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绝调配,并告知患者,找开方医师补齐或书写清楚后,方可调配。

1.4处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时,拒绝调配,告知患者,找开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1.5处方应付药味在本店短缺时,拒绝调配,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师更换其他药味或更改处方,并签字后,方可调配。

除开方医师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处方中的药味。

1.6处方审核合格后,在处方相应位置签字或盖章,将交中药调剂员调配。

2.调配处方:2.1调剂员根据审核合格的处方内容,逐项、认真、准确地予以调配。

2.2调剂开始,必须按处方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调配。

2.3称取的药味须按处方所列顺序间隔平摆,,不得混放一堆,以利核对。

2.4处方中要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法的药味,应单独包装并注明用法。

需要临时捣碎的药味应使用铜缸捣碎。

铜缸在用后立即擦拭干净,不得残留粉末。

2.5调剂完毕,自行检查核对无误后,在处方相应位置签名。

交处方审核人员核对。

3.复核处方:3.1处方审核人员按照处方,对照药味逐一进行复核,检查药味和剂数是否正确,秤取剂量是否准确,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或掺混异物等。

3.2再次检查处方有否违反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检查有毒中药是否超剂量等情况。

3.3检查处方所列有特殊要求的药味是否已单独包装并注明用法。

3.4处方复核完毕,确认合格后,在处方相应位置签字,并交调剂员发药。

5.调剂人员发药时,要核对患者姓名,避免发错药。

向患者交待煎法、服法,需另加“药引”或者为外用时,要告知患者。

提醒患者注意对鲜药保鲜,防止发霉变质。

检查附带药品是否齐全。

一切确认无误后发药。

6.调配完毕的处方,归档存放,妥善保管5年。

起草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目的:规范门店药品购进、验收和销售程序种类:操作规程1.采购:1.1本公司制度规定,各连锁门店不得自行从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采购药品,只能向公司请领,由公司统一配送药品。

1.2门店负责请领的人员(店长或经理)要随时掌握本门店药品的进、销、存状况,保持与公司仓储部和采购部的信息沟通,随时掌握库存信息。

1.3根据销售需要的制定本店药品请领计划,避免药品积压滞销,造成药品过期。

1.4按公司规定的周期,将药品请领计划用电子表格方式报营运部,同时在门店系统中形成采购记录。

采购记录至少保存5年。

1.5业务部配送制单员将各门店配送计划审核制单,报仓储部。

1.6仓储部负责出库、配货,形成并分别打印各门店配送单。

1.7运输部将药物连同配送单按时运送至各门店。

2.收货:2.1药品到货后,门店收货员应当核实运输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加盖本公司出库专用章原印章的配送单(对照系统中采购记录)核对药品,做到票、帐、货相符。

无配送单的药物,应当拒收。

2.2冷藏、冷冻药品到货时,应当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记录。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收。

2.3配送单内容中,除数量以外的其他内容与药品实物不符的,经仓储部确认,并提供正确的配送单后,方可收货。

2.4配送单与药品实物的数量不符的,经仓储部确认后,应当由门店确定并调整数量后,方可收货。

仓储部不予确认的,应当拒收。

2.5收货员应当拆除药品的运输包装,检查药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对出现破损、污染、标示不清等情况的药品,应当拒收。

2.6收货员对于销后退回药品的销售凭证进行核对,确认为本门店销售的药品后,方可收货,并放置于符合药品储存条件的“销后退回区”。

对于不能提供文件、数据,或温度控制不符合规定的,给予拒收,做好记录并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2.7各门店冷藏药品收货时限不超过30分钟。

收货员对收货期间的药品质量负责。

2.8收货员将核对无误的药品,放置于相应的待验区域内,并在配送单上签字后,移交验收员验收。

3.验收:3.1门店验收员负责药品验收,并保持待验区域清洁,防止药品污染。

3.2待验药品必须放在符合药品特性的、适合储存药品环境的区域内验收。

3.3验收员必须在公司规定的验收时限内完成药品验收。

公司规定普通药品验收时限为2小时,冷藏药品验收时限不超过30分钟。

验收员对验收期间的药品质量负责。

3.4验收员根据药品不同的类别和特性,按照公司制定的验收规程,对照配送单,对到货药品的通用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供货单位、到货数量、到货日期等内容逐项、逐批号进行验收;对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逐一进行检查、核对,做到票、货、批号相符。

3.4.1检查包装封口是否严密、牢固,有无破损、污染或渗液,包装及标签印字是否清晰,标签粘贴是否牢固。

发现问题,及时报门店质量管理员处理。

3.4.2每一最小包装的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以下规定:3.4.3标签应当有品名、规格、用法用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商等内容。

对于滴眼剂瓶等因标签尺寸限制无法全部注明上述内容的,至少应标明品名、规格、批号。

中药蜜丸的蜡壳应至少注明品名。

3.4.4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的说明书应当列有以下内容:药品名称、成分、性状、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及生产企业(企业名称、生产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传真)。

3.4.5中药说明书应当列有以下内容: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汉语拼音)、成分、性状、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说明书修订日期、生产企业(企业名称、生产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传真)。

3.4.6外用药品的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上均应当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上有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及含兴奋剂类成分的药品有“运动员慎用”警示标识。

3.4.7进口药品的包装、标签应当以中文注明药品通用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

3.4.8中药饮片的包装或容器应当与药品性质相适应,并符合药品质量要求。

中药饮片的标签应当注明品名、包装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需注明批准文号。

3.5验收员对销后退回药品要检查每一个最小包装,对每件药品进行逐批号检查验收,必要时,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

应建立专门的销后退回验收记录,内容包括退货单位、退货日期、通用名称、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厂商(或产地)、有效期、数量、验收日期、退货原因、验收结果和验收员等。

验收合格,方可入库销售。

不合格药品按《规范》有关规定处理。

3.6验收药品应当做好验收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验收员姓名和验收日期等内容。

中药饮片的验收记录包括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实行批签发的中药饮片,还要记录批准文号。

3.7验收合格的药品,由验收员在验收记录上签字,注明验收结论,方可上架销售。

验收不合格的药品,需注明不合格事项及处置措施。

3.8实行电子监管码的药品,应当按规定进行扫描,并及时将数据上传。

监管码信息与药品包装信息不符的,要及时向质量管理部进行查询、确认,未得到确认之前,不得入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