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外科水电解质和酸硷平衡失调课件
关于外科水电解质和酸硷平衡失调课件
重度:血钠<120,+精神神经症状
(抑郁)缺NaCl 0.75~1.25g/Kg(1.0g/Kg)
低渗性缺水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血钠<135mmol/L,尿比重
<1.010
血浓缩
低渗性缺水治疗
等渗盐水(轻、中度) 0.9%NaCl, 5%GNS。
重度:5%NaCl 200~300ml。 临床分度法:轻、中、重,0.5,0.7,
体液平衡及渗透压调节(1)
由神经—内分泌分流调节,肾— 主要调节器官。
下丘脑—垂体后叶—ADH →水调
节→尿量变化—维持正常渗透压。
肾素—醛固酮 →Na+调节→尿Na+
变化→维持血容量。
体液平衡及渗透压调节(2)
一般先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
ADH,调节渗透压,然后再通过
肾素—醛固酮来恢复维持血容量。 当血容量锐减时,机体以牺牲渗
1.0g/Kg。 公式法:补钠量(mmol)=血钠下降值
(mmol/L)×体重(Kg)×0.6(女:0.5)。 首日先补1/2,加补生理量2000~2500ml。
注意纠酸,补钾。
男,50Kg。血 132mmol/L, 首日应补0.9%NaCl多少。
50×0.5=25g,
先补1/2,
12.5g+4.5g=17g=1800ml 0.9%NaCl。
From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17th ed
钠钾ATP酶作用示意图 (维持细胞外高钠,细胞内高钾)
细胞内高K+低Na+,细胞外高 Na+低K+ ,依赖细胞膜Na+— K+ATP酶。
ATP→ADP,释出能量使Na+ 不断渗出细胞外, K+进入细
胞内。
细胞内外渗透压差,依赖离子 渗透和水的自由进出(由低渗 →高渗)。
透压为代价,优先保持血容量。
体液代谢失调(2)
按水、钠丢失比例分成: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等渗性缺水(Isotonic dehydration)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高渗性缺水病因
关于外科水电解质 和酸硷平衡失调
概述
体液量(占体重)-
男性:60% %
女性:50%
新生儿:80
体液-
细胞内液:占体重35% 40%
细胞外液:占体重20%,其中
组织间液 15%
血浆
5%
体 液(2)
组织间液:功能性和无功 能性细胞外液
功能性细胞外液在维持机 体水电解质平衡起重要作 用。
概述(续)
50Kg×6%=3000ml,先补
1/2,1500ml。
1500ml+2000~2500ml=
因
缺水<缺钠,血<135mmol/L。
胃肠消化液持续性丧失: 呕吐,胃肠
减压,慢性肠梗阻。
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应用排钠性利尿剂,未补钠。 输液时只补水未补钠。
缺水>缺钠,血钠>150mmol/L 水摄入不够:食道Ca,重危病人
胃肠内外营养支持。
水丧失过多:高热、大汗、大面
积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
高渗性缺水体液变化
高渗性缺水病理(1)
细胞外液缺水→高渗→细胞外液高Na+
→细胞内脱水。 细胞内脱水:
腺体分泌↓→汗少、唾液少; 下丘脑口渴中枢↑→口渴; 皮肤粘膜干燥→散热下降→发热; 脑细胞功能障碍→N.S症状(狂燥)。
高渗性缺水病理(2)
细胞外液缺水→高渗→下丘脑渗透压
受器↑→ADH↑→肾重吸收水↑
细胞外缺水→血容量↓→肾素—醛固 酮↑→水、钠重吸收↑
二者共同作用→尿少,尿比重>
1.030,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晚期血容量↓↓→BP↓→休克。
高渗性缺水病理(3)
主要特点:
细胞内缺水为主 血容量之改变在晚期
血容量↓↓ →BP↓→休克。
重点:细胞外脱水为主,表 现为血容量不足。
低渗性缺水临床表现
按血钠水平分三度:
轻度:血钠130~135,头晕、乏力、
手足麻木、尿Na+↓,缺NaCl 0.5g/Kg。
中度:血钠120~130,+P↑、BP↓,直
立性晕倒,尿少,缺NaCl 0.5~
0.75g/Kg。(0.7g/Kg)
等渗性缺水病因
缺水=缺钠,血钠正常或略低。 消化液急性丧失:肠外瘘,大量
呕吐。
体液丧失在感染灶和软组织内:
高渗性缺水临床表现
按症状和体征分三度
轻度:口渴,
2~4%(3%)
中度:口渴↑↑,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
眼窝凹陷,尿少,尿比重↑,氮质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4~6%(6%)
重度:+精神神经症状(亢进)+BP↓,
>6%(9%)
高渗性缺水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尿比重>1.030 血Na+>150mmol/L 血液浓缩,RBC↑,Hb↑
无功能细胞外液-对体液平衡作用小 结缔组织液 脑脊液 关节液 消化液
占体重1~2%,占组织间液10%
消化液- 大量丢失,会使体液发生明显变化
正常人水份日常交换量(1)
摄入: 三个来源
饮水: 1000~1500ml 食物中含水 700ml 代谢产生水 300ml 合计:2000~2500ml
高渗性缺水治疗
补水和低渗液,5%GS或0.45%NaCl 临床分度法:轻、中、重,按3%、6%、
9%计算,首日先补1/2 公式法:
补水量(ml)=血钠升高值(mmol/L)×体重
(Kg)×4 还应补给正常生理量2000~2500ml
男,50Kg,中度缺水(口渴、
唇干、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 尿少),试订第一天补液量。
正常人水份日常交换量(2)
排出: 四条去路
尿: 1000~1500ml
皮肤:
500ml
呼吸:
300ml
粪:
200ml
合计:2000~2500ml
概述(续)
细胞外液
离子成分 细胞内液
阳离子
Na+
K+ Mg2+
阴离子 Cl- HCO3- 蛋白质
HPO42+ 蛋白质
血浆渗透压-290~310 mOsm / L
低渗性缺水的体液变化
低渗性缺水病理(1)
细胞外缺钠→低渗→渗透压感
受器↓→ADH↓→肾重吸收水
↓ →尿量↑ →使渗透压 ↑→细胞外液↓ ↓ →细胞间 液进入血,部分补偿容量。
机体牺牲渗透压,维持血容量
→肾素—醛固酮↑→肾保Na+、
水。
低渗性缺水病理(2)
血容量下降→垂体后叶↑→ADH
↑→肾重吸收水↑。 二者作用 →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