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三节人口迁移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本“标准”的认知目标“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属于理解水平层次;技能目标“举例说明”属于迁移水平层次。
举例由学生来完成。
活动要求关注本地生活现实,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设置了“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两个知识结构类的二级段落目标,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条理化。
本节活动较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
本节知识对第二章知识城市化的学习有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移动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1.通过实际调查,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原因、影响。
2.通过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社会调查,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社会的兴趣,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正确的人口迁移观、环境观。
【教学过程】
本报5月31日讯 目前,长沙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已完成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
据《长沙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长沙市常住人口为704.4118万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0年共增加常住人口90.5399万人,增长14.75%。
据长沙市统计局负责人分析,长沙市人口在自然增长的同时,作为全省唯一净流入大于流出的地区,通过吸引外来人员来长就学、就业、居住等机械性增长,实现常住人口持续增加。
读《长沙晚报》,长沙的人口增长有哪两方面的增长? ,
调查成果展示
(调查表附在后面)
1、分组展示社会调查的结论。
2、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思考长沙人口迁移的规律,找
一找调查中还有哪些不足和令你不解的地方。
新课探究学习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学生自学课本16-17页,完成下列问题:
①填下面的空;②何为人口迁移?它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1、概念:是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空间流动行为。
变更空间上:须跨越。
定居地
时间上:或长期。
2、分类:按空间范围分:、
按迁移方向分:、、、。
思考:大家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沙的人口迁移以什么方
向为主?
调查案例分析:某老师,湖南娄底人,家住农村,家境贫寒,于是刻苦读书,1998年9月就读于湖南湘潭师范学院。
2002年8月任教于江苏灌南第二中学。
父母思儿心切,希望儿子离家近一点。
2005年8月任教于桃源第二中学。
因女友在长沙工作,该老师2009年进入明德中学工作并结婚。
期间,该老师曾到蒙古旅游,每年过年回家探亲。
思考:(1)该老师的活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①娄底到湘潭,②湘潭到灌南,③灌南到桃源再到长沙,
④春节回老家探亲,⑤去蒙古旅游。
(2)该老师发生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
二、人口迁移的原因探究
学生自学课文17-21页,完成下面的探究活动。
案例分析:
(1)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引起该种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还有哪些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请举例说明。
(2)深圳1978年是一个小渔村,人口很少,2008年常住人口为878万人;2011年底则达到了1280万。
深圳人口增加速度怎样?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3)请分析上面案例中某老师进行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1、影响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和的地域差异,、等。
经济:主要有水平(就业、经商、大型建设项目);。
政治:、。
社会文化:、、等。
课堂训练:
判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连线: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②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③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经济因素
④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政治因素
⑤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 社会文化因素
⑥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
2、根本原因:人口发展与自然环境、 的不协调。
3、推拉理论: (或排斥力)和 (或吸引力)共同作用。
右图中,+代表一个地区吸
引人口的因素。
-代表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
0思考:①结合调查经历,长沙对人口迁移的
吸引力和排斥力有哪些?
② 人口迁移的中间阻力有哪些?
三、 拓展讨论
• 长大后,你想离开长沙还是就在长沙生活工作?你欢迎别人来长沙生活工作吗?
读材料:美国的移民政策
从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业“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美国。
1965年,美国又颁布“优惠制”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
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
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
为吸引优秀学生留居美国,美国对他们实行“绿卡制”,给予入籍优惠,结果外国留学生学成后约有一半定居美国,如在1991-1992年留美的约60万名外国留学生中,有近5%毕业后滞留美国或加入美国国籍。
你对美国的移民政策如何看?
课堂小结
讲讲你这节课的收获。
(从知识、方法、观念等方面去讲。
)
练习巩固
单选题: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
据此
1.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是( )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
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3.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
4.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5.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
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
D.资源开发因素
6.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 )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7.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 )
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
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
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
8.下列城市的发展早期是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形成的是( )
A.中国的广州、深圳
B.美国的阿伯丁、伦敦
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
D.中国的大庆、攀枝花
9.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A.工作机会多
B.生活困难,质量低
C.公共设施不足
D.失业率、犯罪率高
10.21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的政策影响
B.战争的影响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开发国外资源
答案:B B D D B A D D A B
附:关于长沙市人口迁移现状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一学生。
由于地理学习的需要,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非常感谢您!
1、现居长沙区,原住省县(市)村。
2、来长沙的时间:年。
3、来长沙的原因:()
A经商 B求学 C工作 D随亲 E其它
4、您在长沙居住后,长沙最令您满意的方面有哪些?
5、您在长沙居住后,长沙最令您不满意
...的方面有哪些?
备注:请每位同学在本周末完成此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可以是你的家人、同学、老师或其他人。
问卷完成后,请各班分组总结调查成果(建议每班起码要分4个组,每组要选出组长或中心发言人),上课时以文字或ppt的形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