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头孢菌素类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国内头孢菌素类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国内头孢菌素类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2008-07-31 21:24:05)
转载

分类:资料引用
签:
杂谈
国内头孢菌素类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头孢菌素是一类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半合成广谱抗感染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目前国内对此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有容量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色谱法、荧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本文主要对紫外分光光度、高效液相分析等方法进行概述。

1 分析内容
1.1 有关物质头孢菌素类药物同青霉素类药物相比,虽不易发生β-内
酰胺环开环反应,对青霉素酶和稀酸比较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易产生降解产物。

刘浩等[1]采用HPLC法对头孢他啶合成过程的原辅料及其降解产物-吡啶进行含量测定和限度控制,由于吡啶等胺类化合物常见色谱峰拖尾情况,在流动相中加入三乙胺醋酸液,收到预期的结果。

曹晓云等[2]用HPLC法对头孢哌酮钠制剂进行纯度检查,根据含氮碱性化合物流动相中适当添加有机胺和醋酸盐,可抑制固定相表面残余硅羟基与有机碱相互作用所致的色谱峰的展宽与拖尾,在流动相中增加二乙胺和醋酸的量,使分离度提高,同时控制了头孢哌酮R型、S型、副产物Ⅰ及Ⅱ的量,有利于产品质量控制。

1.2 溶媒残留量由于头孢哌酮与异丙醇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等相互作用,使异丙醇分子容易以分散相形式混入头孢哌酮结晶体,难以除尽。

为保证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需要控制成品中溶媒残留量。

郭国玲等[3]采用GC法对头孢哌酮粉针剂中残留溶媒异丙醇进行测定,用无水乙醇提取样品,以正丙醇为内标物,用GOX-102填充柱分离,色谱图显示,乙醇溶剂与异丙醇、正丙醇组分有较好的分离度,异丙醇浓度范围在3.19×10-4g/ml~
1.28×10-3g/ml,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结果满意。

1.3 溶出度溶出度的测定能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疗效,是药物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1.4 假冒产品的鉴定朱旭江等[4]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氟哌酸假冒头孢氨苄胶囊进行鉴别。

氟哌酸在273.0,323.8及336.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而头孢氨苄在23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0.1mol/L枸橼酸-0.2mol/L磷酸氢二钠-丙酮(120:80:3)为展开剂,用0.1%茚三酮显色,样品与头孢氨苄对照品所显斑点的位置和颜色不一致,而与氟哌酸对照品相同。

通过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可以看出,氟哌酸与头孢氨苄对照品的实验结果完全不同,对及时发现假药,加强药品监督,提高临床药品质量具有很好的作用。

2 分析方法
2.1 分光光度法头孢菌素类药物由于环状部分具有O=C-N-C=C结构,
在260nm处有强吸收,故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紫外-可见区的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仪器普及广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药物制剂的定量分析。

2.2 HPLC 该方法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速度快、特异性强、重现性好等优点,对结构清楚的抗生素类,HPLC分析法逐渐取代了微生物检测法。

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紫外可见吸收,HPLC的样品测定多采用紫外法。

2.3 荧光分光光度法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碱性条件的降解产物可能是二酮哌嗪衍生物,具有荧光性,故可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的选择性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但因影响荧光的因素较多,故实验条件要求严格。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菌素类药物含量,见表1。

表1 荧光分光光度法在头孢菌素类药物含量测定上的应用
2.4 电化学分析法
2.4.1 极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由于其灵敏度和选择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

郝春香等[5]报道应用单扫描极谱法、循环伏安法测定头孢噻肟钠的含量,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4.0),头孢噻肟钠产生一个不可逆吸附的还原波,其峰电位为-0.77V。

有2个电子和1个质子参与了电极反应,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为9.0×10-6cm·s-1。

胡劲波等[6]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测定头孢哌酮钠的伏安行为,头孢哌酮钠在0.05mol/L硫酸溶液中,形成一良好的示波极谱导数峰,峰电位与头孢哌酮钠的浓度在1.0×10-7~2.0×10-6mol/L 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mol/L,回收率在94.0%~102.0%之间,线性范围良好,得到满意结果。

2.4.2 永停滴定法:1990版《中国药典》规定头孢氨苄的含量测定为碘量法,但该法繁琐费时且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不易严格控制。

杨天永停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双铂电极电流的变化(电流计鸣等[7]采用KBrO
3
指针突然偏转)来指示终点的,该方法简便,仪器简单,终点敏锐直观,分析速度快,是一种测定头孢氨苄含量的简便方法。

按药典永停滴定法连接仪器装置,在含KBr的盐酸介质中,用KBrO
标准溶液滴定头孢氨苄,该法与药典
3
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95%置信度)。

2.5 旋光度测定法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母核(7-ACA)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故可用旋光度测定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金镭等[8]采用旋光法测定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含量,以水、乙醇为混合溶剂,头孢曲松钠的浓度在5~25m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良好,取得满意结果。

侯海燕等[9]也采用此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的含量,以水为介质,考察pH值在4.5~7.0范围对旋光度测定无影响,旋光度在30分钟内无变化,平均回收率为99.6%,样品测定结果为标示量的98.43%,RSD为0.22%,表明该方法变异系数较小,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定量分析手段。

2.6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HPC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它以高场电压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滴度和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体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速度快、样品用量少、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弥补了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

根据1995版《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头孢拉啶含量,饶春意等[10]报道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对头孢拉定进行含量测定,与HPLC法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测定数据与HPLC法相应,可见HPCE同样可用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质量控制。

综上所述,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以高效液相法为主,对于其他分析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不断完善,使我国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分析技术逐步接近或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浩,仇士林.头孢他啶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中国抗生素杂志,1996,21(4):270-272.
2 曹晓云,藤原博,水野左敏,等.头孢哌酮钠制剂中的头孢哌酮及有关物质的定量法.药物分析杂志,1998,18(增刊):215-217.
3 郭国岭,姜春刚,张伟新.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哌酮粉针剂中溶媒残留量.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8,29(2):112-114.
4 朱旭江,杨兰珍.氟哌酸假冒头孢氨苄胶囊的鉴别.兰州医学院学报,1998,24(3):29.
5 赫春香,张淑玢,张淑敏,等.头孢噻肟钠的极谱伏安行为及其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分析试验室,1999,18(2):15-19.
6 胡劲波,谢光清,毛燕宁,等.头孢哌酮钠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研究.分析试验室,1999,18(2):51-53.
7 杨天鸣,袁立珍,李云,等.KBrO3永停滴定法测定头孢氨苄的含量.药物分析杂志,1998,18(6):404-405.
8 金镭,王晓玲,李玉兰.旋光法测定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含量.药学实践杂志,1999,17(4):235-236.
9 侯海燕,卢永溪.旋光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的含量.山东医药工业,1999,18(4):5.
10 饶春意,刘要武,陆惠文.高效毛细管色谱法在抗生素类药物质量分析中的应用.中国药事,1999,13(4):251-25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