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五力分析..
脱媒
(1)资本性脱媒:证券市场为中心 资本市场日趋凸显,而传统银 行媒介金融的媒介作用趋于萎 缩。 (2)技术性脱媒:IT行业逐渐将 占领银行支付领域。
2、主要替代品:
(1)保险业
(2)股票交易市场 (3)房地产市场 (4)期货期权市场 (5)基金交易市场
3、银行行业与替代品的区别:
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 创造,给人们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带来了更多 选择。人们分别会在不同行业进行投资,目的 都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增值价值,但例如在股票, 期货期权等市场的投资风险很大,而银行作为 国家垄断性行业,有国家信用担保,因此风险 性很小,然而不足是其利息较小,也迫使人们 尝试其他不同行业的投资。
四、行业内竞争
银行的分类: A—政策性银行 B—商业银行 C —住房储蓄银行(现在已无此类银行 ) D—城市商业银行 F—城市信用合作社 G —农业商业银行、农业合作银行及农村信 用合作社 H—信用卡公司 I —邮政储蓄机构 K —信托投资公司 L—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M—金融租赁公司 W—外资银行 Y—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Z—其他类金融机构
• 3、其他银行的加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民营银行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而外资银 行也不断进入国内市场,对我国原有的银行业格局产 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产品比较
国有银行 外资银行
优点:产品简 单,与用户结 合的产品形式 容易实现多样 化。
不足:原创产 品少,产品开 发慢。
1、地方性城市与国有银行竞争
2、外资银行与国有银行竞争
五、供应方分 析
1、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供应。各种办公用品和 银行的网络设施建设等。 2、银行资金的来源供应。 (1)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 (2)吸收民间、个人、企业等 社会团体的存款。
六、替代品分析
1、银行行业引起替代品的原因: 脱媒:金融非中介化。银行脱媒是 指在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更多 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通过银行。
• 1、中国正在逐步放低银行业进入门槛,使 银行业竞争加剧,因此客户可选择的空间加 大。 • 2、国有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使顾客具有较高 的转换成本。 • 3、银行的用户可以称为需求方或贷款方, 我国的商业银行垄断性较强,使得国内商业 银行一度忽视客户关系管理。而各银行提供 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属于标准化产品, 都决定了银行具有更大的议价能力。 • 4、大的借款者就可以利用讨价还价的能力 来获得有力的贷款利率。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银行业
中国银行业的五力竞争分析
国内银行业概况 新进入者 用户分析 行业内竞争
供应方分析 替代ຫໍສະໝຸດ 分析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银行业也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国人民银行行 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分设四大国有 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 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谢谢观看
康桑阿密达
优点:高端客 户的贴身服务, 个性化和理财 产品研发和上 市速度快多样 化产品组合
不足:文化 差异可能使 金融产品在 国内不适用
三、用户分析 背景: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达上 亿个,为世界之最。《2012中国商业银行竞 争力评价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我国银 行业资产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13.3万亿元,同 比增长18.9%,是同期GDP增幅的两倍多,国 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 同比增长39.3%。2011年中国银行业所实现利 润占全球银行业总利润的29.3%,而这一数据 在2007年仅为4%。
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 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银 行体系的构架基本形成。其主要包括: 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 控体系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 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二、新进入者
• 1、产业进入壁垒高:银行业对进入资金要求相当高。 银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在我国属于国家垄断 行业,因此门槛很高。 • 2、产业进入机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进入 WTO,我国正在逐步放低银行业进入门槛,并且允许 民间资本进入。由于垄断经营而且国内人口众多,市 场巨大,银行业目前利润空间很大,因此具有较高产 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