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开题报告

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开题报告

国外研究现状:
Gerri Kimber(2015)提出阳代表男性原则,意象有天堂,夏天,太阳。阴代表女性原则,意象有土地,冬天,水,月亮。Marnocha,Doris E(2000)以叶芝全集的抒情诗和威廉·巴特勒·叶芝散文选集为基础,追溯叶芝诗歌成长过程中日月所体现的多重矛盾力量和意象的变化。探讨了叶芝诗歌中明月、明日意象的残余,叶芝诗歌生涯变化的原因,以及取代日月的替代品。
[8]薛小敬.中学语文古诗词中“月亮意象”教学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9]苗祎,菅国坤.唐版),2015,31(06):113-116+159.
[10]安相.论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精神内涵[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02):80-82.
二、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纵观20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的研究情况,笔者并未发现国外有相关的研究,就国内而言,80年代以前基本没有相关论著,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相关论著不断涌现,现将关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的研究综述如下:
国内研究现状:
田九如(2019)在《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研究》中提出月亮意象是李白的高洁理想、月亮意象是李白的孤独与失意、月亮意象是李白的情感归属。李洪芹(2018)在《抓住传统文化元素教古诗——以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为例》中提出李白将明亮、圆润、皎白、宁静的月光,与冰清玉洁的高贵品质、光明磊落的高雅人性联系起来,进而展现出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追求。如《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李白深化了月亮意象的内涵特征,将其比作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以此表达自己对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正直形象的高度赞美。赵紫艳(2016)在《杜甫诗歌中月意象的内涵分析》中提出从杜甫的望月诗中能够看到一个感性的杜甫,他的情怀,他的心意都寄托在了一轮圆月,一弯残月之中,他用月光来传达思念,传递温暖,他也用月光来抒发雄心壮志,凌云气概。高建梅,刘庆(2015)在《文化视域下古诗翻译中月亮意象的传递》中提出月亮更受诗人的青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促成:首先,是因为月亮本身有着美丽的外表,不论是满月还是上弦月,都会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体验;其次,月亮的自然规律,每月都有着阴晴圆缺的变化,这种连续性的永恒变化极大了激发了中西文人的思索,所以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月亮的地位是不容取代的;再次关于月亮的神话,不管是中国的嫦娥奔月还是西方的月亮女神戴安娜都让人对月亮有一种自然的向往。苗祎,菅国坤(2015)在《唐诗中“月亮”意象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提出在唐诗中,通过咏月来表达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诗很多。诗人或直抒胸臆,或融情于景,通过赏月、咏月,将一腔情思寄寓文字,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文献阅读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
期刊名称(出版单位)、时间
[1]赵紫艳.杜甫诗歌中月意象的内涵分析[J].艺术科技,2016,29(09):199-200.
[2]李洪芹.抓住传统文化元素教古诗——以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为例[J].语文建设,2018(05):70-71+80.
[3]高建梅,刘庆.文化视域下古诗翻译中月亮意象的传递[J].语文建设,2015(21):46-47.
三、可行性分析
(1)通过中国知网等平台查阅与分析资料,仔细研读与总结近三年相关资料,为得出结论提供有力证据。
(2)在论文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运用专业知识及相关的研究方法,通过自身相关信息的了解,获取最新资料,为此次开题报告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预期成果
无数个形象互异的意象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此中,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用得最多的意象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期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关于月亮的描写,剖析月亮意象的深刻蕴意,进一步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描绘。
[11]Kimber G . Sun, Moon and Sea Imagery[M]// Katherine Mansfield and the Art of the Short Story. Palgrave Macmillan UK, 2015.
[12]Marnocha, Doris E . Moon and sun imagery in the poetry of William Butler Yeats : its diminution and transmutations in Last poems[J]. 2000.
综上所述,目前国外关于诗歌中的月亮意象的研究较少,国内关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研究及杜甫诗歌中的月亮意象研究,由上述研究综述可以得出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代表了理想、孤独以及情感归属,在杜甫诗歌中月亮传递了思念,代表了雄心壮志,月亮之所以受到中国古代诗人的青睐是因为月亮的外表、自然规律及神话传说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向往。上述研究成果为本研究中月亮意象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选题依据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从来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神话赋予她深刻的原始文化内涵,其圆而又缺、缺而复圆的特征又使它成为中国哲学智慧的神秘启示,月亮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今千万文人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建构,而且成为通脱淡泊又暗含感伤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永恒象征。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月亮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一种氛围,一种情感纽带,一种文化传统,一种审美情趣。它传承中华民族的诗词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学遗产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说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那么月亮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要想触及、了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灵魂,从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开始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4]田九如.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55-56.
[5]赵群.月之皎洁犹如我心——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月亮的意象[J].现代交际,2017(03):89.
[6]郭宇婷.论白居易怀人诗中的月亮意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9):215-216.
[7]姬志香.凄凉的温暖: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情感内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3):57.
开题报告人:
年 月 日
(注:若纸张不够可另行附页)
指导教师评价:
指导老师签字: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