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学习的概述

第三章 学习的概述


• 白鼠习得了什么呢?斯金纳避免用联结与联想等 术语来解释学习。他认为通过训练,白鼠的行为 处于强化物(食丸)的控制之下。 • 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和斯金纳操作条件 反应实验中,外部的强化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 不过两者在强化物出现的时间安排上有所不同。 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强化物伴随条 件刺激出现,动物的反应在强化物出现之后。在 操作条件反应实验中,动物先发出适当反应(如 压杆),然后强化物出现,强化物出现在动物的 适当行为之后。
第二节 学习理论
• • • • • 一、学习理论的产生 二、学习理论的发展 三、行为学习理论 四、认知学习理论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学习理论的产生
学习理论产生阶段的主要特征:(1) 主要研究的是动物的学习过程,以动物实 验为基础来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2)学 习实验均是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3) 其解释的都是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尚不 能恰当地说明学生间接经验的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 反应类型 强化的性质 S-R型 强化伴随着条件 刺激(或动物的 反应在强化物出 现之后) 被 动 刺激间信号关系 信号学习 操作条件反射 R-S型 强化伴随着反应 (强化物在动物 的适当行为之后) 主 动 特定的反应 简单的 技 能 学 习
反应的主动性 学得了什么 适合于解释
(二)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雷伯根据学习的意识水平不同, 将学习分为 • 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 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后某些 行为的学习。 • 外显学习:则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是有意 识的、做出努力的和清晰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 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分化律(辨别律)
若个体学会到条件反射后,只对条件 作用中受到强化过的条件刺激反应,对类 似而未受过强化刺激不做反应或做出不同 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分化或辨别。即泛 化的反面,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 特定刺激产生反应,不泛化的现象。
高级条件反射
即人们可利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进一步建立一个 新的条件反射。 例如,当一只狗形成条件反射后,停止强化,铃声 继续出现,然而每在铃声出现前,即在狗的视觉范围内 增加一张绘有黑色正方形的卡片,也就是说加上一个条 件刺激。此一新加的刺激最初可能会引起狗的注意,不 会引起唾液分泌,但经多次练习后,这种卡片单独出现 时,也能引起狗的流涎反应。这种现象无疑是一种新的 条件反射方式,即新刺激(黑正方形卡片)成为一个次级 条件刺激,而原来的条件刺激(铃声)作为原级条件刺激, 代替了原来的无条件刺激(食物),产生了强化作用。这 种由原级强化衍生而成的强化也被称为次级强化。
二、学习的分类
(一)雷兹兰的进化水平分类 1、反应性学习: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包括习惯化 和敏感化。 2、联结性学习:主要指条件反射的学习 3、综合性学习:把各种感觉结合为单一的知觉性 刺激,包括感觉前条件作用、定型作用、推断学习。 4、象征性学习:一种思维水平的学习,主要为人类 所特有,包括符号性学习、语义学习和逻辑学习。
(唾液分泌) 引起注意但无 唾液分泌反应
条件 作用 中 (多 次重 复) 条件 作用 后
无条件反应(UCR)
(唾液分泌) 条件反应(CR) (唾液分泌)
4
经典条件作用中的一般行为法则(学习律)
习得律 消退律 泛化律 分化律(辨别律) 高级条件反射
习得律(强化)
指条件反射形成过程。是机体学会一种 新的反应,并被逐渐加强的过程。
惩罚与负强化
区别:(1)目的不同,惩罚的目的是阻止不良行 为的发生,负强化是激励良好的行为;(2)实施 的方式不同,惩罚是当个体表现不良时使用,负 强化是正在受惩罚的个体表现好时使用;(3)后 果不同,惩罚的结果是不愉快的,而负强化的结 果是愉快的
2、连续渐进法与塑造
根据斯金纳箱的设计,在个体正确反应后立 即强化,从而建立其刺激-反应联结。象此种只 限于单一刺激与单一反应的联结式学习方式,用 于解释由多种反应组合而成的行为来说,自然是 不够的,因此,斯金纳又进一步设计了连续渐进 法即通过不断强化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 应来塑造某种行为。
3、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逐步提高极为复杂的 行为模式并且每个阶段保持行为的强度。 (1)小步子逻辑序列 (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 (4)学生自定步调 (5)低的错误率
4、行为矫正
使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不适当行为或不良习 惯,经由操作条件作用中或条件作用中强化或消 退的原理,得以消失,而令个体健康生活。
第三章 学习的概述
第一节 学习的概念
一、学习的含义 (一)学习的一般含义 (二)人类的学习及其特点 (三)学生的学习及其特点 (四)儿童的学习及其特点 二、学习的分类 (一)雷兹兰的进化水平分类 (二)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
一、学习的含义
(一)学习的一般含义
从广义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 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 程。体现了学习的四个特点: (1)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2)学习必须是由经验引起学习者的某种变化 (3)学习所引起的变化不是先天反应倾向或成 熟导致的,而是后天所习得的。 (4)学习必须是通过练习和训练而引起的能保 持一定时期的某种变化。

(二)人类的学习及其特点
• 首先,人类的学习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 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 其次,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交际的中介作用掌 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 再次,人类的学习是有目的的,自觉积极主动的 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及其特点 它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 上的间接经验为主的,为参与未来生活实 践作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特殊认知活动。
1、强化原理
凡是能够增加某种反应概率的刺激都可以称 为强化物。
(1)强化的类型 (2)强化的技巧
(1)强化的类型
• • • • 1)依据强化间隔状况分类 2)依据强化的比例来分类 3)依据强化的性质分类 4)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
(2)强化的技巧
• a.控制强化量
• b.安排强化程序 • c.即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的转换使用
黑猩猩解决问题实验
(二)奥苏伯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1、知识学习的分类
2、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3、认知同化学习的核心思想 4、先行组织者策略
1、知识学习的分类
(1)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可以被划分为发 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 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可以通过告知的 方式进行(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通过教师的传 授和自己的主动构建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要学习的材料,学习被 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3)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有意义学习可分 为以下三种类型 :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一种学习 现象,最早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
条件 作用 前
1
2 3
无条件刺激(UCS)
(食物) 条件刺激(CS) (铃声或音叉) 条件刺激(CS) (铃声或音叉) 无条件刺激(UCS) (食物) 条件刺激(CS) (铃声或音叉)
无条件反应(UCR)
•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 激起了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并作了大量实验, 也是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重要的源泉。 • 广泛地被运用于中外学校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 桑代克强调神经的联结,也承认观念的结合,但他 轻视顿悟和理解。
(二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论中的学习
4)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
强化是指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 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能增加以后行为发生 的概率。 • 正强化是指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并得到了正强化 物,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频率就会增加。正 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类似于奖励的性质。 • 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指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 出现时,若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 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如停止电击,负强化物移去或 取消),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 增加了。
(四)儿童的学习及其特点
儿童的学习指儿童在教育环境中掌握系统科学 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活动。 1、儿童学习的特殊性:是经过一定的练习后 出现的;是后天习得,不是生理成熟、衰老等因 素导致;具有稳定性。 2、儿童学习的特点:儿童的学习是在学校的 教育环境中进行的;儿童的学习具有间接性;儿 童学习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帮助;儿童的学习是 高效的;儿童学习的内容是全面的;儿童学习的 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 • •
(一)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论 (四)格思里的邻近性条件作用学习论
(一)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1、关于猫的学习实验
2、桑代克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 准备律
练习律 效果律
3、对桑代克学习理论的评价
二、学习理论的发展
1、学习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特别 是学生的知识学习,注重研究学习与发展这一发展心理学 和教育心理学的永恒主题,以符号学习、言语学习、概念 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作为学习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2、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并与教学 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 教学提供更直接的指导和参考。 3、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学,较多地采用自然实验、 现场实验、出声思考、口头报告等更能反映实际学习过程 中认知特征的方法。 4、学习理论的研究更注重学习的内部心理条件,如:内部 学习动机、原有知识的结构和元认知功能等。
四、认知学习理论
•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 (二)奥苏伯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