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看课外阅读

我看课外阅读

我看课外阅读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当班主任的数学老师组织的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班会课。

作为一位数学老师有这种意识,我深深地为他感动。

为此,我谈谈个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给广大中学生以资帮助。

一、课外阅读对中学生学好各门学科都很重要,尤其是语文
1.课外阅读能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成就事业。

课外阅读无疑是一个人迈向人生道路前的准备。

有一个故事说,改革开放前上海一家工厂的一个工人上班之余,整天咿呀地读着英语、日语单词,厂里的人听不懂,也认为没用,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或脑筋不正常。

改革开放后,该厂与日本一家公司合资办成了一家合资公司,工厂转型,许多不适应新形势的工人下岗了。

可是他却多年的日语准备,一下子升任为公司中方代表翻译,一举成名。

这应该得力于他平时对日语的准备。

事实上人生道路中多一份相关的知识就多一份事业的顺利。

一条淡水用尽的船行驶到亚马逊河的人海处,为干渴所苦的船员打旗语要求附近的船救济他们一点淡水。

邻船把旗语打过来:淡水就在你们的脚下。

起初不信,以为邻船见死不救,故意作弄。

等不得已,汲取海水一试,才发现这个海域的水果然是淡的,完全可供饮用。

原来亚马逊河流量大,在它的人海处,把几乎凡公里的海域的海水都
基本变成了淡水。

如果船上的人们具备了这方面的地理知识,那么事业的成功就顺利得多。

2.课外阅读对于学好语文特别重要。

课外阅读对中学生学好各
门学科都很重要,尤其是语文:
①就语文与高考的关系而言。

每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涉及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科技文阅读涉及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工程、计算机、信息理论、航空航天和自然地理等现代科学知识;社科文阅读涉及了历史、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的社会科学知识,作文往往要求联系实际,涉及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就更多。

这些知识光靠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能靠同学们课外阅读去积累。

②就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言。

近年的高考政治、历史中的材料题,多半是文言材料,就要求我们具备文言文的知识和阅读能力;作文中的材料往往包含许多哲理,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材料就包含了量变到质变的哲理,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

文史哲是一家可以理解,其实语文与数理化知识结合也不乏其例。

如清朝数学家徐子云的诗作,请算出诗中有多少僧人?”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只碗,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箅者,算来寺内几多僧?”a.164人;b.208人;c.624人;d.718人。

答案是c。

又如宋代诗人陈与义诗《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文诗中描绘了什么物理现象?答: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性。

再如明代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文
诗中包含了几个化学反应?a.1个;b.2个;c.3个;d.4个。

答:c。

caco2=cao+co2;cao+h2o=caoh3caoh+co2=caco2。

因此同学们应该多关注一些相关的知识。

文科的同学多关注理科知识,理科同学多关注文科知识。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有一定专长的通才或全才。

③就语文与文化的关系而言。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语文,了解我们的文明史。

你能一口气说出我国历史朝代的变迁,你了解清代十代皇帝,你能随手勾勒我国的地图概貌,你了解我国当今的行政区划吗?你了解共和国多少呢,你了解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国歌的作曲作词者田汉聂耳,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6个工整的隶书字的书写者董必武吗?你对人类文明有了解多少呢,你了解孕育人类的五大母亲河流,四大文明古国,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法国比萨斜塔吗?你了解人类的起源于传说吗?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亚当夏娃的伊甸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共工怒逐不周山,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吗,这些都应该是我们谙熟的。

3.课外阅读能培养情趣,提高修养。

知识主要是指具体学科的知识,例如物理知识、医学知识、文史知识等,是偏重于记忆性、技术性、职业性的知识。

文化具有超越具体职业、学科的特点,但又能影响到一切职业的行为。

知识是外在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必须让知识内化为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文化。

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包括人格修养、精神境界、文化自觉、社会责任等等,我们归结为人的情趣和修养。

课外阅读能
培养人的情趣,提高人的修养。

二、对课外阅读的几点建议
笔者给中学生朋友对课外阅读提几条建议以共勉。

1.安排好时间。

中学生学业负担重,因此首先要搞好学业。

对于课外读物,课堂上不看,未完成课业任务不看。

平时课余时间看,寒暑假看。

2.选择好读物。

看一点中外古今的文学名著和与课业有关的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读一读四书五经,读一读明清四大小说,读一读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老(台)曹(禹)、叶圣陶,读一读巴尔扎克、莫泊桑、马克吐温、惠特曼、泰戈尔、马尔克斯等等;读一读“动物世界”“海底世界”“太空时代”等等有益的书。

3.端正态度。

一是不能本末倒置,课业没搞好,专门搞课外阅读;二是课外阅读不能猎奇,作为吹牛的资本,休闲的装饰。

广博的知识与卖弄知识是有本质区别的。

4.找准原则。

一是尊重知识,热爱文化,要思考,要怀疑,要辨别,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运用。

二是要做笔记,持之以恒。

读书是辛苦的,“学海无涯苦作舟”。

要不畏困难,不辞辛苦,才有成效。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5.养成习惯。

读书是一种优秀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自然成。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实际上,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
交朋友。

朋友不是书籍,书籍永远是朋友。

总之,课外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让课外阅读成为你一双隐形的翅膀,带你飞向远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