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扩大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桥梁扩大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桥梁扩大基础施工技术
交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工程名称: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WGZQ-1标编号:
1.工程概况
青弋江特大桥起讫里程为DK5+~DK28+,中心里程:DK16+,全桥长。

里程DK5+~DK17+段,施工桥长。

承台为矩形,无切倒角、倒圆角,承台及扩大基础共计369个,总方量50391m3。

本次交底是针对扩大基础,即17#、18#、28#、29#、30#、31#台子的交底。

扩大基础尺寸表:
扩大基础钢筋布置图详见附图
2.作业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
外业技术准备
3.技术要求
模板、钢筋、砼的施工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砼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环保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
测量定位→开挖基坑→基底检查处理报验→安装模板→绑扎钢筋→基础砼浇筑→脱模养生。

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5.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
扩大基础底层基坑开挖时不超挖,要求最下层基础不得立模,满坑灌注混凝土。

基坑采用挖机开挖,开挖至设计标高30cm处停止开挖,并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做地质勘探,得出结果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具体开挖步骤如下:
基础的定位放样,在基坑开挖前先进行基础的定位放样工作,以便正确的将设计图上的基础位置准确的设置到桥址上。

放样工作系根据桥梁中心线与墩台的纵横轴线,推出基础边线的定位点,再放线画出基坑的开挖范围。

基坑各定位点的标高及开挖过程中标高检查一般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陆地基坑开挖。

基坑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要求,对有渗水土质的基坑坑底开挖尺寸需按基坑排水设计,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网等。

对于施工期较短,挖基坑时不影响临近建筑安全的施工场所,可考虑选用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

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渗入,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基坑较深、放坡开挖工程数量较大,不符技术经济要求时,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以下的加固坑壁措施。

基坑排水。

基坑坑底一般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会经常渗进坑内,因此必须设法把坑内的水排除,以便利施工。

本段在天然土层上挖基,深度在以内,施工期较短,基坑底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土的湿度接近最佳含水量、土质为粉质黏土,土层构造均匀,开挖采用直坡开挖,另外加筑1m宽平台。

弃土不得妨碍施工。

弃土堆坡脚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宜小于基坑的深度,且宜弃在下游指定地点,不得淤塞河道,影响泄洪。

无水土质基坑底面,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开挖,适宜垂直开挖且不立模板的基坑,基底尺寸按基础轮廓确定。

有水基坑底面,设置集水坑水泵抽水,每边放宽不宜小于80cm。

基底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

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可在设计高程以上保留一定厚度由人工开挖。

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应进行地质确认,地质与设计不符时,要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确认。

对开挖完成的基坑,对基坑底进行静力触探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若不合格,应对基底进行处理。

底层扩大基础以下3m范围内存在软弱土层时,应全部清除干净,回填C30混凝土。

基底检验及处理
基底应检验下列内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高程;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

基底高程容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土质±50 mm,每个基坑检查不少于5处。

基底检验。

在基础浇筑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

其目的在于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的大小、基坑位置与标高是否与设计文件相符,以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致发生滑移等病害。

基底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检查基底土质均匀性、地基稳定性及承载力等、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检查施工日志及有关试验资料等等。

基底处理。

扩大基础基坑开挖到设计底标高,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一起去现场对基底地质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若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则可以进行底层承台施工。

若底层扩大基础一下3m范围内存在软弱土层,应全部清除干净,回填C30混泥土,并在扩大基础底部按照图纸加设钢筋。

浇筑基础时应做好与台身、墩身的接缝联结,混凝土基础浇筑前应预埋直径为14mm的墩身钢筋,预埋长度为100cm。

地基加固
根据现场设计勘探结果判断基底地质,如出现软弱土或不良土,诸如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以及土洞、溶洞等土质,按设计变更方案处理。

钢筋绑扎
绑扎基础钢筋时不得任意减少,扩大基础在基础顶配置一层φ20的20×20钢筋网。

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底层配置一层φ20的20×20钢筋网,保护层。

墩身钢筋伸入基础内,埋入深度100cm,当墩身钢筋与基础钢筋相互冲突时,基础顶面钢筋进行适当的移动。

按照综合接地要求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作为水平接地极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型焊接,外围钢筋须闭合焊接,其他节点绑扎。

在扩大基础浇筑之前应该提前预埋墩身主筋,并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性。

保护层钢筋垫块应同标号混凝土垫块,严禁使用塑料垫块。

模板安装
扩大基础采用组合木模板,模板加固采用内拉外撑的方式进行加固。

基础模板在安装时应严格控制平面位置,并在混凝土浇注前复核模板的结构尺寸及中线位置是否准确。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

基础混凝土在浇注时应纵向分断,水平分层,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分层浇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分层浇注厚度不超过30cm,浇注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不得漏振和过振。

振捣时观察到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面有光泽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终凝后,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回填,并分层夯实。

每浇筑一层,夯实回填一层。

6.质量控制及检验
质量控制要求
检验数量与方法
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每个基坑检查不少于5处。

基础施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7.安全及环保要求
安全要求
环境保护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