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探究:零力杆的判断
如果一节点有三个杆件,其中二个杆件是共线,并且 该节点没有外力及约束作用则第三个非共线的杆件为 零力杆。即
证明:杆AD和AC为零力杆
基于学生的提问 例如:课上讲解矩形截面梁,在水平力和铅锤 力下,梁内的 最大弯曲正应力。
探究:矩形截面改为圆截面,上述方法是否仍 适用?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 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
第八章
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析
今天的学习目标: 同学们将掌握 a) 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课堂活动: b) 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析 c) 正应力公式的应用 • 总结作业7 • 复习小测验及练习题 • 基本概念 (复习和介绍) • 图形的几何性质 • 正应力分析 • 正应力公式的应用 • 例题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 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
3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 心(或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
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探究 探究式科学教育依靠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探究式科学教育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 探究式科学教育希望促进学生态度的养成;
4)授课过程中,注意和补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每节课前,以提问和小测验的形式回顾上节课的内 容。然后把重要的知识点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参 与讨论,让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程及结 果进行反思,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6)每节课结束后都留一定的课堂讨论时间,有时以小 测验的形式及时检查本堂课的内容。并布置下节课的 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与授课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适当的研讨时间以及初步的实验 课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习题与练 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与计 算的能力。在教学上采用了以下授课方式:
1)设立明确和现实的目标
2)充分与学生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 动的观察者。 3)尽量将工程实例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 习兴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力学是一个由科学史上的巨人们建立起来的 学科: 牛顿,伯努利,柯西,欧拉,爱因斯坦…… 钱学森,周培源……
对人类的贡献
30
31
32
工程力学1
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工程力学(I)(Engineering Mechanics (I))是土木工程 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介绍工程师在设计各种工程结构时所 应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计算方法和计算手段。
刚体静力学专题一:桁架
今天的学习目标: 同学们将掌握 a) 桁架连接处和节点载荷的简 化模型 b) 确定简单桁架的杆件受力分 析(节点法). c) 判断零力杆 d)确定简单桁架的杆件受力分析 (截面法). 课堂活动: •工程实例介绍(小组形式) •平面桁架定义 • 桁架连接的简化模型 • 节点荷载的介绍 • 节点法 • 例题 • 零力杆 • 小组讨论和解题
5
4)授课过程中,注意和补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每节课前,以提问和小测验的形式回顾上节课的内 容。然后把重要的知识点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参 与讨论,让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程及结 果进行反思,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6)每节课结束后都留一定的课堂讨论时间,有时以小 测验的形式及时评估本堂课的内容。并布置下节课的 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工程力学 I
CIV9230 第一讲: 绪论
9
???
??? 因为没有力学
1. 力学

什么是力学?
Mechanics 力学
Solid Mechanics 固体力学
Rigid Bodies 刚体 Statics 静力学 Dynamics 动力学 Fluid Mechanics 流体力学 Deformable Bodies 变形体(材料力学)
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工程力学1》 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1
探究式科学教育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 中,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它是一个完整 的过程。
《工程力学1》的课程性质与目标 《工程力学1》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程之一。
该课程的教学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专 业的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介绍工程师在设计各种工程 结构时所应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计算方法和计 算手段。
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 态度;
二力平衡条件
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Fx 0 Fy 0 Fz 0 Mx 0 M y 0 Mz 0
- 简化为平面力系的方程.
课程以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课程为基础,延续了其中的相 关力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介绍桁架、构架等结构的受力 分析方法,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好不可缺少的力学基 础,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学生初 步学会应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 程实际问题。
36
工程力学1 学时安排:
7)安排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
6
8)严格要求(学生可做到的)学生的作业。 对学生 每完成的一个作业,安排10-15分钟的课堂时间进行点 评。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
9)建立公平和清晰的评分标准
10)尊重学生
11)允许学生出错 11)及时返还学生的作业和测验
7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 习为中心(或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 为:
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给出作业要求和作业样板
明确规定作业要求(可达到的)
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给出作业样板
工程力学1-作业版本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 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
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 态度;
课堂教学: 研讨课: 实验课: 总学时数: 40学时 4学时 4学时 48学时
课程综合记分方法:
各部分的比重分别为: 平时练习 参与讨论(或课堂测验) 实验 期终考试 总计
15% 20% 15% 50% 100%
37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今天的学习目标: 同学们将掌握 a) 静力学模型 课堂活动: b) 力的基本概念 c)力对点之矩与对轴之矩 • 基本概念 (复习和介绍) • 工程实例 • 力对点之矩 • 力对轴之矩 • 例题
C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 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
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 态度;
探究式科学教育依靠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探究式科学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 探究式科学教育希望促进学生态度的养成;
1. 对于杆件, 同常其内力包括_________. A) C) 轴力 弯矩 B) D) 剪力 都包括.
100 N 80 N

2. 确定杆件在C 点的内力(如图所示) A) (100 N, 80 N, 80 N·m) 0.5m B) (100 N, 80 N, 40 N·m) 1m C) (80 N, 100 N, 40 N·m) D) (80 N, 100 N, 0 N·m )
哪一根杆是零力杆?
零力杆(续)
零力杆的作用
FP
探究式科学教育依靠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探究式科学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 探究式科学教育希望促进学生态度的养成;
探究:零力杆的判断
如果一节点有三个杆件,其中二个杆件是共线,并且 该节点没有外力及约束作用则第三个非共线的杆件为 零力杆。即
证明:杆AD和AC为零力杆
零力杆(续)
6)每节课结束后都留一定的课堂讨论时间,有时以小 测验的形式及时检查本堂课的内容。并布置下节课的 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7)安排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
51
小组探究:
探究题:一种车载式起重机,车重G1= 26 kN,起重机 伸臂重G2 = 4.5 kN,起重机的旋转与固定部分共重 G3 = 31 kN。尺寸如图所示。设伸臂在起重机对称面 内,且放在图示位置,试求车子不致翻倒的最大起吊 重量Gmax。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验证
已知: AB=3.6m, BC=1.5m,P1 =1068 N 和 P2 = 445 N 求: 所有杆件的内力,并注明杆件是受拉还是 受压。
零力杆
如果一节点有两个非共线的杆件, 并且该节点没有外力及约束作用, 则这两个杆件为零力杆. 在左图 的桁架中,杆件DE, CD, AF, 和 AB 均为零力杆 以节点D 和 A 分别建立平衡 方程,可得出此结论. 零力杆可从桁架中移出,以 简化桁架的分析。
探究式科学教育依靠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探究式科学教育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
4)授课过程中,注意和补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每节课前,以提问和小测验的形式回顾上节课的内 容。然后把重要的知识点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参 与讨论,让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程及结 果进行反思,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7)安排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
53
课堂测验
1. 一个重50 N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该物体与接触面的摩擦力是? A) 0 N B) 5 N C) 10 N D) 15 N
S = 0.3
10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