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集反应
【实验方法】 1.用微量移液器吸取稀释液加于微量反应板的第1- 9孔内,每孔50微升,第10孔加50微升阳性对照血清。 2. 在第1孔中加50微升待检血清,混匀后吸出50微升 加于第2孔内,以此倍比稀释第8孔,并从第8孔中吸出50 微升弃去。 3. 将致敏红细胞混匀,从第9孔起以此向前各孔内加 入50微升致敏红细胞悬液,第10孔加50微升致敏红细胞悬 液。 4. 将反应板置于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分钟,37度静 置30分钟后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记录受检者红细胞凝集情况,根 据凝集情况,判断受检者的血型。
二、间接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 的颗粒性载体表面(这种载体与免疫无关), 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适量的电解质 存在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 反应。 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将间接凝集反应分为: 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间接乳胶凝集试验(及 间接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协 同凝集试验等。
【实验结果】 观察孔中红细胞凝集现象及其强弱程度, 记录结果。
协同凝集试验:细菌鉴定
【实验原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 (SPA)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IgG 的Fc段结 合。IgG的Fc段与SpA结合后,两个Fab段暴 IgG Fc SpA Fab 露在葡萄球体表面,仍保持其抗体活性和特异 性,当其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出现特异凝集 现象。根据这一特性,将已知的特异性抗体吸 附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上,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的 凝集反应即为协同凝集试验。
【实验材料】 1.ABO标准血清:抗A分型试剂和 抗B分型试剂各1支。 2.1ml生理盐水的试管1支 3. 一次性采血针1枚、白瓷板1块、 一次性毛细吸管1支、75%酒精棉球和 灭菌干棉球
【实验方法】 1.用酒精棉签消毒被检者手指尖端,以采血针 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滴1至2滴血液 于含有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制成血球悬液。 用干棉球止血。 2.取洁净载玻片1块,将抗A、B分型试剂分别 加1滴于白瓷板的两个圆孔内。 3. 用毛细吸管吸取血球悬液,在白瓷板的两 个圆孔内各加一滴,并充分混匀,放置5-10分钟。 4.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可见 红细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散。 5.记录凝集情况,判定受检者的血型。
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1.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基本类型及其 临床意义。 2.掌握玻片凝集实验、间接凝集实验的 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概述】 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 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 块,称为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一种定性的 检测方法,也可以进行半定量检测。凝集反 应可分为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由 于凝集反应方法简便,目前在临床检验中仍 被广泛应用。
•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结果】 观察格子中是否呈现凝集现象,并记录 结果。
【实验思考】 1.记录血型鉴定试验、乳胶妊娠诊断 试验的材料、方法及结果判定(可用图示 或表格方式表示)。 2.直接凝集试验与间接凝集试验有何 不同? 3.在各凝集试验中都设有相应对照, 有何意义?若对照出现异常如何分析及解 决?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示教)
间接血球凝集试验: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
【实验原理】 以红细胞为载体,将人丙种球蛋白吸附在 载体上而成为致敏红细胞,然后用此致敏红细 胞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后者血清种的类风湿因 子,当患者血清中含有类风湿因子时红细胞发 生凝集。此方法常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辅 助诊断疾病。
【实验材料】 1.致敏红细胞悬液 2.1:10待检血清、阳性对照血 清、稀释液。 3.V型微量反应板、微量移液器、 37度恒温箱、吸头。
一、直接凝集反应 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 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 反应 。常用的凝集试验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 玻片凝集试验——ABO血型鉴定 玻片凝集试验为定性试验,一般用已知抗体作 为诊断血清,与受检颗粒抗原,如菌液或红细胞抗 原各加一滴在玻片上,混匀,数分钟后即可用肉眼 观察凝集结果,出现凝集颗粒的为阳性。此法简便, 快速,适用于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得到的菌种的诊断 或分型,也可用于红细胞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原理】 人类ABO血型抗原主要有A和B两种,根 据红细胞表面这两种抗原的有无可把血型分 为四种。据此,将抗A和抗B抗体分别与待测 红细胞混合,抗A或(和)抗B抗体与红细胞 表面上的相应抗原结合而引起红细胞凝集, 据其凝集情况便可判定出受试者的血型。
ABO血型的划分
红细胞表面Ag A型 B型 AB型 O型 A B A、B —、— 血清中Ab 抗B 抗A —、— 抗A、抗B
【实验材料】 1.抗A群脑膜炎球菌抗体致敏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液、未致敏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液、生理盐水。 2. 毛细吸管、有格玻片。
【实验方法】 1.在玻片的第1、2格分别加入1滴金 黄色葡萄球菌液、生理盐水。 2. 在第1、3格各加1滴病人脑脊液, 第2格加1滴生理盐水,将玻片轻轻摇动3- 5分钟,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