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过 程受 到现 代 教 学 方 法 的严 峻 挑 战 。教 学 方 法落 后, 以注 入式 为 主 , 本 以教 师 、 堂 、 基 课 书本 为 中心 ,
题 。目前的医疗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和矛盾的大市 场, 国家 医改 的 政策 也 是 逐 渐在 摸 索 , 要求 医务 既 工 作者 有精 湛 的医术 , 同时 又有 处理 各种 人 际关 系
力 , 临床工 作输 送 较好 的后 备人 才 。 阶段式 培训 为
或课程安排 。所 以, 在临床医学院校 中引进适应社
会 发 展 的培 训 模 式 和考 核 制 度 是 必须 和有 实 践 意 义 的 , 医学 生综 合 能力及 素 质方 面 的全 面 提高 的 是 需要 , 是适应 社会 的变化 , 医疗市 场 的需要 。
理等等 , 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尽管 目前的医学教育 改革已经逐渐在消除以往单纯强调知识传授 的弊 端 ,越 来 越 重视 医学 生 临 床实 践 能 力 的培 养 和 提
高, 但是 , 于 医学 生 个 人 特质 和人 际 关 系 能力 等 对
方面的培养仍然重视程度不够 。 在医学院校的正规
21 0 0年
第 2 8卷
第 4期
新疆中医药
Xij n o ra f rdt n lC ieeMe iie ni gJ u l o a io a hn s dcn a n T i
一
, .
Ol
2 1 Vo.8 No 00 1 . 2 4
盖, 培养 医学 生 综合 素质 。 目前 的 医学 教学 人 才培
一
不 接 触 新 医学 知 识 , 么 , 就会 变 成 一 个非 常 普 那 他 通 , 至 落伍 的 医务工 作者 。而我 国 的现 行 高等 临 甚 床 医学 教育 由于 长期 受 “ 一 教学 计 划 , 统 统一 教 学 大纲 , 统一 教材 ” 的教育 体 制影 响 , 部 医学 书籍从 一
课 程设 置 和课 堂教 育 中 , 基本 上 没有 该方 面 的教 材
床脱节 , 老师上课的内容总是滞后于临床实际的应 用, 因此 , 必须 紧密结合医学发展 的新趋势来积极 开展临床医学教育 , 对现有的临床专业毕业生 的培 训模 式 进 行 改 革 ,以更 好 地 培 养 医 学生 的综合 能
筹备编写到出版 , 至少也要 1 2 , ~ 年 即使是第一批 使用该书的学生 ,其 中的某些知识也 已经滞后 了。 因此 , 在 的临床 教 学 内容 常显得 陈 旧 、 复 , 程 现 重 课 体系单一 , 教学内容明显落后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
中, 刚毕业 的学生 经 常会 困惑 书本 的知识 和 实 际临
定的考核来体现其作用 , 这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
养模式 , 还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 。培养 的 人才在 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仍局 限于 “ 一个 医
生, 一个病人 , 开一个处方做一个手术 ” 的纯个体 、 纯 生 物治疗 模 式 , 而没 有增 加社 会 、 群体 、 健 和主 保 动 的教 育思 想 和教 育 内容 ,从而 延 缓 了临床 医学 、 预 防医学 、 体 医学和 社会 医学 的整合 。其 次 , 群 教学
和临床 实 际问题 的 能力 , 否则 单 有好 的技 术是 不 被
认可的, 这就要求我们临床教育系统要将这些问题 预见 , 在课 程 中体 现赋予 学 生这 种能 力 需求 的课 并 程 。具体的说 , 除了本科 、 研究生 的基础临床课程 外, 应该将一种提高适应社会需求和适应专业发展 的培训机制体现在每一年 的学分修订中, 而且作 为 必须的一种能力去通过 , 尝试引人其他学科领域中 相 关 的培训 及测 评 工具 , 种模 式是 对 医学 毕业 生 这 综合评估 的一种有益补充 , 对于人才选拔 、 测评和 培养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真正衡量或影响医学毕业生将来临床工作表 现的关键因素, 不仅仅只是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所学 习 到 的 医学 知识 和 临床 技 能 ,而 是 受 到 其个 人 特 质、 人际关系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因此 , 阶段 式 培训 的内容 可 以从 多 方 面去充 实 , 例如 所 学 领域 的最 新 进展 、 证 医学 的 支持 、 用 于 临床 实 践 的 循 应
好 。随着 2 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 , 1 中医事业和中医 高等教育也面 临着机遇和挑 战。如何 提高教学水
0 2
一
新疆中医药
.
21年 00
第2卷 8
第 4期
X  ̄i gJu l f r i nl hns dc e i a ma o a t a C i eMein n o T di e o i
2 1 V L8 0 0 o2 N
平, 探讨培养 出合格 的中医后备人才 , 是我们中医 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 目前 , 中医 的课 堂 教学所 选用 的教学 方法 主要 有宣教式、 启发式 、 问题式 、 讨论式 ; 教学手段有传 统的板书和现代的多媒体等。从多年对学生的教育 状况来看 , 现在 的学生有头脑 、 思想活跃 、 兴趣广 泛、 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 , 单纯的宣教式及板书教
最 新指 南 修 正 、交 流 技 能 ” “ 的训 练 、 际关 系 的处 人
缺乏培养创造力 、 学能力 和个性发展的措施。教 自 学组织也单一狭隘。教学手段落后 , 跟不上信息时 代 技术 的发展 。对 医学生创 造能力 产生极 为 负面 的 影响 , 尤其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弱化。再次 , 教 学内容滞后现代医学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 和基因工程的出现 、 发展 , 现代医学知识高速更新 , 新的医学理论层 出不穷 , 可以这样说 , 即使现在是 个 技术 最 优 秀的 医务工 作 者 ,如果 5年 不学 习 、
( 收稿 日期 :0 0 0 — 2 2 1- 3 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式建立 , 是对现有教学体制的有益补充 。 如何制定和操作这种 阶段式培训模式 , 并通过
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周 盈
( 新疆 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中医儿科教研室 , 新疆 乌鲁木齐 80 0 ) 30 0
中医药高等教育是发展 中医药事业 的重要领 域, 要使祖 国医学发扬光大 , 必须要把中医教育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