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结构基础

物质结构基础

值范围。
(一)主量子数n
第一章 第一节
意义:描述电子层能量的高低次序和离核的远近, 有电子层的意思。 取值: 1 2 3 4 5 6┄正整数
符号: K L M N O P┄ ‥‥‥
n=1表示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第一电子层。
n越大,该电子层离核平均距离越远,电子能量越高。
n相同,即为同一电子层。
(一)主量子数n
⑵ l的每个值还可表示
一种形状的原子轨道: l=0,s轨道,球形; l=1,p轨道,哑铃形; l=2,d轨道,花瓣形
注意
第一章 第一节
①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与n、l有关,而氢原子 或单电子离 子原子轨道的能量只与n有关。
②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由 n 、 l 共同决定。
一组n、 l 对应于一个能级,其能量相同(即n、l 都
化学键
分子内 分子 空间构型 结构
分子间的作用力
质又与分子的结构有关。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第一章 第一节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 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图。 离核愈近,电子云愈密集,即电子
云出现的概率密度愈大。反之,离核
愈远,电子云愈稀疏,即电子云出现 的概率密度愈小。 注意:电子云中的小黑点 决不能看成是电子。
(三)磁量子数m
各亚层的轨道数 亚层 空间取向
第一章 第一节
轨道数
s 亚层
p亚层
l=0
l =1
mL=0
mL=0,±1
2l+1=1
2l+1=3
d亚层
f亚层
l=2
mL=0,±1, ±2
2l+1=5
2l+1=7
l=3 mL=0,±1, ±2, ±3
(四)自旋量子数ms
第一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节
电子除绕核运动外,还绕着自身的轴作自旋运动 意义:描述核外电子的自旋状态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第一章 第一节
1924年德布罗意预言:一些实物粒子 (如电子、
中子、质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
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
为了得到电子运动状态的合理解,必需引进几个
参数n、l、m,称它们为量子数(表征微观粒子运动状
态的一些特定的数字),每个量子数都有其确定的取
E3d <E4d <E5d ······ E4f <E5f <······
2. n 相同, l 相同。 l 越大,能量越高。
Ens Enp End Enf
(一)电子分布与近似能级图 3. 能级交错
第一章 第一节
在一定情况下nd 轨道的能量可能高于(n+1)s轨 道的能量,nf 轨道的能量可能高于(n+2) s轨道的能
相同)。
③在多电子原子中,n相同, l 越大,E 越大。 Ens<Enp<End<Enf 即在同一电子层中,电子还分为若干不同的能 级,l 又称为能级或电子亚层。
(三)磁量子数m
第一章 第一节
(同一亚层中往往还包含着若干空间伸展方向不同的 原子轨道。) 意义: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取值:与l有关,给定l,m=0、±1、 ± 2…… ± l, (2l+1)个值。 如,p轨道在空间有三个方向——px、py、 pz
⑶ 各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2n2
(四)自旋量子数ms
1-1
第一章 第一节
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一)电子分布与近似能级图
第一章 第一节
1. n 不同, l 相同。 n 越大,电子云的径向分布
图的主峰离核越远,轨道的能量越高; E1s<E2s <E3s ······
E2p <E3p <E4p ······
第一章 第一节
对于单层电子的,如氢,电子能量完全由n决定, 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电子能量除了与n值有关外,还 与电子亚层有关。
(二)角量子数l
第一章 第一节
意义:表示同一电子层中有不同的分层(亚层);确定
原子轨道的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和主量子数一起决定
电子的能量。 取值:0 1 2 3 4 (n–1)正整数 符号:s p d f g ‥‥‥
量,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如:
E4 s E 3 d
E6 s E 4 f
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的结果。
(一)电子分布与近似能级图
第一章 第一节
鲍林获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和1962年诺 贝尔和平奖
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
第一章 第一节
(二)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第一章 第一节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又称为电子的构型。 根据光谱数据,归纳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
(三)磁量子数m
第一章 第一节
通常把在一定的电子层中,具有一定形状和伸展方
向的电子云所占据的原子核外空间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简称为轨道。用□或○表示。 电子能量与m无关,也就是说,n、l相同,而m不 同的各原子轨道,其能量是完全相同的。这种能量相 同的轨道称为简并轨道,或等价轨道。如px、py、 pz属 于等价轨道。
取值:+1/2,-1/2 ;↑,↓
四个量子数 n, l, m, ms可确定一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 运动状态
(四)自旋量子数ms
第一章 第一节
结论: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
子存在,即同一原子中各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不可能
完全相同。
⑴ 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⑵ 各电子层的轨道数=n2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第二节 元素周期系和元素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化学键 第四节 分子间作用力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核 (不带电) 中子 原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分子是物质能够独立存在 并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 粒。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取 决于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
(二)角量子数l 各电子层内的亚层数 n 1 2
第一章 第一节
l=0 l=1 l=2 l=3 l=4 亚层数 1s 2s
2p 3p
4p
1 2
3
4
3s
4s
3d
4d 4f
3
4
5
5s
5p
5d
5f
5g
5
(二)角量子数l
第一章 第一节
⑴ 每个n值最多对应n个不相同的角量子数l,即每 个电子层最多有n个亚层。
原则。
1. 能量最低原理 2. Pauli不相容原理 3. Hund规则
1. 能量最低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系统的能量愈低,愈稳定”是自然界的普 遍规律。 基态原子,是最稳定的系统,能量最低。 〖能量最低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 布时,总是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当低能量轨道 占满后,才排入高能量的轨道,以使整个原子能量 最低。 如下图箭头所指顺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