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1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S—32 K—39 Ca—40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2.从下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B.水分解时原子的种类不变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性质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3.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不能与稀硫酸反应B.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gC.因为铅有毒,所以儿童不能使用铅笔D.铅原子核外有82个电子4.科学的发展是越来越快。
到1990年,人类已知结构的化学物质只有1000万种。
2011年5月23日中国研究人员发现了第6000万种已知结构的新物质M。
下列有关M(化学式为C19H15N4FSO2)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六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B.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82C.M中原子个数比为19:15:4:1:1:2 D.一个M分子中有42个原子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冰红茶C.清洁的海水D.冰水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把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按下列质量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并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22g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4D.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3g7.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2H 2O22H2O+O2↑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 CaCO3+H2OD.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石灰石)制二氧化碳HCl +CaCO3=CaCl2 +H2O +CO2↑8.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A.N2——氮气B.2H——2个氢原子C.2H2O——2个水分子D.FeO——氧化铁9.“低碳生活” 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B.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C.把用完的作业本烧掉D.提倡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10.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退到卫生间暂避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③尽量低头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跳楼⑥拨打119 ⑦接绳自救,沿窗户向下爬A.①②③④⑥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⑥11.小明同学学习了pH值之后,用pH试纸测试了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值,结果如下图。
分析此图,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A.西瓜计显中性B.牙膏比肥皂水的碱性强C.牛奶可以治疗胃酸过多D.煮骨头汤时加点醋,有利于增加汤中钙的含量1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能去除油污,是厨房的清洁剂的主要成分C.固体氢氧化钠可干燥二氧化碳D.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13.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②溶液中有Fe 2+、Cu2+,不溶物为Fe;③溶液只有Fe 2+,不溶物为Fe;④溶液只有Fe 2+,不溶物为Fe、Cu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14.下列实验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使盐酸变红B.分别点燃棉花和羊毛,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C.在硬水中滴入肥皂水会产生浮渣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15.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B.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D.t2℃时,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a16.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鉴别蔗糖和硝酸铵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和酒精C.用灼烧法鉴别棉花和羊毛 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0分)17.请用碳、氢、氧、硫、铜五种元素组合成物质,使其符合下列要求,把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入对应位置: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⑵最常用的溶剂是⑶能形成蓝色溶液的盐是18.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木炭粉、硫磺粉和硝酸钾粉末的混合物,在混合物中,三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大约为:硝酸钾75%,木炭15%,硫磺10%。
(1)从黑火药中分离出硝酸钾的操作:、过滤、蒸发结晶等。
(2)已知黑火药燃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S + 2KNO3 + 3C = K2S + 3CO2↑+ N2↑,则S、KNO3、C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燃放烟花爆竹产生SO2的反应方程式是。
(3) SO2是形成酸雨的原因,SO2气体在空气中经粉尘催化氧化为SO3,其化学方程式为。
SO3与水化合反应生成。
19.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乳酸有机物(填“是”或“不是”)。
放松一段时间后会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20.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多一滴水,就可能多一条生命。
⑴小月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⑵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可用的方法。
⑶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便方法是加入。
生活中通常用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⑷经过净化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水”,这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
21.请用Zn、Fe、Cu、Cl四种元素组成物质,自选三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方法一所用的三种试剂为方法二所用的三种试剂为。
22.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⑴写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铁生锈的原因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⑶小聪在家里的工具箱中找到一枚生锈的铁螺丝,将它放入盛有一定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观察到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逐渐消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3.暑假,同学们在帮忙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
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提高实验探究能力,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⑴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①可能是Ca(OH)2;②可能是CaCO3;③可能是的混合物。
其中②③中碳酸钙形成的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⑵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Ⅰ: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方案Ⅱ: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以上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填方案序号),分析该方案表述的实验现象,其不合理的理由是。
(若你认为有多种不合理方案,只需选择其中一种回答即可)。
⑶实验室清洗装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色粉末时,可用清除,请写出其中一个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⑴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收集装置是________。
⑵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检验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发现有盐酸剩余。
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过滤、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25.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现取15g 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为90.6g。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⑴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⑵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一、选择题1.A 2.C 3. D 4.C 5.D 6.D 7.B 8.D 9.D 10.A 11.D 12.C 13.C 14.C 15.B 16.D二、填空题17.⑴CH4;⑵H2O;⑶CuSO4。
18.⑴溶解;⑵32:202:36;S + O2 SO2;⑶2SO2+ O22SO3;H2SO4。
19.是;C3H6O3+3 O2=3 H2O+ 3CO2。
20.⑴2:1;⑵过滤;⑶肥皂水;煮沸水;⑷可能还含有细菌或溶于水的杂质。
21.Zn、Cu、FeCl2;ZnCl2、CuCl2、Fe。
22.⑴3CO+Fe2O高温2Fe+3CO2;⑵铁与氧气和水;⑶Fe2O3+6HCl =2FeCl3+3H2O。
三、实验题23.⑴Ca(OH)2和CaCO3;Ca(OH)2+CO2= CaCO3↓ +H2O。
⑵Ⅰ;若样品为混合物,滴加稀盐酸也会产生气泡,因此无法确定该粉末就是CaCO3。
⑶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或Ca(OH)2+2HCl=CaCl2+2H2O ]24.⑴①CaCO3+2HCl=CaCl2+CO2↑+H2O;D;②A;液体变红且集气瓶中的液面上升;⑵CaCO3。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25.⑴4.4g;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