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气象灾害安全教育
影响中小学生安全的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
台风
暴雨
大雪
大雾
雷电
道路结冰
山洪泥石流
常见气象灾害防御
如果天气恶劣,同学们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注意接收学校停课等通知。
如果停课,尽量减少外出。
台风暴雨
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
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
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切勿在玻璃门窗、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
大雪道路结冰
外出时,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
步行时尽量不要穿硬底或光滑底的鞋。
雷电
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
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视、电话等电器。
山洪泥石流
切勿沿沟谷往下跑,向两侧高处躲避。
避免强行渡河,防止被冲走。
远离电线、高压线,防止触电。
2016年两会注重
国家大力提倡精准扶贫,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薄弱区的科普知识“贫困”也需要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表示,“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理应多向村镇倾斜,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薄弱地区的防灾减灾水平。
除了自然科学教材里对风雨雷电等气象现象的介绍,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局、气象监测站外,学校展开的气象知识科普教育比较少,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气象预警信息的传播非常好,每当有寒潮、暴雨等天气时,我们都能即时收到信息,提醒学校关好门窗,确保安全。
”张淑琴说,“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实行防灾减灾,得到了层层落实,效果显著。
”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由来:
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设立是为全面深入
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动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