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防御知识(题库)《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一、单项选择题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气象灾害的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乡镇以上人民政府2、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
A国家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C住建部D国家标准委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影响(范围)、强度,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临时确定为气象灾害危险区,并及时予以公告。
A时间B地点C范围4、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A1万B2万C3万D5万二、多项选择题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
A种类B次数C强度D造成的损失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A国家重大建设工程B省级重大建设工程C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D大型太阳能、风能3、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
A重要天气预报B灾害性天气警报C重大过程服务信息D气象灾害预警信号4、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人员,协助气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A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B应急联络C信息传递D灾害报告三、判断题1、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对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对3、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正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正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错4、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统一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及时向有关灾害防御、救助部门通报;其他组织和个人通过授权可以(正确: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错四、填空题1、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2、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一、单项选择题1、气象部门建立以(社区、村镇)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A县B乡镇C社区、村镇D自然村2、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
A最低预警级别B最高预警级别C可能损失较大的D可能影响面积较大的3、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或相应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依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A人民政府或相应应急指挥机构B气象部门C民政部门D安全生产部门4、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气象灾害的起因、性质、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与总结,分析气象灾害应对处置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灾情核定由各级(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
A人民政府B气象部门C应急办D民政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预防为主、科学高效,依法规范、协调有序,分级管理、属地为主)A以人为本、减少危害B预防为主、科学高效C依法规范、协调有序D分级管理、属地为主2、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
A灾害性B关键性C高影响性D转折性3、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气象灾害的类别B预警级别C起始时间D可能影响范围E警示事项F应采取的措施G发布机关4、启动干旱预警响应后,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干旱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适时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干旱影响)。
A及时加测墒情,提供农事生产建议B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C了解干旱影响,进行综合分析D适时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干旱影响三、判断题1、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快速传播”(少“统一发布”)原则。
错2、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并按预警级别分级发布,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制作和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对3、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要及时通知相关地方和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进行公告(正确: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公告)。
错4、当气象灾害造成群体性人员伤亡或可能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卫生部门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
对四、填空题1、高温、沙尘暴、雷电、大风、霜冻、大雾、霾等灾害由(地方人民政府)启动相应的应急指挥机制或建立应急指挥机制负责处置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指导。
2、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并与公安、民政、环保、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铁道、水利、农业、卫生、安全监管、林业、电力监管、海洋等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气象及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相关灾情、险情等信息的实时共享。
3、预警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做好预警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灾情直报业务规范》一、单项选择题中国气象局《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1、全国气象灾情的收集和上报中灾害类别共有(28)类。
A22 B24 C26 D282、中国气象局《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特大型是指:因灾死亡(100)人(含)以上或者伤亡总数(300)人(含)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含)以上的。
A30、50、3 B50、100、5 C80、200、8 D100、300、10二、多项选择题1、各级气象部门通过设立气象信息员,实地采集数据或从(民政、水利、农业、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及时获取灾情及影响数据,灾情数据来源应确保合法可靠。
A民政B水利C农业D交通运输三、判断题1、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气象灾情调查评估制度。
当发生小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
对2、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开展全程气象灾害评估工作。
气象灾情评估按时间分为灾前评估和灾后评估2部分(正确:分灾前、灾中、灾后3部分)。
错四、填空题1、调查评估内容应当包括(灾情)、(气象情况)、(出现灾害的原因)、(预报服务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的气象建议)等,写出调查评估报告,建立灾情档案。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
A60 B65 C70 D752、《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在目标指出: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到规划期末,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减少(50)%以上,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50)%。
A30、30 B40、40 C50、50 D60、603、《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指出: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在各级科普馆中设立气象科普室,扩展气象科普基地,广泛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农民、中小学生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
A农业实用技术B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C气象科技知识D生活常识二、多项选择题1、《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依法防灾,科学应对)原则。
A以人为本,趋利避害B预防为主,防抗结合C统筹规划,突出重点D依法防灾,科学应对2、《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指出: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干旱、洪涝、低温、霜冻)等灾害对粮食、经济作物、林业、渔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A干旱B洪涝C低温霜冻D暴雪3、《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指出: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要(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A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B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C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D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三、判断题1、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
对2、《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指出: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包括城市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林业气象灾害、水文气象灾害、海洋气象灾害、交通气象灾害、地质气象灾害、航空气象灾害、电力气象灾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