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
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在晚年 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
名著之一。
小说主要内容题材
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 战胜各路妖魔鬼怪,历经81难,最终取得真经的 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为了目标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 《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 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 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 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 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 带经回东土大唐。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事来印证,最好有些细节。
3. 写出你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
专题三:创作新故事
从小说中找几个故事,分析一下其情节 结构模式,包括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妖精 有何来历,唐僧师徒如何解决等。然后大胆 发挥想象,自己来创作一个取经路上的新故 事。要求: 1. 虚构要合理,人物的表现必须符合其性格 特征。 2. 故事要生动有趣,注意设置悬念,还要有 具体的细节。
《西游记》导读
学习重点:
• 了解作者; • 掌握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
基本内容,熟悉小说中精彩情节,并能完 整叙述(起因、经过、结果);
• 了解小说主要人物及其性格; • 理解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 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点领悟。
关于作者
吴承恩,生于1499年,逝世于 1582年,活了81岁。字汝忠,号射阳
颠 斩 正 义
唐僧性格及精彩情节
唐僧性格:举止文雅、性情和善、崇信佛 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 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 好坏不辨、忠奸不分、固执。 精彩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真 假唐僧、女儿国遇难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有美猴王和齐 天大圣美称,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 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 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 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 “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 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与 如来佛祖斗法,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 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 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 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不怕 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 佛”。
猪八戒性格及主要情节
性格:一方面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 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另一方面好吃懒做、 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自私、耍小聪明、 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猪八戒是
《西游记》中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形象。他
优点和缺点参半,优点和缺点在他身上似乎
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体现。
主要情节:高老庄收八戒、八戒大战流沙河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 来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 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 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 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 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 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 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 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 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 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取经后被封为 “净坛使者”。
专题探究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重重磨难, 构成了一系列惊险而曲折的故事。选择你最喜 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要求: 1. 讲故事的时候别再看书,但可以看自己准备 的提纲。 2. 注意讲出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某些生动的 细节,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专题二:话说唐僧师徒
唐僧师徒四人,你最喜欢的是谁?写一 篇短文介绍这个人物。要求: 1. 概括介绍人物的身世。 2. 用几句话勾勒其性格特征,并引用一些故
沙僧:法名悟净,原是天宫玉帝的卷 帘大将,因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 流沙河兴风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 铲,武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音菩 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 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 件是菩萨葫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 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为九宫,把菩萨葫芦 安放在其中,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 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西去。沙和尚保护唐僧西 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 被封为“金身罗汉”。
人物介绍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 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 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 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 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 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 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 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 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
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 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 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 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取经后被封为 “旃檀功德佛”。
例如,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就很值得精读。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 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铁扇公主) 借芭蕉扇。
1、精读就是细读。 想一想,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会遭到拒绝?这与孙悟 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与罗刹女之子红孩儿 有关。如果不仔细阅读作者的回叙,就无法理解“借扇” 的 艰难。 2、精读就是精思。 想一想,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 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各自怎样的心理?可以这 样概括:沙僧认为“进退两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猪八 戒想“拣无火处走”,其一贯的“散伙”想法再次复燃;唐 僧“只欲往有经处去”,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 3、精读就是鉴赏。 想一想,孙悟空、罗刹女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孙悟空 的话是不是机智善变?罗刹女的话是不是泼辣犀利?作者用 “撮盐入火,火上浇油”来形容罗刹女憎恨孙悟空的情态, 用“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来形容孙悟空被芭蕉扇“扇 得无影无形”的情形,是不是都非常真切传神?
沙僧的性格与主要情节: 性格:循规蹈矩、埋头苦干、 默默无闻、小心谨慎、忠诚老 实、勤勤恳恳、明哲保身、崇 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 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 不可摧、关键时刻不失义骨侠 肠;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 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 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
艺术特色
•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故事性强,情
节生动;
•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它所
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栩栩如生, 使人过目不忘;
• 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
特的夸张 ,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读书方法指导
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 合“精读”与“跳读”并用。精读指向细 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 读则是主动的舍弃、有意的忽略,以求更 高的效率。
孙悟空性格和精彩情节
性格: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 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 仗义、无所畏惧、幽默;性情急躁、好胜心强、 喜欢搞点恶作剧。 精彩情节有:大闹天宫(最能体现他的反抗精 神)、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 三借芭蕉扇等。
菩提祖师(教孙悟空本领的师傅)住在灵山方寸 山斜月三星洞,是传授美猴王孙悟空武艺的 师傅,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 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美猴王刚投到菩提祖 师门下,祖师见他天性聪悟,给他取名悟空。 随后教给孙悟空长生的法术,又教了七十二 般变化的本领,再传授给十万八千里的筋斗 云。十年功夫的悉心教授,使美猴王从顽劣 的凡骨俗胎成为得道的神猴,身上八万四千 根毫毛,根根能随心变化,为悟空闹天宫、 保唐僧奠定了深厚的武功基础。
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
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
批判。
2、作者什么时期创作《西游记》的, 该书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给我们的 启发)
是作者在晚年创作的;告诉人
们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必须艰 苦奋斗,坚持不懈,勇敢、善于战胜
一切困难。
主题的探讨
• 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
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 ; • 修心,故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妖 魔鬼怪,其实也就是人类各种欲 念的化身。贪婪、懒惰、软弱、 甚至愚昧,其实都是人类一直需 要修正的一些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