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
展示一条染色体图片:
提问:对于这条染色体,可能发生的结构变异有哪些?
展示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图片
提问:根据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染色体易位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倒位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果蝇的染色体图,学生阅读教材。
问:果蝇体细胞有几个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问:雄果蝇产生精子时必须进行减数分裂,精子里有哪几条染色体?几种精子?
教师用雄果蝇染色体组模型演示。
问:两种精子中染色体数相等吗?分别是多少个?各是什么?
问:对一个精子而言,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吗?为什么?教师归纳:像果蝇这样,二倍体生物配子里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尝试推断各种染色体变异的成因
3.尝试推断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染色体图,参与染色体组概念的形成。
2.探讨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与细胞异常分裂的关系。
内容分析
依据教材
《染色体变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材必修二第5章第2节,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描述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它是在细胞分裂的继续,属于异常的细胞分裂的结果,又是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异常病的基础。所以在知识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部分内容包括两部分知识: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基因复制D.基因分离
作业
学生课下完成本节课的相关练习册。
板书
设计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4种类型: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3.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组
(2)二倍体
(3)多倍体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
4.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
巩固练习
P89课后作业
学生当堂做完
加深学生理解,对知识的掌握。
本课小结
1.染色体组的概念、特点。
2.单倍体、多倍体、二倍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高考渗透
(2002上海高考大综合题)为了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科学家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得到转基因小麦,其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0%,这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
项 目
内 容
对 策
教学重点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2.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3.辨别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教师讲述、举例、图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染色体组的概念。
2.辨别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学案导学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为了加深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学生需要课前预习本节内容。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4张PPT分别展示图片:
正常人的染色体组型、三倍体人的染色体组型、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组型、猫叫综合征的染色体组型
分别配以人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观察图片,主要是染色体组型图片
通过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课堂
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2.染色体结构变异
找出不同的图片的区别
染色体变异是发生在染色体水平上的
归纳总结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两人或三人为单位,讨论可能发生的结构变异
小组为单位,讨论可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与讨论
通过染色体组型图,找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通过讨论,学生找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的类型。
通过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
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实质,并认识二倍体和多倍体
3.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4.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组
(2)二倍体
(3)多倍体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
提问:观察这几幅图片,找出几种病人的染色体组型与正常人的染色体组型有什么不同?
提问:这几种疾病都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疾病,就细胞学分析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有何不同?
提问:上述图片中的疾病分别是由于染色体的什么变异引起的?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如人、果蝇、玉米是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学习了二倍体的概念后,我们知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做多倍体。其中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三倍体,如香蕉就是三倍体;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叫做四倍体,如马铃薯就是四倍体。此外还有六倍体、八倍体等统称为多倍体。所以,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目是划分二倍体或者多倍体的依据。这些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染色体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的一类情况。
《染色体变异》在课程标准中对应的认知水平为了解水平,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列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
依据本班
学 情
通过减数分裂的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配子等概念,掌握了细胞的正常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迁移,通过精心设疑,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染色体变异对应的是何种细胞分裂的异常。通过不同染色体组型图片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染色体变异设计者:喻俊强
单 位:阿荣旗第一中学授课年级:高一
章节名称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学 时
2学时
教学目标
依课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染色体组的概念
2.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3. 识别单倍体与多倍体
4. 说出多倍体的成因
能力目标:
1.通过染色体组型图,尝试分析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多倍体产生的原因呢?教师出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并提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有什么变化?分裂后期有什么特点?这一阶段所含染色体数目和其他时期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后,教师归纳: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复制后已经分裂,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骤变)或生物内部因素的干扰,纺锤体的形成受到破坏,以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2个子细胞,于是就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这种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并且通过减数分裂,形成了染色体数目也相应加倍的生殖细胞,再由这些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的植物,就是多倍体。例如帕米尔高原的高山植物,有65%的种类是多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