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托尔斯泰的悲剧婚姻

托尔斯泰的悲剧婚姻

托尔斯泰的悲剧婚姻(载美国《世界日报》周刊1999年4月11日)注:本文是为《爱与恨》中文版所写的“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不同。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安娜.卡列尼娜》中著名的卷首语。

但不幸的是,这位世界大文豪的家庭生活正是这“不幸”中的一种,而且是最不幸的那种——托尔斯泰在82岁高龄的时候,弃家出走,离开了共同生活了48年的妻子,在俄罗斯寒冷的冬天,颠簸在烟雾弥漫、四处漏风的三等火车车厢里,最後罗患肺炎,客死在一个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小车站的木房里。

●临死也不见妻子在托尔斯泰弥留之际,全球各地的记者云集这个小车站,报道这位世界著名作家的最後时刻;他的所有子女也都来到膝下,但他惟独不想见自己的妻子索妮娅。

近半个世纪的婚姻,最後竟绝情到临死也不想见妻子一面,可见“心”已“伤”到何等地步。

这场夫妻,可谓悲惨至极。

在世界知名作家中,像托尔斯泰这样争吵度日,活在被他称为“地狱般”的婚姻里,最後又如此这般悲惨地结束,实在是非常罕见的。

托尔斯泰的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严重的问题?《爱与恨:托尔斯泰夫妇的风暴婚姻》(Love and Hatred: The Stormy Marriage of Leo and Sonya Tolstoy)是第一本对这场悲剧婚姻给出详细答案的专著。

写出了畅销全球的《柏林日记》和《第三帝国的兴亡》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Shire),研究了托尔斯泰和索妮娅的日记,托翁子女们写的“回忆录”等原始资料,以丰富的史料和大家手笔,揭示了这场婚姻失败的原因,读来像一部悲剧爱情小说。

本书也是写出了15本著作的夏伊勒的封笔之作。

1993年夏天,89岁的夏伊勒写完《爱与恨》之後几个月就辞世。

关於托尔斯泰婚姻生活的作品,虽有几个俄文版本,但《爱与恨》是第一部英文作品,并首次被译成中文。

●三种搏斗,有赢有输《爱与恨》详细描述了世界大文豪托尔斯泰一生中的“三种搏斗”:第一,作为一个作家,托尔斯泰一直在和自己的写作困境搏斗,在构思巨著的障碍中挣扎;第二,作为一个思想家,他的欲望和他的宗教信仰之间的灵与肉的搏斗;第三,作为一个丈夫,他和妻子自结婚之日就开始的“至死方休的搏斗”。

在这“三种搏斗”中,第一种,托尔斯泰是赢家,他在文学史上将不朽;在第二种搏斗中,他至死都在灵与肉中挣扎,没有决出胜负;但第三种搏斗,他是完全失败了。

为什么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名著,在小说中对男女情感、婚姻家庭有深刻理解的大作家,却在自己的婚姻、情感生活中一败涂地?通过《爱与恨》我们看困窘,同时他还集中体现了男人在对待妻子时的弱点;而他的妻子索妮娅,又是表现女人所有毛病的典型。

这样的两个人,“移乾柴近烈火”,就“无怪其燃”,在一生的相互肝火煎熬下,最後婚姻和爱都被烤乾,同归於尽。

●思想差距是堵墙夫妻感情不和,双方思想差距往往是个重要因素。

托尔斯泰作为大作家,本来和妻子就有思想差距,而在他中年“畈依”新宗教,有了“新思想”後,夫妻之间的思想鸿沟就更深更大。

托尔斯泰畈依新宗教後,憎恨“私有财产”,同情农民,厌恶自己的贵族乡绅生活,要放弃自己的版税,把庄园分给农民。

而他的妻子对这些“新思想”既不理解,更完全不能接受。

认为丈夫的“整套哲学牵强附会、矫揉造作,完全建筑在虚荣心、名利欲和出风头的基础上。

”托尔斯泰的新思想,大部份是“社会主义式的”,连他本人都做不到。

例如他主张像农民那样耕作、生活,但他却一直读书写作,至死过著贵族生活。

他“畈依”後宣称要完全戒除淫欲,甚至连夫妻性生活也不例外,但是他却一再使妻子怀孕,生出了13个孩子。

因此连托尔斯泰的哥哥谢尔盖也认为弟弟“虚伪,言行不一”。

但托尔斯泰却要求妻子必须接受他的思想,说“除非你靠近我所靠近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相处。

”於是夫妻俩由於思想差距进行了一场无休止的内战,使这位写出了《战争与和平》的文豪家里,只有“战争”,没有“和平”。

●天才不需与人交流托尔斯泰有这些不寻常的思想,为什么不能和妻子交流,让索妮娅理解他的“一片苦心”,最後达到夫唱妇随呢?然而,托尔斯泰恰恰有著一般男人常有的毛病,那就是忽视和妻子的思想感情交流。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中把男女之情描写得维妙维肖,对小说中的人物在婚姻中的复杂心理更是刻划得极为深刻。

读者们不得不承认作者对男女情感的奥秘理解甚深。

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他对自己的妻子却完全不能理解,更毫无交流能力呢?首先大概是由於他是“天才作家”,而天才作为“先知”,是不需要和人交流的,甚至包括妻子;其次是俄罗斯的大男人主义风格,使他不屑於和妻子交流。

那种天才型人物的居高临下和大男人主义的自我中心,使他从没有在精神层面平等地对待妻子。

因此索妮娅抱怨说,“他是那种以自己的创造力作为生活中心的天才之一……周围的世界不过是附属品。

我的整个精神生活他毫无兴趣——因为他甚至从不屑於去理解它。

”缺乏交流,是所有夫妻关系中的大忌。

因为隔阂产生误解,误解导致离异,以至反目为仇。

托尔斯泰有时也明白:“我不仅从没苦口婆心地恳求她相信真理,甚至不曾和颜悦色地给她表述过我的全部思想。

她就在这里,躺在我身边,而我对她无话可说;应该对她说的话我说给了上帝听。

”●婚姻囚徒,彼此憎恨虽然托尔斯泰有时感悟到了,但并没有努力去做。

他更多的是对婚姻的抱怨:“我们像两个囚徒,被锁在一起彼此憎恨,破坏对方的生活却试图视而不见。

我当时并不知道99%的夫妻都生活在和我一样的地狱里。

”但是他忘记了,他在《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中都是赞赏婚姻并对它充满乐观的。

对托尔斯泰的婚姻,作者夏伊勒感叹道:“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天独厚,惟独不具备相互理解的能力。

”夫妻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丈夫就很难对妻子有体贴和温情。

而柔情恰恰是天下所有妻子都想从丈夫那里得到的。

得不到,就为争吵孕育了岩浆,等待一次烧焦双方感情的喷发。

对妻子缺乏体贴和温情的托尔斯泰,无意识地为夫妻的一次次争吵酝酿了岩浆。

例如托尔斯泰喜欢散步,但他不愿陪伴妻子一起散步,和索妮娅聊天的机会也是凤毛麟角。

寂寞的索妮娅有一度喜欢上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院长,因为这位音乐家喜欢陪伴索妮娅,给她弹琴,跟她聊天。

托尔斯泰自己不屑跟妻子谈话交流,但妻子和别的男人交谈他又愤怒、嫉妒。

●“他爱我,但只在夜里“虽然每次托尔斯泰生病索妮娅都是精心照料,有一次连续九个月护理在床边。

但妻子得病,做丈夫的托尔斯泰却不屑於过问。

一次索妮娅得子宫瘤在家中做手术,托尔斯泰竟愤怒医生的到来,不仅不守护在妻子身边,竟离家去了森林散步。

得知手术成功後,他“脸上的表情不是欢喜而是巨大的痛苦。

”当他回到家里看到脱险的妻子时,他竟“愤慨”得说不出话来,随後长吁道,“老天啊!多可怕的事!一个人竟不能平平安安地等死!”这些情节,如果不是他的子女亲笔记录,简直无法让人相信,这是写出《复活》等宣扬人性作品的世界级作家的所作所为。

托尔斯泰不爱索妮娅吗?他的日记里也不乏充满激情的对妻子爱的宣言。

但通读全书,人们无法不感觉他的爱是抽象的爱,苛刻的爱,头脑的爱,而不是具体的爱,宽宏的爱,心灵的爱……因此索妮娅伤心地说,丈夫需要的只是她的肉体,“他爱我,但只在夜里,从来不在白天。

”她还在日记这样抱怨:“不会有人知道他从来不曾想过要让他的妻子休息片刻,或给生病的孩子倒一杯水!32年里他从没在生病的孩子床边坐上五分钟,好让我安稳地睡一觉。

”●“生活荒诞皆因女人做难“托尔斯泰之所以对妻子这样缺乏体贴和柔情,还由於他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托尔斯泰向来瞧不起女人。

他认为女人弱智,不具有和男人一样的精神力量。

他写道:“……女人的本来面目是,她们是精神软弱的人,这不是残酷;对她们一视同仁才是残酷。

”许是妻子索妮娅和他的一次次争吵,更加重了他对女性的成见。

他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荒诞皆因为女人做难。

”即使女儿婚嫁,也增加托尔斯泰对女性的轻蔑。

大女儿塔妮娅开始恋爱,使托尔斯泰非常不快。

他给女儿的信说:“我无法理解一个纯洁的姑娘怎么会想搅进这样一桩事(指结婚)。

如果我是个姑娘,我无论如何不会结婚的。

恋爱是一种既不高尚也不健康的情愫。

”托尔斯泰认为女儿的恋爱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像“鬼迷心窍的人完全丧失理智。

不是让自己和另一个人结合,而是把自己锁起来再把钥匙扔出窗外。

”当二女儿玛莎要出嫁时,托尔斯泰非常愤怒,他认为结婚是女人最没有出息的表现。

他在日记中写道:“玛莎结婚了,我为她感到惋惜,就像人们痛惜一匹纯种马被拉去驮水一样。

”曾和托尔斯泰相处过的高尔基回忆说,托尔斯泰“非常喜欢谈论女人,但总是带著俄国农民的粗野口气……他对女人的态度是一种顽固的敌意。

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莫过於惩罚她们。

……这是一个男人对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幸福而进行的报复。

”快80岁的时候,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70年来我对女人的看法每况愈下,以後还会更差。

”●语言尖刻,随意伤人这种对女性的诅咒态度,使托尔斯泰不可能发自内心地尊重妻子,平等地对待妻子。

雪上加霜的是,托尔斯泰又是一个公认的难以相处的人,因为他说话太尖酸苛刻,从不在意是否伤别人的心。

屠格涅夫是最早发现托尔斯泰的才华,并鼎力向文学界推荐他的恩师。

他真诚地想和托尔斯泰做朋友,但托尔斯泰毫不领情,在日记和给朋友的信中说“屠格涅夫令人厌烦。

……他才华横溢,但他就像一个依靠管道送水的喷泉,你始终担心他会很快断水枯竭。

”契呵夫崇拜托翁,但托尔斯泰见到他,劈头就批评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够糟的了,但是你的更糟糕。

”而当著高尔基的面,托尔斯泰则毫不客气地指教他“最好不要胡乱写,以後你会更糟糕。

”後来高尔基感叹道,“我绝对不能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更不用说同一个房间里。

”托尔斯泰的小女儿萨莎相貌平平,一次托尔斯泰竟对她喊道:“我的主啊!你真难看!”萨莎是父亲的崇拜者,只好回答:“我不在乎。

反正我不想嫁人。

”由此可见托尔斯泰说话多么尖酸,多么不在乎伤别人的自尊和情感。

托尔斯泰这些“不可避免,也无法战胜”的男人常见的毛病,再加上他的天才作家的乖僻,是他的婚姻成为悲剧的致命因素。

●夫妻像两个陌生人但即使托尔斯泰有这么多男人的毛病,如果他的妻子不是索妮娅,他们的婚姻也不至於悲惨到如此地步。

恰恰索妮娅又是一个典型地表现了女性缺点的妻子:虚荣,嫉妒心强,性情刚烈,又神经质。

和天才生活在一起的女人,往往会感觉到思想差距。

但一般女人嫁给了天才,都有一种崇拜的心理,这种心理导致她会尽力去理解天才的想法,理解不了的地方,往往采取顺从的态度。

像与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妻子,就是一个丈夫的崇拜者。

即使陀斯妥耶夫斯基赌博输光逃到国外,她也不多加指责,反而认为贫穷更能激发他的写作激情,她则是丈夫作品的鼓掌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