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任工程师岗位描述

主任工程师岗位描述

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岗位描述报告领导:(立正、敬礼)我是建庄矿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闫嘉平,欢迎领导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礼毕)。

现对我的岗位作如下描述:一、岗位名称及性质我的工作岗位是建庄矿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负责矿井的地测防治水工作。

二、岗位职责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我的岗位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系统地收集和研究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2.深入基层,紧密配合生产,及时掌握和协助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较大技术疑难问题。

3.认真组织编制井田区域性地质及水文地质图纸资料。

建立健全各种地质、水文地质图纸和台帐。

4.根据井田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地质补充勘探规划。

5. 参与全矿探放水和防治水措施,井上下防排水计划、生产接续等审批工作。

6. 搞好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开展地质预报工作,编制地质说明书,储量动态报告。

7.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小改小革,促进科技创新工作。

8. 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每月入井次数达到规定要求。

三、基本要求我的岗位基本要求主要有4条:1、具备煤矿生产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熟知煤矿安全生产政策法规、“采、掘、机、运、通”管理知识,熟练掌握矿井安全生产事务处理程序。

3、、具有良好的分析、解决生产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公文处理能力和办公自动化、AutoCAD(计算机绘图)等技能。

4、通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掌握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安全管理等知识,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煤矿安全资格证书》。

四、岗位作业流程每天早上参加部室会领取工作任务参加会议(各种技术例会)起草文件、制定制度入井检查(带班)值班了解掌握每天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工作总结五、岗位作业标准项目作业程序动作标准安全要点准备了解安全生产进程1、生产系统运转情况。

2、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3、各工作面安全生产情况。

是否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及违规。

例会1、部室早会2、工作安排1.1 听取部长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2.1了解掌握各区队生产情况,做好相应的工作准备。

2.2做好当日自身业务工作,帮助、协调、指导分管业务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难问题,督促按时完成工作任;2.3根据蒲白矿业公司《地测防治水标准》及《煤矿防治水规定》找出当前生产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1.1重点安排当天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治理。

3.2 落实安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入井检查或带班1、准备2、接班3、井下行走4、督导5、交班1.1执行《通用标准》的有关规定。

1.2信息站填表,领受任务。

2.1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

2.2了解上一班安全生产情况。

2.3了解上一班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3.1执行《通用标准》的有关规定。

4.1按照规定路线进行巡查。

4.2检查系统运转情况。

4.3对沿途路线进行隐患排查。

4.4复查上一班隐患治理效果。

4.5检查安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4.6检查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措施贯彻落实、领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

4.7检查安全员、瓦检员工作。

4.8抽查干部职工岗位描述实际操作。

4.9现场反“三违”。

4.10对重点工程重点督导带班。

4.10检查通风设施。

5.1填写交班记录。

5.2履行交接班手续。

1.1 执行《通用标准》的有关规定。

3.1执行《通用标准》的有关规定。

4.1严格执行“九定、十二查、五带五拓展”管理制度。

4.2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3严格执行“三大规程”。

4.4发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现场制定措施,组织实施。

4.5按章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5.1注明隐患治理情况。

5.2注明新发现的隐患以及采取的措施。

5.3重点工程推进进度。

5.4检查或带班情况小结。

总结工作日志总结当天工作,记好日志,拟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解决安全生产和地测管理存在的问题。

六、操作口诀安全生产重于天,技术管理很关键,规程措施掌全面。

三大规程是法规,设计接续要合理。

安全规程排首位,方案制定需谨慎,规划审批想全面。

遵循准则无偏差;作业规程定项目,施工安全具体化;操作规程分工种,安全操作靠大家。

科技第一生产力,管理必须现代化。

七、危险源辨识序号危险因素伤害预知防范措施1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出现漏洞生产中形成隐患根据地质资料进行方案设计2规程措施审批不及时、不严密不能指导现场生产实际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工作面地质情况认真审批。

3 煤墙片帮片帮伤人加强片帮管理4 支架错差漏渣伤人及时调整支架间距、高度5 隐患排查治理不全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闭环管理,五落实八、事故案例双龙公司“2.6”顶板事故一、事故基本情况:2004年2月6日,陕煤建司双龙公司1203机采工作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二、事故经过:2004年2月5日23时四点班,工人进入1203工作面后跟班副班长何某安排人员维护1—3茬、11茬漏顶处顶维护工作。

2004年2月6日3时30分左右,工作面顶板维护工作结束。

副队长何某安排开始割煤,此时采煤机由11茬(距回风顺槽20米)向回风顺槽采煤,采煤机由机尾返回经过11茬后,茬长勒某和新工李某开始移溜、挂梁、支柱。

7时40分采煤机停在第五茬,工作面作业人员全部进行支护。

8时5分左右,勒某给李某递过一根顶梁,李某站在机道上挂梁时,身旁一根贴帮柱突然卸载倒下米,顶板同时冒落,一块长2.1米,宽0.66米,厚0.3米的矸石压住李某左腿,勒某看见李被矸石压住,急忙叫队长进行抢救,安排升井后立即送到医院治疗,经抢救无效于21004年2月6日10时死亡。

三、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1)工作面支护质量差,贴帮柱突然卸载,发生冒顶,导致遇难者被砸在矸石下面;(2)作业人员对已经发生漏顶的作业区段未做切实可靠的维护,冒险作业。

2、间接原因:(1)各级管理干部安全观念淡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规程措施落实不力,安全巡查和确认不到位。

(2)矿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不实,整改排查有漏洞。

跟班副班长、班长发现工作面存在安全隐患,对卸载支柱为及时安全更换,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3)矿井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流于形式。

职工安全意识差,素质低,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操作知识和自觉抵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自我保护意识。

四、事故教训和防范错施:1、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术水平,严防把安全培训流于形式。

2、加大安全投入,保证支护材料质量,对失效支护材料及时更换,对工作面单体支柱必须进行二次注液,确保工作面支护强度符合要求。

3、完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严格《作业规程》,坚持采面正规循环作业。

4、加强采面现场管理,严格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事故案例2:朱家河煤矿“4.16”顶板事故一、事故基本情况:2008年4月16日,蒲白矿业公司朱江河煤矿综掘二队11509工作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二、事故经过:2008年4月16日7时,综掘二队值班副队长魏某和跟班队长贺某主持召开早班班前会,会上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并安排了当班生产任务。

当班共出勤30人,正常生产帮煤(1.2米)。

工作面当班有三个班长,分别负责前端头、工作面、后端头安全生产工作。

前端头班长屈某带领茬长王某、张某、茬员王某三人负责前端头支护工作。

约15时,工作面第二帮煤割完后,准备摆后溜子。

张某负责取对棚中柱,班长屈某观察顶板,王某在清理浮煤,茬长王某在栓柱绳。

15时30分,张某站在长钢梁下方,在摘后溜子机头第二组(从第一个支架向外,第四根梁)中柱过程中,靠工作面方向支柱失稳。

长梁突然掉落,将在拉中柱的张某砸到左侧头部,经抢救无效于17时15分死亡。

三、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张某未用长柄手把卸载支柱,在卸载支柱时站位不正确,长梁受压推到前支柱,人员躲避不及时,砸落左侧头部致亡。

2、间接原因:(1)机头端头留有底煤,煤质松软,长梁上方漏空,有一定的俯采角度,支护质量差,切顶排支柱迎山脚度不够。

(2)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力,没有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处理。

(3)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自保互保意识差。

四、事故教训:违规作业是事故的主要根源,这次事故充分说明了违规作业的巨大危害。

1、现场管理存在的安全侥幸心理,表现在管理人员对工作面重点部位的盯防不到位,工人单独作业班长不在现场。

由此看出区队在平时的管理当中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

2、事故发生时间为15时30分,这一时段恰好是事故的高峰期—交接班时段,职工在工作时心理易产生急躁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盲目蛮干、急于升井,极易出现误操作和违章行为,本次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从操作过程来看,存在着隐患行为站立不正确,应避开长梁站在上侧。

降柱时应用长柄手把卸载,同事作业不少于2人,1人观察顶板,1人降柱。

4、前端头班长屈某在工人移(窜)长梁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全程监视,以便及时提醒工人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5、我们要深刻汲取事故的教训,进一步加强职工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贯彻执行“三大规程”,规范职工行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感、自保互保意识和遵章操作的自觉性。

五、防范措施:1、采煤工作面两端头空顶面积大,压力集中,梁长自重大,难操作,加之人员相对较多,事故多发,应重点管理。

2、改变支护方式。

综采工作面两端头支护,采用过度支架,提高支护强度。

3、加强劳动组织。

安排有经验的工人并做到专人作业;班组分工应有一名班组长直接管理;安检员要重点监管;要注意两端头的变化,随变化及时加强支护。

4、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自保互保意识。

入井人员通用标准项目作业程序动作标准安全要点上岗条件1井下新从业人员1.1上岗前三级(矿级、区队级、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考试合格后,必须在有安全工作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工作满4个月,并经再次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

2 所有入井人员2.1 均应了解井下巷道系统,熟悉井下行走路线、避灾路线,以及本矿井各种信号和标志、标识等,熟知入井规定和有关知识。

3 特种作业人员3.1 必须经过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班前会1 基本要求1.1 每个上岗干部和职工,都应按时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1.1.1不参加班前会者不准上岗。

1.2 值班队干、跟班队干、当班班组长要认真组织好班前会。

2 班前会内容2.1 班前礼仪。

振奋精神齐声歌唱歌曲(局歌、矿歌、蒲白安全之歌)。

2.2 班前精神状态确认。

2.2.1饮酒、患病或精神、情绪、身体等方面自我感觉不佳的人员,要及时向值班领导或班长反应自己的真实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