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产。 5.5.5 半成品检验: 5.5.5.1 制程品管对已经完成的半成品,依据《检验规范》、图纸和《抽样计划》进行检验,
合格后在《物料转接卡》上签字或者盖章,方可流入下一工序。 5.5.5.2 未经过品管检验的半成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取走生产。 5.5.5.3 半成品检验发现不良,依《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5.5.6 制程检验异常处理:在制程巡检和半成品检验时发生品质异常时,品管员开出《制程不
单》
生产部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 程序》
品管部
《检验规范》 《抽样检验标准》
《首件确认记录表》 《制程巡检记录表》
品管部
《检验规范》 《抽样检验标准》
《不合格品标识卡》 《物料转接卡》《纠 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1/7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页次
2/5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2/7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流程
权责单位
相关说明
流程
权责单位
相关说明
使用表单
供方送检
进料检验
N
Y 入库
不合格品处理
生产制造 YN
首件检验
YN 自主检验YN 巡回检验Y 半成品检验Y供方
供方《送货单》
品管部
《检验规范》、《抽样检 《进料检验记录表》
验标准》
资材部
《仓储、搬运、储存与 《采购入库单》、《产
防护管理程序》
成品入库单》
品管部
《进料不合格处理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4/7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页次
4/5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后方可继续生产。 5.5.3.2 自主检验的频次规定为:每 1 小时检查一次,每次检查 4 PCS。 5.5.4 巡回检验: 5.5.4.1 制程品管根据《检验规范》、图纸和相关标准循环对各道工艺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
记录在《制程巡检记录表》中。 5.5.4.2 制程巡检频次规定:每 4 小时不少于 1 次,每次检验数量为 4 PSC。 5.5.4.3 制程检验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生产并追溯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排除异常后继续生
5.2.3.3 如材料无法在收料时间内作出准确的判定,品管员有权对该批材料暂收,暂收后在
24 小时内对本批材料作出判定。
5.2.4 材料的放行规定:
5.2.4.1 任何未经品管部检验的材料或零部件,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取用生产。
5.2.4.2 只有经理级别人员方可在生产紧急情况下有权对材料特殊放行,但必须在《进料不
《检验报告》一并和本批次材料交货。
5.2 进料检验:
5.2.1 品管员依据《检验规范》、图纸和《抽样检验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
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中。
5.2.2 进料检验结果的判定依据《检验规范》的要求和《抽样检验标准》的允收范围,以及区
分缺陷的轻重,和实际组装检查结果来综合判定。判定合格品以《合格品标示卡》标示。
制定部门 会签:
品管部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页次
1/5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核准
年月日 版本
1.0
审查
制定
1. 目的:为使产品实现的每个过程得到有效控制,满足产品和客户的要求。 2. 范围:含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成品和出货检验。 3. 定义:在使用规定的方法和准则,对产品进行的检查、确认的过程。 4. 流程: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页次
3/5
3/7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合格处理单》上备注并签字,以示负责和追溯。 5.3 进料不合格处理: 5.3.1 当来料不良时,品管员用《不合格品标示卡》标示隔离,并按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处理。 5.3.2 纠正和预防措施:出现品质异常时,供方在《进料不合格处理单》中回复发生原因和改 善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回传品管部,以作品质改善的追踪。 5.3.3 如客户投诉品质问题属于供方原因造成,则向供方追缴因品质问题而发生的有关费用。 5.4 进料品质管制: 5.4.1 每月对来料品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各个供方的批次不良率,品质扣分分数,记录供 方的配合度,提供给采购部作供方月度考核。 5.4.2 当供方的材料发生严重品质缺陷或者连续三次发生同样的品质不良,则品管部派相关人 员去供方实际确认监察。 5.5 制程检验: 5.5.1 生产制造开始:生产单位根据生产订单和生产计划进行生产作业。 5.5.2 首件检验: 5.2.2.1 首件检验时机: A.开机生产的第一件产品。 B.机器、模具维修后的第一件产品。 C.原材料更换后生产的第一件产品。 D.人员接班或更替后生产的第一件产品。 5.2.2.2 首件检验样品保留在机台旁边,在本批次生产完后由现场班组长或品管员以末件与 首件对比检查,确认是否发生变异。若发现异常则向前追溯。 5.2.2.3 首件不合格时,继续调整设备或操作方法,直到确认合格为止。 5.5.3 自主检验: 5.5.3.1 由作业员自己对照首件进行对外观、结构、和可以测量的尺寸检查,包括使用检具 和实配的方法。 5.5.3.2 如作业员在自主检验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生产报告现场主管或品管员,排除异常
5.2.3 进料检验的其它方法:
5.2.3.1 如在需要的时机,客户到供方实地确认,判定结果依据客户的要求。或者品管部派
品管员到供方实地检验,对材料或产品进行确认,并记录于《进料检验记录表》中。
5.2.3.2 如果有的材料需要对其功能、材质等方面的验证,可以由具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出
据检验报告,作为验收的依据。
使 用表 单
成品/出货 检验
N
品管部
《检验规范》
《成品/出货检验记
《抽样检验标准》
录表》
Y 入库/出货
资材部
《仓储、搬运、储存与 防护管理程序》
《产成品入库单》 《销售出库单》
不合格品处理
品管部
《纠正和预防施措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报告》
5. 作业内容:
5.1 供方送检:供方按照采购部的《订货单》的要求如期交货。如有要求附带《材质证明》或
合格处理单》与相关部门/人员处理。 5.6 成品与出货检验: 5.6.1 成品与出货检验是在装配过程、包装之前进行的检验,以及对已经包装完成的成品进
行的抽样检验。检验后,品管员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成品/出货检验记录表》中。 5.6.2 成品检验判定依据《检验规范》和相关标准,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 5.6.3 外观件、颜色件的检验依据客户样品和研发部制定的色卡。 5.6.4 成品检验合格,品管员在《产成品入库单》上签字后入库。 5.6.5 成品检验不合格时,按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5.7 纠正和预防: 5.7.1 进料检验纠正和预防措施在《进料不合格处理单》中由供方回复。 5.7.2 制程和成品/出货检验根据异常严重度由品管部开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追踪处理。 5.8 记录保存:各种检验记录,按照《质量记录管理程序》予以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