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AN)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属于精神科领域中“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一类。

病因
AN的病因学复杂,为多因素疾病,涉及社会文化、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方面。

AN患者病前可有一定的性格特征,比如低自尊、完美主义、刻板固执、敏感多虑、胆怯退缩、自尊心强、自我中心、不合群、不能坚持己见、犹豫不决等,对成功或成就的要求非常高。

临床资料证实,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生活遭受挫折,压力过大,新环境适应不良,家庭不和睦,以及自身的意外事件导致精神情绪抑制因素与AN有关。

临床表现
1.心理和行为障碍
主要包括追求病理性苗条和多种认知歪曲症状。

AN患者并非真正厌食,而是为了达到所谓的“苗条”而忍饥挨饿,其食欲一直存在。

患者为控制体重、保持苗条的体形而开始节食或减肥。

还有进食后抠吐或呕吐,进行过度体育锻炼,滥用泻药、减肥药等。

AN患者存在对自身体像认知歪曲,过度关注自己的体型和
体重,坚持认为自己非常肥胖。

AN患者对自身胃肠刺激、躯体感受的认知也表现出异常;对自身的情绪状态如愤怒和压抑亦缺乏正确的认识,患者拒绝求医和治疗。

此外,AN可伴有抑郁心境、情绪不稳定、社交退缩、易激惹、失眠、性兴趣减退或缺乏、强迫症状。

2.生理障碍
AN患者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能量摄入不足而产生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其营养不良导致的躯体并发症累及到全身各个系统。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
很多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大脑的肿瘤或癌症,可导致明显的体重减轻,应通过相关检查予以排除引起体重减轻的躯体疾病。

AN患者普遍存在内分泌紊乱,应通过相关检查排除原发内分泌疾病。

2.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往往有食欲减退的特点,而AN患者食欲正常并且会有饥饿感,只有在严重阶段AN患者才有食欲减退;在抑郁症,病人没有AN患者强烈的肥胖恐惧或体像障碍。

3.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贪食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及对自身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治疗
1.激发并维持患者的治疗动机。

2.恢复体重,逆转营养不良
3.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相结合综合性治疗,并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对体形和体重的过度评价、他们的饮食习惯和一般的心理社会功能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目前的药物治疗手段主要通过缓解强迫、改善抑郁心境、减轻某些躯体症状如胃排空延迟及治疗对自身体重和体形的超价观
念或近妄想性信念达到进食和增重的目的。

心理治疗培养患者的自信心和自立感,使其在治疗计划中负起个人责任,矫正患者饮食行为,最终战胜疾病。

对AN患者的精神动力
性理解是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的核心,是对患者进行各种心理治疗的基础。

4.采用强制性治疗
仅用于极少数病例,当患者的精神病性或躯体状况对生命造成威胁,而患者又拒绝住院治疗,必须首先考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变美多少女孩选择减肥,而减肥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节食,这也是患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最多的一种。

物极必反,
我们还是要学会接受自己,可以选择更好的减肥方式。

对于由于精神压力大的患者,则建议多出去散散心,选择适当的方式解压,改善心情改善身体状况。

做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开朗的人,远离身心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