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的吸水性与沉浮

材料的吸水性与沉浮

材料的吸水性与沉浮教材分析:材料的吸水性与沉浮本来是安排在两个课时,我将教材进行了整合,本节课先研究材料的吸水性与沉浮这两个重点知识,并了解纸和木头的特性,将它们进行对比研究,从对比中掌握知识的联系。

下节课再研究造纸过程,自己动手造纸、自然资源的再利用与保护。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吸水性与沉浮能力是材料的重要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物体的吸水性与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材料不同物理特性。

能用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吸水性与沉浮能力是材料的重要的物理性质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水槽、水、放大镜、滴管、红墨水、塑料、金属、纸、木头(各三种,一种片状,另两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实心物品);课件教学过程:一、材料的吸水性1、创设情境(音乐:啦啦歌)师: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材料大PK的现场,欢迎来到由萸江学校冠名播出的“材料大PK”,我是主持人王玲。

掌声有请今天的参赛选手闪亮登场,让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好吗——(生:纸、塑料、木头、金属)。

到底谁能成为今天“材料大PK”的冠军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2、演示实验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轮PK ,PK的内容是,一起说——材料的吸水性。

比赛规则:谁的吸水性最强,谁就获胜。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水滴的变化和材料遇水的变化,你会有怎样的发现。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纸的吸水性最强。

(评价:你的表述很科学、很精准,第一颗智慧星送给你。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木头也可以吸水(在科学上叫渗透,与纸相比,它的吸水性稍弱),金属和塑料不吸水。

(评价:你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师:我们一起来完成表格。

(师板书:吸水性、强、弱、无、无)师:第一轮PK谁获胜了?生:纸小结:是的,因为纸的吸水性最强,所以纸获胜。

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过渡句师:接下来进入第二轮PK,一起说出PK内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比赛规则:谁能浮起来谁就获胜。

师:你知道什么叫沉,什么叫浮吗?(错误:有不同意见吗?)学生谈(评价:你表述得很清楚,语文学得一定不错。

)出示ppt,师读:接触到底部是沉,没有接触底部就是浮。

跟老师一起用手势来表示(沉、浮)师:考考你们,如果一个物品悬在水中属于什么?(评价语:聪明的孩子)2、实验准备(分类、预测、实验要求)师:第二轮PK更热闹了,有十来种物品来参加比赛,他们都在器材1里面,你们能按材料先给它们分分类吗?(生分类,一生上台在展台上分,然后说说分成了几类,是哪几类。

)师:和他分得一样的小组请举手。

(评价:看来大家之前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挺好)这些物品谁会沉谁会浮呢?让我们先来猜一猜,猜一猜在科学上就叫——预测(学生跟读)。

为了节约时间(课件:预测:沉可用“↓”表示,浮用“↑”表示)。

每个组员都可以发表意见,记录员在预测这一栏画好箭头,现在马上开始预测。

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师:完成预测任务的小组请举手,请说说你们这组的预测吧(展台上展示),有不同的意见吗?师:到底谁的预测结果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检测,所谓实践出真知啊。

要想成功地完成实验,先要弄清楚实验的要求(出示),请看大屏幕,谁的声音最大?你来读读实验要求:(1)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测试材料,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每种材料可以多试几次。

(2)请记录员填写好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用“↑”表示)。

(3)做实验时请同学们将物品轻轻地放在水面,防止水滴溅到桌面上。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都清楚实验要求了吗?温馨提示:轻轻地放在水面(边说边演示),讨论时声音尽量小一点儿,实验完成之后,小组讨论表格下面的思考题。

开始实验吧!(师巡视,分组指导,背景音乐:秋日诗语)3、学生动手实验(动手、汇报)师:完成了实验的小组请材料员收好材料,其他同学把手擦干坐好。

师:哪个小组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生拿到展台)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老师读材料名称,你们读实验结果并用手势表示。

你们同意吗?(有分歧就演示)师:这说明你们的实验都成功了,为自己的成功鼓鼓掌吧!师:从实验结果我们了解到哪些材料有沉的特点,哪些材料有浮的特点?(完成板书:(沉浮、沉、沉、浮、浮)师:下面我们来完成思考题,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有关吗?请举例说明(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清楚的。

谁能补充得更完整?)师:物体的沉浮与形状有关吗?理由呢?(谢谢你说得这么有理有据)师: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形状都无关,那与材料有关吗?说说理由。

(回到板书:金属类与纸类的物体有沉的特点,塑料类与木头类的物体有浮的特点,这说明物体的沉浮与材料有关。

)(评价语: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这颗智慧星非你莫属)注意:如果学生认为是轻重的原因,让学生对比回形针与木头。

(虽然不是科学的结论,但是这位同学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科学就要有这样的求异思维。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材料,如果你想了解它们在水中的沉浮,课后可以自己动手去探究。

在第二轮PK中谁是赢家?(木头和塑料赢了)。

师:如果我们不幸掉入深水中,你会选择哪种材料帮助自己?生:木头,师:理由呢?小结:经过了两轮激烈的角逐,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两次比赛的结果。

在第一轮PK中,我们研究了材料的(生:吸水性,师板书材料的吸水性),第二轮PK中我们研究了材料在水中的(生;沉浮,师板书:与沉浮),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问题,齐读一遍。

师:哪些材料有吸水性,谁的吸水性最强?哪些材料有沉的特点?哪些材料有浮的特点?(齐)(评语:看来我们今天收获可真不少哇,咱们025班的同学很会学习,王老师很喜欢你们。

)三、纸的特点,纸与木头的联系师:同学们,学习科学要学会透过现象研究本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地研究:为什么纸的吸水性最强?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桌子上的小信封里面装了各类纸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玩这些纸,可以采取撕、折、揉、写、看(借助放大镜)等方式去玩,希望同学们边玩边思考:纸有什么特点。

开始玩吧。

师:时间到,材料员收好材料。

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纸有什么特点?(生:易携带、吸水、易碎、轻便柔软、硬度小、透光、易皱、易折、易燃)评价:看来呀,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在玩中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同学们说是不是啊?师:纸确实有很多的特性和作用,纸撕开的地方能看到什么?(毛毛的)师:这个词语很形象,这种细毛在科学上叫纤维,(纤维图片)纤维之间有空隙,水能渗透到空隙里面,所以纸能吸水。

纸和木头都能吸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坐着时光机回到——纸出生的那一天,看看纸和木头有什么秘密!(古代造纸的视频)师: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了什么?(蔡伦、木头)师:你还想说点什么?(节约)生:造纸的过程很复杂、很辛苦,我们要节约用纸。

(你不光会思考,还能体谅工人的辛苦,是聪明又善良的孩子。

)师:你有节约用纸的妙招吗?说说看(少用纸杯和餐巾纸、利用反面、做手工、再造纸、循环利用)评价语:一张纸,双面用,很实用的方法,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反面)你真聪明,想出了变废为宝的方法。

(手工)你的课外知识太丰富了,废纸回收后造成再生纸,资源就可以循环利用了。

(再生纸)小结:你们想了这么多节约用纸的妙招,老师要夸夸你们:快板词: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

夸一夸,025班节约用纸的妙方法。

一张纸,双面用,正面用完反面用。

小纸杯,客人用,自带水杯自己用。

手帕代替餐巾纸,变废为宝做手工。

废纸回收再利用,再利用。

掌声在哪里?师:谢谢,老师希望你们用实际行动成为节约用纸的小模范。

(看书)接下来请打开书,将54、57页的知识浏览一遍,重点知识做上记号。

时间到,快坐好!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学生看板书齐声说)材料的吸水性与沉浮,着重了解了其中一种材料——纸的特点。

同学们,你想自己亲手造一张纸吗?你想了解木头的特点吗?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究。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结束音乐)全体起立,向后转,谢谢老师,老师再见!板书设计材料的吸水性与沉浮教学反思对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在水中的沉浮,学生已有一定感性经验,一般情况下学生都知道纸容易吸水;木头容易吸水,有浮的特点;塑料不能吸水,有浮的特点;金属不能吸水,有沉的特点。

但是学生可能从来没有真正地比较过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沉浮和把它作为一种物理性质看待,很少会思考各种材料吸水能力与沉浮不同的原因,因此本课让学生通过对塑料、金属、木头、纸这四种材料的观察、试验了解材料的吸水性与沉浮。

一、演示实验交流未“豁然开朗”比较材料的吸水性,结合教材教参都可以发现所用材料应当是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卡纸片、塑料片、金属片、木片,实验时发现,滴上水滴后刚开始木片上也是“圆圆的水滴”,吸水现象不明显,学生无法得出木片也能渗透水。

所以,如果引导学生多观察一会儿,再进行交流会更好。

二、概念的渗透未“深入到底”引导学生交流“什么是沉浮”这一环节,学生讲出了浮在表面是浮,沉到水底是沉。

此时我提问“悬在水中是属于什么”时,没有强调“中”字,学生又回到了什么是沉浮,什么材料会沉浮。

虽然我马上用演示解释了问句,学生知道了悬在水中是浮。

但是我觉得是我提问重点词语不突出才导致的这一错误,本来很好的深化知识却没有达到效果。

如果强调中字,或者问“悬在水中央是属于什么”就是一次很成功的提问。

三、实验指导“到点到位”在进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试验之前,进行了分类和预测,检验了学生的旧知。

然后明确了试验要求,这一环节为后面的试验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试验环节,分组一一指导,让学生自己试验解决了后面的思考题。

这个指导环节为后面的汇报做了好的铺垫,学生的试验很成功。

四、揭示纸和木头的联系,渗透环保教育利用造纸视频揭示了纸和木头的联系,学生从工人的辛苦中谈到了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我借此展开了如何节约用纸,并用快板将学生的方法进行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虽然是自己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但是上课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堂气氛的调节、时间的把握、评价语的丰富性等等,我必须重视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