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207602课程名称:普通逻辑英文名称:Formal Logic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课程简介普通逻辑学是一种基础性、工具性科学。
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具体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即逻辑形式;定义、划分、概括、限制、比较、分析、综合、观察、实验、探求因果联系等逻辑方法;定义、划分、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规则;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逻辑规律。
The Logic is a foundational and instrumental science. The object of Logic is the form structure of thoughts. It contains logic structures of thoughts, such as the concept, judgement, consequence and so on. That is logic form.It contains logic methods, such as definition,partition, generalization, limit, compare, analysis, integration, observation, experiment, searching for karma and so on. It contains logic rules, such as definition,partition, judgement, consequence,argumentation and so on. And it also contains logic laws, such as law of identity, law of noncontradiction, law of no neutralism, law of abundance reasons and so 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普通逻辑学》是以思维的形式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性质是基础性、工具性和全人类性。
普通逻辑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思想和论证思想的作用。
因此,学习逻辑学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意义表现在: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有助于大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严密地论证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反驳谬误,揭露诡辩。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普通逻辑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一)目的和要求1.发挥第一章理论入门的作用,了解什么是形式逻辑学等,为学习形式逻辑学奠定一般的理论基础。
2.发挥第一章对学习形式逻辑学的指导作用,明确学习形式逻辑学的根本目的和方法,提高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3.发挥第一章学习形式逻辑学的思想动员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志趣、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普通逻辑学的性质1.主要内容“逻辑”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思维及其特征;逻辑学的性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逻辑;普通逻辑;辩证逻辑;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形式。
3.问题与应用掌握普通逻辑学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能够熟练使用普通逻辑学概念。
第二节普通逻辑学的对象1.主要内容思维的形式结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逻辑学的研究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思维的形式结构的含义;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的含义;逻辑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3.问题与应用结合具体的语境,弄清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的含义。
第三节学习普通逻辑学的意义1.主要内容逻辑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思想和论证思想的作用。
因此,学习逻辑学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逻辑论证的力量,从而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普通逻辑学在认识方面的作用;普通逻辑学在表达思想和论证思想方面的作用。
3.问题与应用坚定对学习普通逻辑学意义和价值的信念,端正学习普通逻辑学的态度。
(三)课后练习举例说明什么是思维的形式结构;举例说明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大力采用互动、启发、探究、讨论、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第二章概念(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了解概念的种类和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3.正确认识定义的方法、划分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念的性质1.主要内容:概念的含义、概念的特征、如何明确概念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涵与外延,一义多词,一词多义3.问题与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含义及特征,能够正确地明确概念。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1.主要内容概念的种类包括: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几何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几何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的内涵,使用这些概念的逻辑要求,违背这些要求导致的错误。
3.问题与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种类,能够正确地使用概念。
第三节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1.主要内容本节主要讲授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包括概念之间外延上的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概念的全同关系、概念的种属关系、概念的交叉关系、概念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3.问题与应用明确概念的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的具体要求,明确违背这些要求导致的逻辑错误。
第四节概念的限制和概括和划分1.主要内容本节主要讲授概念的限制、概括和划分的逻辑依据,概念的限制、概括和划分的内涵及其逻辑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概念的限制的含义;概念的概括的含义,划分的含义,划分的方法,划分的规则。
3.问题与应用概念的限制、概括和划分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和表现。
第五节定义1.主要内容定义的内涵,定义的方法,定义的规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属+种差定义法,性质定义与关系定义,语词定义;定义的规则。
3.问题与应用了解法律定义的意义和特点。
(三)课后练习1.从内涵上可以把概念分为哪几种?2.概念在外延上有着什么样的关系?3.如何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4.明确概念的内涵有那几种具体的方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组织学生看一次录像,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定义的意义和特点。
第三章判断与演绎推理(一)(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什么是判断及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2.掌握同素材性质判断A、E、I、O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及其复合推理。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1)判断的概述1.主要内容本节主要讲授判断的含义,判断的特征,判断和语句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判断,判断的逻辑特征,判断的种类。
3.问题与应用了解判断和语句的关系,了解哪些语句表达判断、哪些语句不表达判断。
第一节(2)性质判断1.主要内容本节主要讲授性质判断的含义,性质判断的种类,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性质判断,性质判断的种类,性质判断的真假,性质判断词项的周延。
3.问题与应用同素材性质判断A、E、I、O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第一节(3)推理直接推理(一)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懂得推理是获得知识、扩大知识的重要途径。
2.使学生掌握推理的基本构成、基本规律。
3.使学生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推理的概述1.主要内容推理的含义,推理的构成,推理的形式,推理的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直接推理,复杂推理。
3.问题及应用理解和掌握推理是获得知识、扩大知识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4)直接推理1.主要内容逻辑方阵推理,判断变形推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反对关系推理,矛盾关系推理,差等关系推理,下反对关系推理;换质法推理,换位法推理。
3.问题及应用把握换质位法推理和换位质法推理的意义。
(三)课后练习1.换质法推理的规则有哪些?2.换位法推理的规则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一节(5)关系判断1.主要内容本节主要讲授关系判断的含义、关系判断的种类、关系判断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关系判断的含义,关系判断的构成,关系判断的形式。
3.问题与应用掌握关系判断在各专业,特别是法学专业中的应用,注意区分各种合同,如“合伙合同”、“贸易合同”、“寄存合同”、“赠与合同”等的关系。
第二节(1)联言判断1.主要内容本节主要讲授联言判断的含义、联言判断的构成、联言判断的形式、联言判断的真假、联言判断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联主判断、合谓判断、联主合谓判断。
3.问题与应用注意联言判断在各专业课,特别是法学专业中的应用。
第二节(2)选言判断1.主要内容本节主要讲授选言判断的含义、选言判断的构成、选言判断的形式、选言判断的真假、选言判断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3.问题与应用注意选言判断在各专业课,特别是法学专业中的应用。
第二节(3)假言判断1.主要内容本节主要讲授假言判断的含义、假言判断的构成、假言判断的形式、假言判断的真假、假言判断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3.问题与应用注意假言判断在各专业课,特别是法学专业中的应用。
第七节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1.主要内容本节主要讲授负判断的含义、负判断的构成、负判断的形式、负判断的真假、负判断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简单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复合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3.问题与应用注意负判断在各专业课,特别是法学专业中的应用。
(三)课后练习1.如何断定联言判断的真假?2.如何断定选言判断的真假?3.如何断定假言判断的真假?(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四章判断与演绎推理(1)(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演二难推理。
2.掌握负判断的含义、真值表推理。
3.掌握三段论推理的形式与规则。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二难推理1.主要内容二难推理的含义,二难推理的构成,二难推理的形式,二难推理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3.问题与应用正确理解二难推理在各专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法学专业中的应用。
第三节三段论推理1.主要内容三段论推理的含义,三段论推理的构成,三段论推理的公理,三段论推理的规则,三段论推理的格,三段论推理的式,三段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