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判断被研究对象在经历的研究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在应用时要找准始末状态的机械能教学方法:复习、讨论、总结、巩固练习、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至少包括地球在。

通常我们说“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其实一定也就包括地球在,因为重力势能就是小球和地球所共有的。

另外小球的动能中所用的v,也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2)当研究对象(除地球以外)只有一个物体时,往往根据是否“只有重力做功”来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当研究对象(除地球以外)由多个物体组成时,往往根据是否“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来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

(3)“只有重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作用”。

在该过程中,物体可以受其它力的作用,只要这些力不做功,或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就可以认为是“只有重力做功”。

3.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认识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这是守恒条件.具体的讲,如果一个物理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发生相互转化,没有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转化,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总和保持不变.如果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与物体这一系统,弹性势能与动能之间发生相互转化,不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转化,所以弹性势能和动能总和保持不变.分析一个物理过程是不是满足机械能守恒,关键是分析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力参与了做功,这一力做功是什么形式的能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如果只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没有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转化,则机械能总和不变.如果没有力做功,不发生能的转化,机械能当然也不发生变化.【例1】如图物块和斜面都是光滑的,物块从静止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是否守恒?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解:以物块和斜面系统为研究对象,很明显物块下滑过程中系统不受摩擦和介质阻力,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又由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可以得知:斜面将向左运动,即斜面的机械能将增大,故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将减少。

点评:有些同学一看本题说的是光滑斜面,容易错认为物块本身机械能就守恒。

这里要提醒两条:⑴由于斜面本身要向左滑动,所以斜面对物块的弹力N 和物块的实际位移s 的方向已经不再垂直,弹力要对物块做负功,对物块来说已经不再满足“只有重力做功”的条件。

⑵由于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斜面一定会向右运动,其动能也只能是由物块的机械能转移而来,所以物块的机械能必然减少。

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各种表达形式 (1)222121v m h mg mv mgh '+'=+,即k p k p E E E E '+'=+;(2)0=∆+∆k P E E ;021=∆+∆E E ;K P E E ∆=∆-点评:用(1)时,需要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

用(2)时则不必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因为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没有关系。

尤其是用K P E E ∆=∆-,只要把增加的机械能和减少的机械能都写出来,方程自然就列出来了。

5.解题步骤⑴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⑵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⑶选定一种表达式,列式求解。

4.应用举例【例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 m 和3m 的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直角尺的两端A 、B ,直角尺的顶点O 处有光滑的固定转动轴。

AO 、BO 的长分别为2L 和L 。

开始时直角尺的AO 部分处于水平位置而B 在O 的正下方。

让该系统由静止开始自由转动,求:⑴当A 到达最低点时,A 小球的速度大小v ;⑵ B 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⑶开始转动后B 球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 。

解析:以直角尺和两小球组成的系统为对象,由于转动过程不受摩擦和介质阻力,所以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⑴过程中A 的重力势能减少, A 、B 的动能和B 的重力势能增加,A 的即时速度总是B 的2倍。

222321221322⎪⎭⎫⎝⎛⋅+⋅⋅+⋅=⋅v m v m L mg L mg ,解得118gL v =AB O⑵B球不可能到达O的正上方,它到达最大高度时速度一定为零,设该位置比OA竖直位置向左偏了α角。

2mg∙2L cosα=3mg∙L(1+sinα),此式可化简为4cosα-3sinα=3,利用三角公式可解得sin(53°-α)=sin37°,α=16°⑶B球速度最大时就是系统动能最大时,而系统动能增大等于系统重力做的功W G。

设OA从开始转过θ角时B球速度最大,()223212221vmvm⋅⋅+⋅⋅=2mg∙2L sinθ-3mg∙L(1-cosθ)=mgL(4sinθ+3cosθ-3)≤2mg∙L,解得114gLvm=点评:本题如果用E P+E K=E P'+E K'这种表达形式,就需要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显然比较烦琐。

用KPEE∆=∆-就要简洁得多。

下面再看一道例题。

【例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上有两个小球BA、,质量分别为Mm和,由细线挂着,今由静止开始无初速度自由释放,求小球A升至最高点C时BA、两球的速度?解析:A球沿半圆弧运动,绳长不变,BA、两球通过的路程相等,A上升的高度为Rh=;B球下降的高度为242RRHππ==;对于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KPEE∆=∆-;2)(212vmMmgRRMgEP+=+-=∆∴πv1/2 ABOv1O ABα BOθαθ⑴⑵⑶mMmgRRMgvc+-=∴2π【例4】如图所示,均匀铁链长为L,平放在距离地面高为L2的光滑水平面上,其长度的51悬垂于桌面下,从静止开始释放铁链,求铁链下端刚要着地时的速度?方法1、选取地面为零势能面:2212)102(51254mvLmgLLmgLmg+=-+方法2、桌面为零势能面:221)2(1051mvLLmgLmg++-=-解得:gLv7451=点评:零势能面选取不同,所列出的表达式不同,虽然最后解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解方程时的简易程度是不同的,从本例可以看出,方法二较为简捷。

因此,灵活、准确地选取零势能面,往往会给题目的求解带来方便。

本题用KPEE∆=∆-也可以求解,但不如用E P+E K= E P'+E K'简便,同学们可以自己试一下。

因此,选用哪一种表达形式,要具体题目具体分析。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例5】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装有总长为4L的水。

开始时阀门K闭合,左右支管水面高度差为L。

打开阀门K后,左右水面刚好相平时左管液面的速度是多大?(管的部横截面很小,摩擦阻力忽略不计)解析:由于不考虑摩擦阻力,故整个水柱的机械能守恒。

从初始状态到左右支管水面相平为止,相当于有长L/2的水柱由左管移到右管。

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该过程中,整个水柱势能的减少量等效于高L/2的水柱降低L/2重力势能的减少。

不妨设水柱总质量为8m,则28212vmLmg⋅⋅=⋅,得8gLv=。

K点评:本题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仍然是用K P E E ∆=∆-建立方程,在计算系统重力势能变化时用了等效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对象仍然是整个水柱,到两个支管水面相平时,整个水柱中的每一小部分的速率都是相同的。

【例6】如图所示,游乐列车由许多节车厢组成。

列车全长为L ,圆形轨道半径为R ,(R 远大于一节车厢的高度h 和长度l ,但L >2πR ).已知列车的车轮是卡在导轨上的光滑槽中只能使列车沿着圆周运动,在轨道的任何地方都不能脱轨。

试问:在没有任何动力的情况下,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应具有多大初速度v 0,才能使列车通过圆形轨道而运动到右边的水平轨道上?解析:当游乐车灌满整个圆形轨道时,游乐车的速度最小,设此时速度为v ,游乐车的质量为m ,则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021221mv gR L m R mv +=π 要游乐车能通过圆形轨道,则必有v >0,所以有LgRv π20>【例7】 质量为0.02 kg 的小球,用细线拴着吊在沿直线行驶着的汽车顶棚上,在汽车 距车站15 m 处开始刹车,在刹车过程中,拴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保持不变,如图所示,汽车到车站恰好停住.求:(1)开始刹车时汽车的速度;(2)汽车在到站停住以后,拴小球细线的最大拉力。

(取g =10 m /s 2,sin37°=0.6,cos37°=0.8) 解析:(1)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因为F 合=mg tan θ=ma所以a =g tan θ=10×8.06.0 m/s 2=7.5 m/s 2对汽车,由 v 02=2as得v 0=as 2=155.72⨯⨯ m/s=15 (m/s )(2)小球摆到最低点时,拉力最大,设为T ,绳长设为l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 (l -l cos θ)=21mv 2在最低点,有T -mg =m lv 2,T = mg +2mg (1一cos θ),代人数值解得T =0.28 N【例8】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m 1,可绕O 轴在竖直平面无摩擦转动的细杆AB ,已知m OB m OA 4.0;6.0==,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分别固定在杆的B A 、端,由水平位置自由释放,求轻杆转到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解析:B A 、球在同一杆上具有相同的角速度ω,2:3::==B A B A R R v v ,B A 、组成一个系统,系统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选取水平位置为零势能面,则:mg R R mg mgR mgR E E E PB PA P 2.0)(2121-=--=+-=∆+∆=∆2222122)(212121ωR R m mv mv E E E B A KB KA K +=+=∆+∆=∆ K P E E ∆=∆- 226.02.0ωm mg =解得:s m v s m v s radB A 1.165.11310===、 、ω【例9】 小球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 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 点时消除外力。

然后,小球冲上竖直平面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环,恰能维持在圆环上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C 后抛出,最后落回到原来的出发点A 处,如图所示,试求小球在AB 段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解析:要题的物理过程可分三段:从A 到孤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从B 沿圆环运动到C 的圆周运动,且注意恰能维持在圆环上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满足重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从C 回到A 的平抛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