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升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

提升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

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社会实践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更为特殊的现实意义,此举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学生的身心的发展。

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在高中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

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

“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

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二、讲究授课艺术,强调参与探究意识,提升学习兴趣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较高水准的教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

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现就语基短文这些“趣味贫乏”、“教学两难”的课型谈谈体会。

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

如人教版必修四中的“拿来主义”一课,笔者在教学时,首先意识到像本课的知识,更应讲究讲授艺术,课堂上笔者首先从标题中让学生确定中心词“拿来”,然后以此为突破,让学生沿着“拿来”展开探究思索,学生通过关键词入手进入文章,通过互相探讨,最后按“何有拿来”——“拿来什么”——“怎样拿来”的思路理顺了文章线索。

接着让他们用开篇的“拿来”之前的“闭关”与“送去”作对照,教师通过积极点拨,让学生明白了议论文的破与立的辨证关系,使他们不光知其然,还对“知其所以然”产生了兴趣,随后,再让学生沿着课文中心思路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总结板书上述问题。

实验证明通过“设疑——自学——交流——探究——解答——总结”这一学习过程,多数学生不光对这一课有了较深刻的印象,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潜在基础,激发学习兴趣高级中学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许多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及日常交谈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要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基础的重要,耐心教育固然重要,但根据学校性质课程特点,只要注意了解基础,并发掘基础和拓展的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四《短文三篇》一课时,结合三篇文章中最精辟的一些句子,反复启发,再结合单元写作纲要,提出“谈生命.思想.信条”这一论题,让学生举例论述,促使他们对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理性认识。

当然,只此一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中亲身体会语文在实践考试中的作用,使之感到学之有用,方能使学生学之有趣。

因此,在《短文三章》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勾画了疑难字、词,进行生字正音和词语解释,让他们积极积累好基础,随后让同学们勾画出各自认为最难懂的句子来进行分析探讨,学生们通过互动交流,大家一起来研究解决,最后,将统一探究的疑难问题展示,教师随堂趁机加以点拨和指导,结果证明,通过“自学”、“共商”、“互评”、“指引”这一系列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对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价值。

这样,对语文学习兴趣较差的学生也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真正做到了和语文课本融成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高中教育的特点和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得到更大提高。

提高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点看法马晓霞(陇西县通安中学甘肃定西)内容提要:提高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本文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2.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3.授之以渔而非鱼,4.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5.要求学生勤动笔多背诵,6.多鼓励少批评。

关键词:提高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是高考三大科之一,但在学生眼中,和数学、英语相比,语文显得不太重要,学习兴趣也不浓厚。

原因大概有三:其一,语文是母语,是自小就学习的科目,人人都懂一点;其二,学生觉得语文学习费时费力,见效却不快;其三,高考中,语文成绩拉不开太大的差距。

因此,学生进入高中后,对语文不太重视,教师教起来也很吃力。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笔者结合近十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历,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如果学不好汉字,说不好普通话,出门跟人打交道,使用电脑或用手机发短信都有困难。

另外,在高考中,文理科都考语文,并且是第一门,语文考好的话,好心情也会带动后面几科的超常发挥。

高考语文虽拉不开太大的差距,但还是有差距。

如果努力学习,成绩也会有大幅度地提高。

总之,笔者在每接任一级高中语文教学时,首先向学生强调语文不可轻视,让学生从思想上准备学好它,乐于学好它。

二、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有丰厚的知识,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更要求是一个学识渊博,学者型的教师。

如果一个教师,知识贫乏,书写拙劣,普通话不标准,怎能让学生佩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即训练好“三字一话一画”,“三字一话一画”包括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简笔画。

教师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才有兴趣学习你所教的科目。

著名作家聂鑫森之所以对三十年前的初中语文教师欧阳觉悟念念不忘,记忆犹新,就在于欧阳老先生文章写得好,谈吐儒雅,讲课深入浅出,趣味良多,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好多知识。

三、授之以渔而非鱼这是拿捕鱼做比喻,即在教人打鱼时,要教他撒网、捕鱼的方法,而不是送他几条鱼。

教学也是如此,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比如,针对学生记忆文学常识困难的现象,笔者帮学生总结了几种记忆的方法,有联想记忆、趣味记忆、谐音记忆、形似记忆等。

记忆中国四大名著的名称,用五个字总结“山水夕阳红”,“山”即《三国演义》,是谐音记忆,“水”是《水浒传》,“夕”即《西游记》也是谐音记忆。

“红”是《红楼梦》。

语文轩/转贴请注明。

这四大名著的作者和作品有时会混淆,又编了一句有趣的话“中国的无锡水淹了”。

“中国”是《三国演义》及其作者罗贯中的简称,“无锡”是《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的简称,是谐音记忆,“水淹”是《水浒传》及其作者施耐庵的简称,“淹”和“庵”形似。

当然,这几种记忆方式,还可以用来记忆其它知识。

在做题或写作方面都有方法可总结,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善于总结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传统教学的工具比较简单,一般是一枝粉笔,一本书加上教师的一张嘴。

在传统教学中加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如电脑、录音机等,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笔者在讲授《雷雨》这篇文章时,利用多媒体,在银幕上投放相关的资料,作者简介及其图像,又放了电影《雷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剧情,熟悉人物形象,学生对这种上课方式很感兴趣。

还可以利用录音机配音或放朗读带。

在教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词时,放一些配音,让学生在充满诗意的音乐中学习诗歌。

在教文言文时,配上朗读磁带,学生跟上录音朗读课文,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课文,又感乐趣无穷。

五、要求学生勤动笔、多背诵语文需要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加强训练。

本文特别强调读、写。

读:包括读课文、读课外书籍。

多朗读可以培养语感,增加写作素材,对有些名句名篇则要求熟读成诵。

在早读时间,笔者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让学生朗读文言文或优美散文,把朗读背诵当成是紧张学习中的一种放松。

写:指写字词、写作文。

因为高考150分的题,有120分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名句名篇的默写,出现一个错别字,该句就不得分,客观题的回答、作文中出现错别字也会扣分,八百字作文的完成,也需要熟练地遣词造句。

笔者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写字本,写一些课本或资料上的字词或摘抄一些课外知识,刚开始学生不太愿意,认为是多余,慢慢地把写字当成习惯,当成练习书法的好途径。

六、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需要教师随时监督、管理,但应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

专家进行过这样的测试:将一班学生分成三组,A组多鼓励少批评,B组多批评少鼓励,C组批评鼓励各半,一学期结束,发现学习成绩A组最好;B 组最差;C组占中间。

这就提醒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到了高中,虽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还需要教师的鼓励、关怀。

笔者班上有一名学生,特别调皮,学习也不认真,前几次作文写的一塌糊涂,不知所云。

但有一次,作文有所提高,当然,比起好学生还差一截,但毕竟有了进步,笔者及时表扬、鼓励了一番,结果他兴趣大增,作文一次比一次写得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兴趣提高了,才能提高成绩,才能让学生对语文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1.《基础教育学报》(2001年第一期)2.《论语》(人民教育出版社)浅谈如何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杨艳辉2010-09-05【期刊】教育教学论坛调动学生学习教师应该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教育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摘要:语文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榜样;自主;关键词:学习兴趣个性;情境;多媒体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人格的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现在的教学当中仍占据着主体地位高中生应,,认为可学可不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