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8
四、穿刺动脉血管共有并发症
1 .穿刺部位出血 2 .血肿 3 .假性动脉瘤 4 .动静脉瘘 5 .动脉血栓 6 .动脉闭塞和穿刺动脉远端栓塞
Hale Waihona Puke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9
五、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护理
• 桡动脉特点是:三级动脉,属肌性动脉,动脉壁厚。使用桡动脉途径时注意,老龄、高血压患者桡动脉常见弯曲, 无名动脉与主动脉弓成锐角,以及0.4%~2%右锁骨下动脉起源升主动脉远端或水平型主动脉弓后方先天变异,大 约7%~9%病人不适宜桡动脉操作,强行操作会增加桡动脉特有并发症的发生。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3
• 前臂筋膜综合征表现:①背侧间隔区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伸拇及伸指肌无力,被动屈曲拇指及手指时引 起疼痛。②掌侧间隔区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屈拇及屈指肌无力,被动伸拇及伸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经及正 中神经分布区的皮肤感觉麻木。肌肉发生坏死时,白细胞升高,严重时尿中出现肌红蛋白,高钾低钠。典型者五 “P”症:①由疼痛转为无痛(Painless);②苍白(Pallor)或紫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 (Paresthesia);④肌肉瘫痪(Paralysis),⑤无脉(Pulselessness)。预防方法:避免反复多次透壁穿刺 方式,尽量小鞘管,导引钢丝永远至于导管的前方,轻柔输送钢丝,轻柔导管输送和回撤,注意监测抗凝强度, 建议鞘管拔出前行桡动脉造影。
人工压迫法的优点是经济、节省费用、相对可靠,其他方法止血失败最终仍需该方法解 决和补救;缺点表现在医生和护理工作量增大,止血操作时间长,长时间制动卧床导致血栓性 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6
2 机械压迫
•机械压迫所采用的器械型号较多,其基本方法是: 确定动脉穿刺点,固定压迫器,退出鞘管,加压压迫至穿刺点不出血,确认能摸到动脉、皮肤温 度、颜色正常。 压迫时间根据不同型号的压迫器和病人的自身情况而定。 压迫器的优点是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卧床时间比手工压迫法短。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4
三、术后穿刺部位止血方法及其优缺点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5
1 手工压迫
• 双手戴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指腹压在动 脉穿刺点近心端动脉上,清楚扪及动脉搏动,由右手拔出鞘管,左手单指或双指压住穿刺点 上1 cm位置,右手重叠于左手之上给予助力,一般压迫20 min~30 min,确认不出血后弹力 绷带“8”字加压包扎6 h,穿刺侧肢体制动24 h,观察动脉搏动情况和伤口有无渗血。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0
(一)并发症
• (1)桡动脉痉挛 桡动脉中层平滑肌受α肾上腺受体控制,容易发生痉挛。与病人紧张、反复穿刺、麻醉不充分、 粗暴送入钢丝和导管有关。术前充分镇静、提高穿刺成功率。在送入鞘管后由于桡动脉以及肱动脉严重痉挛导致 鞘管或导管无法拔出时,避免因强行拔出鞘管或导管而导致鞘管或导管断裂在动脉内或动脉内膜严重随鞘管或导 管剥离,应该在病人充分睡眠后延迟拔出鞘管或导管。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1
(2)特殊部位的血肿
• 桡动脉破裂血肿严重导致前臂挤压综合征,前臂挤压综合征发生率较低,但未及时减压处理,可终身致残。内乳 动脉破裂出血导致胸壁血肿,腋动脉破裂出血导致肩周血肿,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破裂导致纵隔血肿。严重无 名动脉破裂导致纵隔血肿,可以压迫气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病人生命,需要机械辅助呼吸。一般桡动 脉、内乳动脉、腋动脉破裂,局部血肿,加压包扎止血均有效。 对于初学桡动脉途径者前壁筋膜综合征并不少 见。
• 冠状动脉造影、PTCA+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先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 脉腔内溶栓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等。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
二、穿刺部位
• 桡动脉 • 股动脉 • 股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植入式心脏起搏脉冲发生器多埋在左侧胸壁胸大肌前皮下组织中。)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2
(3) 前壁筋膜综合征
• 在肢体骨和筋膜形成的间隔区内,因各种原因造成组织压上升,致血管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组织 严重供血不足,甚则发生缺血坏死,最终导致这些组织功能损害,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统称为筋膜间隔 区综合征。通常缺血30分钟,即发生神经功能异常;完全缺血12~24小时后,则发生肢体永久性功能障碍,出现 肌肉挛缩、感觉异常、运动丧失等表现。
•
二是采用缝合打结的方法;
•
三是采用血管外闭合的方法。
• 尽管止血原理不相同,但它们各自与人工压迫对比,均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3 种血管闭合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人工压迫止血,血管闭合器共同缺点是价格昂 贵,在血管封堵器植入的6个月后有血管狭窄的报道,需要用手术来解决,部分病人发生血
管闭塞。
其缺点是不能应用于皮肤过敏体质的病人,在过瘦或过胖的病人,出血、血肿并发症多,其原 因是因为过瘦的病人皮肤松弛,活动性较大,压迫点容易移位。过胖的病人不能准确判定动脉穿 刺部位,在加压后压力不能集中在穿刺点。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7
3 血管闭合器止血
• 按止血原理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类:胶原止血装置和手术止血装置,每种手术止血装置的原 理也大不相同,一是采用封堵的方法;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 防及护理
感谢您的阅览
目录
一、心脏介入术包括哪些 二、穿刺部位 三、术后穿刺部位止血方法及其优缺点 四、穿刺动脉血管共有并发症 五、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护理 六、经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护理 七、压迫止血器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
一、心脏介入术有哪些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4
(4) 前臂水泡
• 为长时间过度压迫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尤其在合并前臂血肿时更易出现。一般2小时应该明显松解压迫,避免大 面积的压迫桡动脉周围。出现水泡可以使用皮试针头自水泡基底部抽出,保持无菌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