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磁共振常规扫描流程介绍

最新磁共振常规扫描流程介绍

磁共振常规扫描流程介绍目录1.第一节 Siemens MR颅脑扫描流程2.第二节Siemens MR 颈椎扫描流程3.第三节Siemens MR 胸椎扫描流程4.第四节Siemens MR 腰椎扫描流程5.第五节Siemens MR 上腹部扫描流程6.第六节Siemens MR男性盆腔扫描流程7.第七节Siemens MR 女性盆腔扫描流程8.第八节Siemens MR 膝关节扫描流程9.第九节Siemens MR 髋关节扫描流程10.第十节Siemens MR肩关节扫描流程第一节Siemens MR 颅脑扫描流程一、患者摆位1.头部扫描请配戴耳塞及耳机,保护听力。

2.摆位时,患者肩部贴近头颈联合线圈下方,左右居中,头部两侧使用海绵垫固定。

3.定位时,提醒患者闭眼保护视力,激光定位十字线位于患者眉心。

二、扫描推荐方案颅脑常规平扫推荐扫描方案1 .localizer2. t2_tse_tra / t2_blade_tse_tra3. t1_tse_tra / t1_tirm_tra_dark-fluid / t1_flash-2d_tra4. t2_tirm_tra_dark-fluid5. ep2d_3scan_trace_tra6. t2_tse_sag / t1_tse_sag三、颅脑常规扫描定位方法图1-1颅脑轴位扫描定位方法1. 轴位(图1-1):矢状位图像上定位轴位像,扫描线平行于胼胝体前后缘连线。

冠状位定位像调整角度使之左右对称,轴位定位像上通过按住键盘上Ctrl键,可旋转角度。

图1-2颅脑轴位扫描定位方法2. 冠状位(图1-2):矢状位图像上定位冠状位,根据扫描目的调整角度,如常规扫描,扫描线平行于脑干;图1-3颅脑轴位扫描定位方法3.矢状位(图1-3):轴位图像上定位矢状位,平行于中线,冠状位上调整上下范围。

如需要扫描海马,使扫描线垂直于颞叶。

第二节Siemens MR 颈椎扫描流程患者摆位:1.确认患者头部和颈部所有佩戴物品去除,颈椎区域无膏药,女性患者需脱去内衣。

2. 摆位时,患者肩部贴近头颈联合线圈下方,左右居中,颈椎两侧使用海绵垫固定。

3.定位时激光定位十字线位于患者下颌。

4. 请配戴耳塞及耳机,保护听力。

颈椎常规平扫推荐扫描方案1 .localizer2. t2_tse_sag3. t1_tse_sag / t1_tirm_sag_dark-fluid4. t2_tirm_sag / t2_tse_dixon_sag5. t2_tse_tra / t2_me2d_tra颈椎常规扫描定位方法矢状位:矢状位图像上定位(平面内定位)时,扫描fov中心置于C3/C4椎间盘后缘。

冠状位定位像调整角度使扫描层面平行于颈椎椎体或脊髓的走形,尽量保证扫描中间层在正中矢状位。

横断位:横断位扫描分椎间盘扫描和连续扫描,椎间盘扫描适用于间盘突出或退行性变引起的颈椎病,连续扫描适用于椎体和脊髓内病变。

椎间盘扫描:在扫描完成的t2_tse_sag图像上定位,每组间盘定位平行于间盘走向,中心置于椎体后缘(注意黄韧带增厚向前压迫硬膜囊时也需要按间盘扫描定位)。

在椎体前方加一条饱和带减少生理性伪影。

每组间盘角度及中心调整好后在t2_tse_sag图像上点右键,选择deselect all,反向选择所有层组,再点右键,选择perpendicular垂直,所有扫描层组在冠状位定位像上自动垂直于脊柱走向。

连续扫描:推荐在扫描得到的t2_tirm_sag / t2_tse_dixon_sag图像上定位,确定病变的位置,扫描层组需包括病变的上界和下界,中心置于病变区域椎体后缘,调整角度使扫描层组尽量垂直于病变区域脊髓走形。

在椎体前方加一条饱和带减少生理性伪影。

在t2_tirm_sag /t2_tse_dixon_sag图像上点右键,选择perpendicular垂直,扫描层组在冠状位定位像上自动垂直于脊柱走向。

冠状位:在扫描所得的t2矢状位上定位,确定病变的位置,以病变中心为fov中心,扫描层组平行于脊髓长轴,注意前后范围应将病灶全部包括在内,髓外病变较大时可适当增加层数、层厚或层间距。

第三节Siemens MR 胸椎扫描流程患者摆位:1.确认患者颈部和后背区域无膏药、无佩饰,女性患者需脱去内衣。

2. 摆位时,患者肩部贴近头颈联合线圈下方,左右居中,颈椎两侧使用海绵垫固定。

3.可以不使用头颈联合线圈前面部分。

4.定位时激光定位十字线位于患者下颌(按颈椎定位)。

5. 请配戴耳塞及耳机,保护听力。

胸椎常规平扫推荐扫描方案1 .I_localizer2.II_localizer_F 220mm3. t2_tse_sag4. t1_tse_sag / t1_tirm_sag_dark-fluid5. t2_tirm_sag / t2_tse_dixon_sag6. t2_tse_tra胸椎常规扫描定位方法矢状位:矢状位定位时需要先扫描颈椎定位像,颈椎定位像扫描完成以后会自动进床220mm,扫描胸椎定位像,在browser里同时选中颈椎和胸椎定位像,挑选所有的矢状位定位像,装载到composing拼接软件中,将颈椎和胸椎矢状位定位像拼接,点击最上方菜单栏里patient,在下拉里选择save all as保存拼接好的矢状位定位像,再将拼接好矢状位定位像从browser里装载到第一个定位框内,将扫描所得的胸椎冠状位定位像装载到第二和第三个定位框。

开始定位,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平面内定位)时,扫描fov上界包括C7椎体的一大半,fov中心置于椎体后缘,调整饱和带位置和角度,最大程度饱和胸部组织,但需注意不要放在fov之内的椎体上。

冠状位定位像调整角度使扫描层面平行于胸椎椎体或脊髓的走形,尽量保证扫描中间层在正中矢状位。

冠状位:在扫描所得的t2矢状位上定位,确定病变的位置,以病变中心为fov中心,扫描层组平行于脊髓长轴,注意前后范围应将病灶全部包括在内,髓外病变较大时可适当增加层数、层厚或层间距。

横断位:在扫描得到的t2_tse_sag或t2_tirm_sag / t2_tse_dixon_sag图像上定位,确定病变的位置,扫描层组需包括病变的上界和下界,中心置于病变区域椎体后缘,调整角度使扫描层组尽量垂直于病变区域脊髓走形。

在椎体前方加一条饱和带减少血管搏动伪影和呼吸伪影。

在矢状位图像上点右键,选择perpendicular垂直,扫描层组在冠状位定位像上自动垂直于脊柱走向。

第四节Siemens MR 腰椎扫描流程患者摆位:1.确认患者后背及腰骶部无膏药,无金属佩饰,女性患者需脱去内衣。

2.常规采用头先进仰卧位,让患者躺在扫描床中间,并尽量保证人体长轴平行于磁体长轴。

3.定位时激光定位十字线位于患者髂前上棘处。

4. 请配戴耳塞及耳机,保护听力。

腰椎常规平扫推荐扫描方案1 .localizer2. t2_tse_sag3. t1_tse_sag / t1_tirm_sag_dark-fluid4.t2_sfs_sag / t2_tirm_sag / t2_tse_dixon_sag5. t2_tse_tra_msma腰椎常规扫描定位方法矢状位:矢状位图像上定位(平面内定位)时,扫描fov中心置于L3/L4椎间盘后缘。

冠状位定位像调整角度使扫描层面平行于腰椎椎体或脊髓的走形,尽量保证扫描中间层在正中矢状位。

横断位:横断位扫描分椎间盘扫描和连续扫描,椎间盘扫描适用于间盘突出或退行性变引起的腰椎病,连续扫描适用于椎体和椎管内病变。

椎间盘扫描:在扫描完成的t2_tse_sag图像上定位,每组间盘定位平行于间盘走向,中心置于椎体后缘(注意黄韧带增厚向前压迫硬膜囊时也需要按间盘扫描定位)。

在椎体前方加一条饱和带减少血管搏动及肠道蠕动伪影。

每组间盘角度及中心调整好后在t2_tse_sag图像上点右键,选择deselect all,反向选择所有层组,再点右键,选择perpendicular垂直,所有扫描层组在冠状位定位像上自动垂直于脊柱走向。

连续扫描:推荐在扫描得到的t2_tse_fs_sag / t2_tirm_sag / t2_tse_dixon_sag图像上定位,确定病变的位置,扫描层组需包括病变的上界和下界,中心置于病变区域椎体后缘,调整角度使扫描层组尽量垂直于病变区域脊髓走形。

在椎体前方加一条饱和带减少生理性伪影。

在t2_tse_sfs_sag / t2_tirm_sag / t2_tse_dixon_sag图像上点右键,选择perpendicular垂直,扫描层组在冠状位定位像上自动垂直于脊柱走向。

冠状位:在扫描所得的t2矢状位上定位,确定病变的位置,以病变中心为fov中心,扫描层组平行于脊髓长轴,注意前后范围应将病灶全部包括在内,病变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加层数、层厚或层间距。

第五节Siemens MR 上腹部扫描流程患者准备患者应于接受检查前获悉磁共振检查的目的及检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一般检查前至少禁止食水摄入4小时以上。

磁共振检查的普通准备也适用于腹部,如问病史、更换检查服、去除金属物品、听力保护、宣教等。

腹部检查过程中部分需要患者呼气末屏气,以保持膈肌位置相对恒定,保证每次屏气时器官位置的一致性。

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多次屏气,在检查开始前应做好解释工作,以保证患者在长时间扫描过程中与医师、技师良好配合。

需要行增强检查者需告知潜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

患者应无磁共振检查禁忌症,如起搏器置入、体内铁磁性物体置入、幽闭恐惧症等。

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无交流障碍。

如患者需增强检查,条件允许时,以先打好静脉留置针为宜。

患者摆位在进行扫描摆位前,先核对和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和年龄等),出于射频能量监控的目的,需要输入身高体重。

扫描前患者身体内外不能有任何金属物品,建议换专用检查衣服。

头先进,头可位于头线圈下半部分或头垫内;身体平卧于检查床正中;如需要的话,先将呼吸垫固定好;线圈选用Body表面线圈,覆盖于体表,线圈中心对准患者剑突,使用body 线圈时应注意按照上图所示方向摆放,以确保连接线缆未接触到病人的头部。

注意线圈线缆勿打折,插好线圈并确认系统已识别线圈信息;使用固定带固定好线圈,线圈松紧应适度,以能较好的固定患者又不妨碍其呼吸为宜;进行必要的屏气和呼吸训练;进床,激光灯定位并送入磁场中心,再次确认患者的舒适安全后开始检查。

平扫及增强推荐扫描方案平扫序列1. localizer2. t2_haste_cor3. t2_blade_fs_tra_trig/t2_haste_tra4. t1_vibe_dixon_tra_bh/t1_vibe_opp-in_tra_bh5. ep2d_diff_b50-8006. 胰胆管水成像MRCP增强序列t1_vibe_dixon_tra_bh_dynamic上腹部常规扫描定位方法冠状位:在横轴位定位像上把肝脏前后包括在内,冠状位定位像上确定上下范围,中心放到第一肝门附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