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N分级
• N0:无颈淋巴结转移 •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 • N2: •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6厘米 • 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6厘米 • N2c双侧或对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
6厘米
• N3: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6厘米
M分级
Clinical features
1、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 nasal obstruction:
• epistaxis or nasal discharge of
bloody pus:
• 晚期向鼻窦、眼眶侵犯
检查可见鼻腔肿物呈粉红色或灰红 色,表面粗糙不平,伴有溃烂,质 地较脆,触之易出血。有时肿瘤形 状可呈乳头状、桑椹状或不规则。
鼻腔肿瘤增大时可引起一侧外 鼻隆起,可经筛窦侵犯眼眶。
2 malignant tumor of maxillary
sinus
• 脓血鼻涕 单侧,持续时间长 • 面颊部疼痛或麻木 • 鼻塞 • 单側上列牙疼痛或松动 • 张口困难 侵犯翼内肌 • 眼部症状 眼球向上移位,运动障碍,复视,但
视力很少受影响。
• ⑸破坏后壁,累及视神经孔及眶上裂,可出
现眶尖综合征(orbital apex syndrome) 〔眶周皮肤麻木、上睑下垂、眼裂缩小、眼 肌麻痹、复视、甚至失明。〕
三、诊断
• 〔一〕、重视病史 • 〔二〕、鼻部仔细检查 • 〔三〕、放射科检查 • 〔四〕、活检及脱落细胞检查
鼻-鼻窦恶性肿瘤TNM分类
• 头痛 • 颈淋巴结转移
• ⑴破坏内侧壁进入鼻腔
•(2)破坏前壁 •(3)破坏底壁累及牙槽突
•(4) 破 坏 上 壁 扩 展 至 眶

•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其临
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很大影响。
öhngren氏自内眦和下颌角之间作一想象斜面,
再于瞳孔处作一想象的垂直平面,从而将上颌 窦分为四个象限。前下内象限生长的肿瘤早期 即出现牙的症状,易于早期诊断和完整切除, 预后较好; 后上外象限生长的肿瘤易破坏后外 侧壁进入翼腭窝,进而向上扩展,累及颞下窝 或颅中窝,预后较差;后上内象限生长的肿瘤, 症状出现较晚,易于侵入筛窦扩展至眼眶、颅 腔,难以完整摘除,预后最差。
个以上的解剖部位,特别是侵犯颅底 者,经前颅凹颅面联合入路手术。最 大优点是可以广泛地暴露需要切除的 解剖部位,整块切除侵及颅底附近的 肿瘤,符合肿瘤外科原则,提高了治 愈率。
• 原发于上颌窦的恶性肿瘤,进行上颌
骨切除,但术后遗留的硬腭、眶底缺 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 对较为早期上颌窦肿瘤的患者施行次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一、概述
•鼻腔与鼻窦恶性肿瘤发病率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于喉癌,南方次于鼻咽癌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鼻窦多于鼻腔 上颌窦最多,占60-80%,然后依次为筛 窦、额窦、蝶窦。
病理类型
• 鳞状细胞癌最多见,约占70%,好
即如果眶骨膜被肿瘤侵犯,则必须切 除眶内容,反之仅有眶板破坏而眶骨 膜及眶内软组织未受侵犯者则可保存 眼球 。
放射治疗
• 单纯根治性放疗只适用于对射线敏感
的恶性肿瘤:肉瘤、未分化癌。
• 对晚期病例可行姑息性放疗。 • 常采取术前放疗,总量50-60Gy为宜,
放疗后6周手术。
化疗
• 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行动脉灌注区
Sebileau氏自中鼻甲下缘作一想 象水平面,将上颌窦分为上下两 部分,上部分发生的肿瘤,容易 通过筛窦或眼眶侵入颅底,故预 后不如发生在下部分者。
3、Malignant tumor of ethmoid sinus
⑴破坏内侧壁及下壁进入鼻腔。 ⑵破坏顶壁及筛板 颅前窝。
⑶破坏外侧壁〔纸样板〕扩展至眶内。 ⑷破坏前壁,扩展至内眦。
发于上颌窦,腺癌次之,多见于筛 窦。此外还有淋巴上皮癌、移行细 胞癌、基底细胞癌、肉瘤、未分化 癌等。
良性新生物可转为恶性的 包括鼻息肉恶变、乳突状瘤 癌变、纤维瘤恶变。
•年龄及性别
癌多发出于40~60岁,肉瘤多见于 青年人,甚至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 2︰1。 据统计5年存活率约35%。
• MX:远处转移不能确定 • M0:无远处转移 • M1:有远处转移
分期
• 0期:TisN0M0 • 1期:T1N0M0 • 2期:T2N0M0 • 3期:T1N1M0,T2N1M0,T3N0-1M0 • 4期A:T4N0-1M0 • 4期B:T0-4N2-3M0 • 4期C:T0-4N0-4M1
域化疗
• 颞浅动脉插管、颈外动脉插管 •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氟尿嘧啶治疗
每日用量分别为200,1和250 mg.
四、治疗
• 主张早期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包括术前放疗、手术、术后放疗、化 疗。
手术
• 鼻腔肿瘤较局限的可经鼻内镜手术。 • 鼻腔肿瘤已向深部扩展,或无法确定
其原发部位(鼻腔或筛窦),采用Moure 氏鼻侧切开术。手术范围大体是切除 鼻腔和鼻的解剖结构范围内的肿瘤。
• 鼻腔、鼻窦的肿瘤,发现时多已侵犯1
全上颌骨切除术,肿瘤局限于上部者 保留底壁,局限于下壁者保留顶壁, 肿瘤虽侵犯底壁但尚未侵及硬腭软组 织者,则尽可能保留硬腭黏骨膜,用 其修复硬腭缺损。
• 上颌窦癌累及眶内容物的处理是颇有
争议的问题。在彻底切除眶底骨壁能 达到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可以保留眶内 容。
• 在眶内容的处理上基本遵循下述原则,
• T 分级
上颌窦 T1:肿瘤局限于粘膜,无骨质破坏 T2:肿瘤侵蚀或破坏下部结构,包括硬腭和/或中 鼻道 T3:肿瘤侵犯下列任一部位:面颊皮肤,上颌窦 后壁,眶底或前组筛窦 T4:肿瘤侵犯眶内容物和/或以下任一结构:筛板, 颅底,鼻咽,蝶窦,额窦
筛窦 T1:肿瘤局限于筛窦,伴或不伴有侵蚀 T2:肿瘤侵犯鼻腔 T3:肿瘤侵犯眶前部和/或侵犯上颌窦 T4:肿瘤侵犯颅内,侵犯眼眶外包括眶尖, 侵犯蝶窦和/或额窦,和/或鼻皮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