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酯酶抑制
的筛选方法。该方法不仅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
好、试剂消耗少、准确度高,尤其适用于如中药
粗提取液等混合化合物样品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 剂的筛选和临床快速诊断与乙酰胆碱酯酶相关的 疾病。
4、核磁共振法
它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筛选乙酰胆碱酯酶抑
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通过测定作为底物的
试样化合物的溶剂中,加入乙酰胆碱酯酶,是乙酰
能力丧失。胆碱酯酶是生物神经传导中的一种关键性的酶, 在胆碱能突触间,该酶降解乙酰胆碱,终止神经递质对突 触后膜的兴奋作用,保证神经信号在生物体内的正常传递。 胆碱酯酶依其催化底物的特异性分为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
胆碱酯酶。胆碱酯酶会催化乙酰胆碱的裂解反应,导致乙
酰胆碱的缺失、神经信号传递失败,目前对老年痴呆的药 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 AChE 来提高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 水平。医学治疗上多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 AChE 活性,延缓 ACh 水解的速度,提高突触间隙 ACh 的水平, 从而发挥对 AD 的治疗作用。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一、阿尔茨海默病 二、植物中天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筛选进展
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检测方法
1、TLC生物自显影法
2、Ellman法
3、电泳介导的微量分析法 4、核磁共振法 5、分子筛选法 6、其他
一、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即 老年性痴呆症,是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大脑退 行性变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与年龄有关的神经衰 退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视 空间功能、社会生活能力、个人生活能力和情感 人格等。随着世界老年人口的急速增长,AD发病 人数也逐年增多,目前,全世界约有一千七百到 二千五百万的人患有此病。在65岁人群中AD发病 率为10%,75~84岁人群AD发病率为19%,而85 岁人群中AD发病率比65~70岁人群的发病率高出 14倍。我国的AD患者已超过500万。AD已成为继心 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 “第三大杀手”。
胆碱酯酶前后的弛豫速率改变,测定分子运动速率、
交叉弛豫速率、分子相关运动时间,确定选择性弛
豫速率变快的试样化合物为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
5、分子筛选法 分子对接技术:从已知结构的受体(靶蛋白
或活性位点)和配体出发, 通过化学计量学方 法模拟分子的几何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来进
行分子间相互作用识别并预测受体2配体复
目前,关于 A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
基因突变学说、自由基损伤学说、胆碱能学说、
淀粉样肽假说、微管相关蛋白异常等学说。世界
上较为接受的 AD病理机制为“胆碱能学说”。
该学说认为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缺失是导致 AD 疾病的关键原因。
乙酰胆碱的缺失导致 AD 患者认知功能下降,记忆
该部位会出现薄层板本身的白色,而其他部位根
据不同的底物和显色剂为不同的背景色。
底物:硫代乙酰胆碱
显色剂: DTNB
将样品用甲醇溶解,配制成 50 μg/mL。分别取样品溶 液和甲醇空白对照品溶液 10 μ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 用展开剂展开,展距约 10 cm,展开挥发掉有机溶剂后,放于 37 ℃恒温恒湿培养箱,5 min后依次涂布硫代乙酰胆碱(15 mM),DTNB(15 mM)和乙酰胆碱酯酶(3 IU/mL),使薄层板 饱和,底物在乙酰胆碱酯酶的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生 的硫代胆碱(Thiochline)与染色剂DTNB进一步反应,形成黄 色化合物。在薄层板上,有活性化合物存在的部位由于活性化 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以上化学反应无法进行而呈 现白色,其他部分由于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生成 5-巯基-2-硝 基苯甲酸盐(5-thio-2-nitrobenzoic acid)而呈黄色。该反 应应在 10min内观察完毕,因为 10min以后,硫代乙酰胆碱由 于见光自身分解,也会和显色剂DTNB反应而显黄色,导致结果 会自动消失。
二、
。
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检测方法
1、TLC生物自显影法
2、Ellman法 3、电泳介导的微量分析分析法 4、核磁共振法 5、分子筛选法 6、其他
1、TLC生物自显影法
在薄层板上将待测样品展开,然后将薄层
板与乙酰胆碱酯酶、底物相接触,培养一定时间
后喷显色剂,有抑制活性的成分将会抑制乙酰胆
碱酯酶的活性,不能与底物,显色剂反应,这样
操作实例:
2、Ellman法
抑制率 = [(A空白组 - A完全抑制组) - (A样品 - A样品本底)] / (A空白组 - A完全抑制组) × 100%
3、电泳介导的微量分析法 电泳介导的微分析技术指在毛细管中用酶 催化水解底物的一步反应,然后在紫外230nm处
直接测定产物峰面积实现酶活的测定和酶抑制剂
构象的受体亲和力最佳的配体的一种理论模拟分
子间作用的方法。
6、其他
(1)高效液相色谱法
(2)气质联用色谱法
谢谢
合物结构的方法称为分子对接。
分子对接软件:GOLD
原理: 分子对接是将已知三维结构数据库中的分子
逐一放在靶标分子的活性位点处。通过不断优化受
体化合物的位置、构象、分子内部可旋转键的二面
角和受体的氨基酸残基侧链和骨架, 寻找受体小分
子化合物与靶标大分子作用的最佳构象,并预测其
结合模式、亲和力和通过打分函数挑选出接近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