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南海现状分析

中国南海现状分析

两年前,南海问题只是中国和南海诸国的一般性海洋权益摩擦,但从2012年起,这个问题突然一跃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热点问题。

中国一直努力奉行“和平崛起”的战略,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并为避免事态扩大,未进行实际的开发。

可以说,中国付出了巨大的诚意和牺牲。

但南海诸国却连续采取咄咄逼人政策和行动,屡屡置中国于不利境地,特别是美国自2010年宣布高调介入南海事务以后,俄、日、澳、印都有趁火打劫之意,而当事南海诸国更加有恃无恐,局势对中国更加不利。

从世界角度看南海问题南海正成为世界第三热海。

当今的世界有三大战略热点:一是曾经进行利比亚战争的地中海地区,二是美国、欧洲与俄罗斯因油气管线和北约东扩顶牛的里海地区,第三就是不断升温的南海了。

这三个海域有共同的特点,都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都是美国21世纪三大潜在战略对手——伊斯兰世界、俄罗斯和中国的所在地。

由于南海的油气储备接近中东,未来南海肯定会形成类似于中东的能源中心。

积以时日,欧洲、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世界主要国际政治力量,必然云集于此,南海不可避免地将成为一个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

既使中国不动武,别国也会在这里大打出手——看看中东就知道了。

资料图:5月28日,我海警船在南海巡航执法因此,南海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领土、领海的国别争端问题,也不是中国以往担心的局部争端国际化的问题。

随着美国反恐战争的结束,围堵中国将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控制中国的海外能源和运输通道,将成为美国必然的战略选择,而南海是最理想的地方。

美国船只屡次来此地调查水文地理资料,与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展开各种演习,说明继东北亚、台海之后,美国正在将此地开辟为第三大海空战场。

南海正形成国际联合对付中国的态势。

中国的南海周边邻国在南海的实际利益越来越大,并且联合欧美国家共同开发资源,利益交织越来越深。

除了菲律宾、越南等国非法侵占我南沙群岛、非法开发我南海油气资源等,其他各方势力也乘南海乱局不断渗透。

日本为在东海问题上牵制中国,在南海积极搅局;印度为在边界问题上牵制中国,暗中大力发展与越南的军事关系,参与南海军演;俄罗斯则以向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出售重型武器的方式,戒备中国。

2011年6月25日,在南海局势最紧张的时候,俄罗斯向越南交付了专门攻击水面舰艇的苏-30MKK2战斗机。

可以肯定,欧、美、俄、日、印等当今世界大国或集团在南海问题上都不会支持中国,这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期的国际态势是一样的。

所以,南海成为国际性乱局的态势已经呼之欲出,并且不可逆转。

邓小平留下的基本原则“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已基本不被南海诸国接纳,而只被用作虚与委蛇的借口。

对中国而言,不仅维权不可能,事实上维稳也不可能。

各国疯狂进行军备竞赛,南海正在蓄积大规模战争势能。

越南、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在竭尽所能添置远程重型海空兵器,连不涉足南海的新加坡也准备引进尖端的隐身战斗机。

澳大利亚和印度等二线大国,更是摩拳擦掌,其军备计划都是为进行世界级战争准备的。

以谁为对手?不言而喻。

美国是所有这些国家的主要军火供应者,是地区紧张形势的主要制造者,也是未来南海地区战争的主要策划者和大力参与者。

去年,美国在东北亚针对朝鲜的演习中检验了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战;今年,“华盛顿”号航母开到南海,与南海周边国家联合军演这些事实表明:南海也是美国“空战一体化”的战场。

俄罗斯是另一个军火供应商,也希望在南海浑水摸鱼。

南海地区的战争势能在蓄积。

由于大国的介入,一旦这个地方战火燃起,可能会持续百年之久。

当年,一个日本在中国的东海,断送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一大群“日本”准备在南海断送中国的复兴。

从中国角度看南海问题对中国而言,南海的意义有发展和安全两个层面。

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局看,南海是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作为世界级油气储备地域,以当下的油气消耗,足够中国使用一百年;作为海洋经济带,可保障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中国的安全态势看,南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美国对华包围圈中的重要缺口。

美国在对中国进行的C形包围中,也发现南海这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结合部对中国的重要性,所以不遗余力: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形成东大门;联合印度在印度洋形成西大门;联合东南亚国家,以越南为主,插门闩。

美国就站在门后,顶住门。

和平时期,美国和它的这些盟友,死死看住各个海峡、主要军港;战时,一声令下,迅速切断中国的能源供应和贸易通道,瘫痪中国经济。

资料图:中方海警船在钻井附近海域巡航通过以上从世界角度和中国角度对南海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南海已经成为事关中国发展与安全的不能回避的重大战略问题。

南海作为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命门”,南海问题拖下去对中国最不利,因为时间在美国和南海诸国一边。

美国在按部就班地解决着世界问题,在日益加紧开发资源和加速武装,中国现行的南海问题政策已基本失效,再拖下去也不会有任何实质效果,只会让局面更加糜烂,最后很可能出现和不了、打不成、实际上弃守的结果。

这将会带来与甲午战败同等的国内效应,这是中国承受不起的。

南海问题已经国际化,接下来将成为国际争议问题的重点,这是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和平维护南海主张权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被动的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关于南海问题,当前主流的解决思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一是像中俄边界争端一样,中国承认现状,各国依据各自占有的岛礁和海域,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划分其余部分;二是强力维护传统主张,武力驱逐入侵势力,收复全部岛礁;三是努力维持现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把问题留给后人解决。

笔者认为,解决南海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一、中国要制定南海“持久战”战略首以战略心理战慑服诸国。

现阶段,中国对于南海问题,最希望的结果是和平与稳定。

而长期以来,中国是以退让、安抚来达到这一目标的。

在美国调整全球战略目标,小国争夺油气资源加剧的情况下,原有的绥靖政策已渐渐失效。

当年进行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时候,领导人说:打是为了和,不打不能和,打不赢和不了。

这话对今天解决南海问题依然有着指导意义。

欲求南海问题和平解决,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必须要有战争的心理准备,须知战争是我们多年的疏忽必须付出的代价。

面对大国的阴谋策动和小国的无理取闹,中国必须摆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如此方能震慑美国,进而对南海诸国釜底抽薪,求得和平、合理解决,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是一种战略心理战。

心理战没有实质性的战争准备是不会凑效的。

有一种意见认为,如果中国在南海展示强硬,那些东南亚小国会投到美国怀抱里。

这是很可笑的。

想投的早已投过去了,不想投的中国怎么强硬也过不去。

中国不能作茧自缚。

战争并不单指军事层面。

其实,经常性、大量的“战争”行为,还是经济和外交层面的。

军事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中国为此要制定一整套“持久战”战略,经济、外交、军事综合运用,务求实质性控制南海局势,维护国家利益,为下一步彻底解决南海问题奠定基础。

南海胜,则日本、韩国在东海,印度在边界等都会收敛。

杀鸡儆猴,正当其时。

二、将当前的南海危机作为我军事战略重点转移的良机长期以来,我国军事战略的重点都是台海。

但台湾问题的本质在于两岸文化、经济对接和政治融合,在大陆政局稳定的情况下,台湾绝无独立之可能。

南海则不然。

诸国不仅蚕食中国经济资源,更在法理上抢夺、分割中国主权,威胁中国长远发展与安全,更会引发周边国家的连锁反应。

故中国不能置之不理。

当前南海危机,是菲律宾和越南主动向我国挑衅,我们应以此道义优势,抓住不放,炒热做大南海话题,对国人进行思想动员,然后进行战略转移。

中国将重点转向南海,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故此举可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

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南海地区,还可以带动中国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大大促进“十二五”新兴产业的发展。

以争夺并控制南海为拉动,大力发展航空、航天、造船、信息产业,振兴现代战略产业和军工技术,锻造空海一体、攻防兼备的新型军队,构筑常规、远程火力打击体系,把威胁中国的外部军事力量,拦截、压制在4000公里之外,将南海地区纳入我国基本火力打击圈,为本土赢得安全纵深。

中国经济建设应该从国家现代化和民族长远利益出发,调整舍近求远的发展思路,以南海能源开发为主,以海外为辅。

在中国本土军事力量的防卫范围之内,经济开发才是安全的,不用过分害怕外国资本。

三、不顾争议,以独自大规模开发的行动,引来国际合作长期以来,中国各界把求和平、求和谐教条化、机械化,都有一种恐惧争议的思维定势,这间接鼓励和怂恿了别国的非法入侵行为,以至于今日各方群起效尤,中国周边危机呈此起彼伏之势。

今天的南海问题,主要是中国的长期缺席造成的。

首先是守护不积极,其次是制止别国入侵不得力。

换成美国,美国是不会同意别人在自己海域打一千多口油井的;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行动已经告诉世人,它也不会。

中国如此“大度”,首先让人疑惑,其次让人觉得软弱可欺,欺了不仅不会有麻烦,还有好处。

示弱已然招祸,继续主张和谈“克制”,无异于抱薪救火。

其实,换一种思路立即会柳暗花明。

虎不去,猴不散;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中国到了南海,那里就不闹了。

中国不要在意南海地区的所谓争议,首先应与欧美大型石油公司在南海开展大规模合作;同时,独自展开油气作业。

以挤压的办法,争取与其他小国合作。

南海诸国如果合作则欢迎,不合作则不必顾及。

争议是和平的前奏。

敢于争议,既是自信,又是真诚的表现。

争议无非两种结果:和解或对决。

和解,中国所愿;对决,中国不怕。

惟其不怕,才能和解。

故当下中国应该一边检讨过去的疏忽,一边制定鼓励开发南海的政策。

经济项目进去了,军事自然跟进。

争议必然要来,但接着磋商也会来,离最后解决就不远了。

资料图:最新中越南海对峙画面。

四、未来5年~10年,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机会之窗眼下的中东、北非骚乱,美国和欧洲介入,短期难以抽身,客观上给中国提供了解决南海的天赐良机。

加上美国最终解决伊朗的耗时,这个机会最长可能有10年。

在此期间内,只要中国在南海动作量不大,不直接影响美国战略利益,美国不会贸然和中国短兵相接。

兵法云:兵半渡可击。

目前,美国和周边小国在南海就处于这样的“半渡”状态。

当前,美国的战略重点是伊朗,无力同时对付伊朗和中国,它重返亚洲,目前只是牵制中国,为下一步围堵肢解中国进行战略布局。

所以,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与中国是伐谋、伐交的博弈,还没到伐兵的阶段。

所以,中国必须趁美国深陷伊斯兰战场之机,趁南海石油产量尚不足勾起美国和俄罗斯胃口之机,趁越南羽翼尚未丰满、不敢与中国放手一搏之机,迅速、大举进入南海,控制局面。

做得好,中国可以有一张能源王牌和海洋运输王牌,可以主导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可以发展和东南亚更加密切的经济关系,可以和美国共同承担亚洲和平、世界和平的责任。

为了化解美国的阻力,在做好大力介入南海的同时,还可以与美国研讨利益交换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