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冷水机组的运行管理
一.冷水机组开机前主要做好几方面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答:为什么要做好这些工作?为了冷水机组启动与运行的安全性以及运行的经济性。
根据开机前停机的时间长短不同和所处的状态不同分成日常开机和年度开机。
由于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使用情况较为少见,不参与讨论,但内容大致相同。
日常开机,以下列举个人认为较为重要的且需要检查的部位。
年度开机,其实也就是日常开机的加强版。
主要做好以下8个要求,然后再做一次日常开机的工作。
(1)检查机组配电柜内电路中的随机熔断管是否完好无损,对压缩机电动机的相电压进行测定,其相平均不稳定电压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2%。
(2)检查压缩机电动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各继电器的整定值是否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
(3)检查油泵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油压差是否符合说明书的规定要求。
(4)检查制冷系统内的制冷剂是否达到规定的液面要求,是否有泄露情况。
(5)因冬季防冻而排空了水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及相关管道要重新排除空气,充满水。
(6)润滑导叶调节装置外部的叶片控制连接装置
(7)检查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
(8)检查机组和水系统中的所有阀门是否操作灵活,无泄漏或卡死现象:各阀门的开、关位置是否符合系统的运行要求等。
以上,三种常见机组均需如此检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螺杆式机组运转前必须给油加热器先通电12h,对润滑油加热。
而活塞式机组正式启动前必须打开吸排气阀门,并接通电加热器,对曲轴箱的润滑油预加热24h以上。
二.冷水机组及其水系统的启动顺序是如何?停机的顺序是如何?如果不按正确的顺序会有什么结果?
答:启动顺序是(空调设备→)冷冻水泵→冷却塔→冷却水泵→主机.如果不按顺序启动,则机组根本无法启动,也会导致主机启动时缺水且损坏设备。
停机顺序是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冻水泵→空调设备.若不按顺序停,会使组机耗电量大增,且压缩机与冷冻水泵需间隔30分钟停机,否则,以保证蒸发器内的液态制冷剂全部气化且变成过热气体,以防冻管。
三.机组是如何根据用冷负荷的变化进化制冷量的调节,如自动调节仍不能满足要求,运营人员应如何调配机组。
答:离心式机组:主要由导叶开度大小所控制。
空调冷负荷↑冷冻水进水温度↑则导叶开度自动开大,制冷量↑,反之,空调冷负荷↓冷冻水进水温度↓则导叶开度自动减小,制冷量↓
螺杆式机组:主要由滑阀在压缩机内左右运动或定于某一位置所控制。
空调冷负荷↑滑阀离开油分离器而全部位于转子上方。
空调冷负荷↓滑阀退回到油分离器。
活塞式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工作台数或一台压缩机时若干个工作气缸的上载或卸载。
空调冷负荷↑压缩机台数↑,或单台时气缸数↑。
空调冷负荷↓压缩机台数↓,或单台时气缸数↓。
若自动调节仍不能满足要求,运管人员则可以根据冷冻水的回水温度或台数做相应的调节,若总负荷小而主机过大,则换小的开,若总负荷大而主机过小,则换大的开或增加台数。
总之让冷水机组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这样便能更好的提高冷水机组系统的工作效率。
四.当主机的蒸发温度与压力持续走高,反映出主机可能出现的故障是什么?蒸发温度与压力过低又反映出主机可能出现的故障是什么?
答: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即蒸发器内制冷剂的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之间成正比关系。
当蒸发温度与压力持续走高,说明蒸发器内液体气化量大,也表示空调负荷大,冷冻水回水温度高,若其变化在正常运行范围内,那没有问题,反之,不在范围内,则可能是导叶阀故障或主机制冷量小。
当蒸发温度与压力持续下降,说明蒸发器内液体气化量小,也表示空调负荷小,冷冻水回水温度低,若其变化在正常运行范围内,那没有问题,反之,不在范围内,则查回水温度,若偏低,可能导叶阀故障或换较小主机。
若偏高,则查机组有无漏制冷剂,过滤器膨胀阀有无堵塞,蒸发器的换热情况(水质,清洗情况),油膜厚度……
五.当主机冷凝温度与压力偏高,可能是由什么设备工作状况不良引起的?
答: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即冷凝器内制冷剂的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之间成正比关系。
当冷凝温度与压力偏高,说明压缩机排气量大,若其不在正常范围内时,可能是由于冷却水回水温度高,冷却水水量小,冷却水进出温差大,导叶阀开度小,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冷却水水泵进出压力差大,水塔风机太数少,水质清洗情况差,不凝性气体多等等不同状况引起的……。
六.自动停机与故障停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自动停机,即由自控功能在预先设定的情况下自动完成的停机。
其包括正常停机、故障停机和安全保护停机。
故障停机,即因冷水机组某部分出现故障而引起保护装置动作的停机。
区别:区别于自动停机中正常停机与安全保护停机,故障停机是由某个保护装置所控制。
联系:正常停机、故障停机和安全保护停机,三者均为自动停机,主要都是由某个或几个自控功能的装置所控制。
七.润滑油的管理主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制冷剂的管理主要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答:润滑油的管理主要做好3方面的工作。
1.油质监控与管理,即定期检验分析,更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能原油与新油混合,润滑油与制冷剂共存下控制油温,禁止一般润滑油代替制冷剂专用润滑油等等。
2.品质变化的判别,即油质超过指标标准时,应马上更换新油。
肉眼可根据油的透明度变差,颜色由黄变为红褐色来判断。
3.储存管理,即润滑油的储存容器,环境,分油情况。
容器为干净密封且注明诠释,环境为清净、干燥、阴凉、通风的房间内,各类分油工具分开使用。
制冷剂的管理主要做好4方面的工作。
1.钢瓶的使用要求。
例:启闭钢瓶阀门时,应站在阀的侧面缓慢操作;瓶中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一定的剩余压力,不得靠近热源,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晒……
2.往钢瓶中充装制冷剂的要求。
其作用为2点,避免浪费,避免污染环境。
其要求,用于充装的钢瓶除了颜色、标识等要与拟充装的制冷剂一致;充装量不得超过规定值;最大称量值需放大倍;充装记录。
3.制冷剂的储存要求。
最好放置阴暗,通风环境。
4.制冷剂对人体的伤害与救护。
八.当采用变频的冷冻的水泵和变频冷却水泵进行水量调节,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冷冻水水量调节:当水流量↓,出口水温↓,蒸发温度↓,主机功率↑,水泵功率↓;
当水流量↑,出口水温↑,蒸发温度↑,主机功率↓,水泵功率↑当冷冻水泵为部分负荷时,二次水泵系统中进行单独变频调节,一次水泵为定频,二次水泵为变频,流量多的则旁通回机组,若一次水泵需要变频则可能是水泵选大了,需要调小量程使得它满负荷运行。
水泵其最大负荷设计,不能低于下限。
冷却水水量调节:当水流量↓,进出水温差↑,冷凝温度↑,主机功率↑,水泵功率↓;
当水流量↑,进出水温差↓,冷凝温度↓,主机功率↓,水泵功率↑
水量过小,达不到换热效果,效率低,过热汽化对水泵造成损坏。
水量过大,效率低,浪费电,电流超标,泵会起跳。
以下为答案加强版(参考)
答: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主机设计时是满负荷,我们通常在运行的时候是部分负荷运行。
水流量控制在主机规定额定流量范围内,不能超过其限值。
冷冻水水量调节:
加大水流量时,出口温度↑,蒸发温度↑,主机功率↓,水泵功率↑。
减少水流量时,出口温度↓,蒸发温度↓,主机功率↑,水泵功率↓。
冷冻水泵运行为部分负荷时
只有一次水泵系统:
如果采用一次泵方式,水泵流量和扬程要根据主机流量和最不利环路的水阻力进行选择,配置功率都比较大;部分负荷运行时,无论流量和水流阻力有多小,水泵也要满负荷配合运行,管路上多余流量与压头只能采用旁通和加大阀门阻力予以消耗,因此输送能量的利用率较低,能耗较高。
若一次水泵需要变频则可能是水泵选大了,需要调小量程使得它满负荷运行。
具有二次水泵系统:
一次水泵为定频,末端的二次水泵中进行单独变频调节。
采取变频水泵,降低冷冻水流量,增大进出水温差,是不可取。
冷却水水量调节:
加大水流量↓,冷凝温度↑,主机功率↑,水泵功率↓,△t↑。
加大水流量↑,冷凝温度↓,主机功率↓,水泵功率↑,△t↓。
若水量调节过小,会影响到换热的效果,甚至出现气蚀现象对水泵造成损坏。
若水量调节过大,能耗消耗过大,浪费电能,可能造成泵死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