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瑞安市北龙乡凤凰头村建筑用凝灰岩矿开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要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CCRI国环评证乙字第2015号二○一一年六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1)二、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1)三、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6)四、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9)五、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9)六、对策措施 (12)七、总量控制与公众参与 (13)八、环评总结论 (14)一、项目概况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瓯飞滩(促淤)工程前期工作计划和各单位工作任务安排的通知》(温委办〔2010〕117号)文温州市要在瓯江口南岸至飞云江口北岸实施瓯飞围涂工程,该工程是温州市委、市政府贯彻实施浙江省委两创战略,打造大平台、拓展发展空间的大思路、大手笔,是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的土地制约的重大举措。
工程位于瓯江口南岸至飞云江口北岸,规划围涂面积42万亩(计280km2),涉及龙湾区、洞头县和瑞安市。
项目实施可分别为温州市区和瑞安市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对加快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瑞安市北龙乡凤凰头村建筑用凝灰岩矿山是瓯飞一期围垦填涂工程专用石料场。
二、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1)工程内容本矿区位于瑞安市码头南东113°方向直距21.4km处的凤凰岛,属瑞安市北龙乡凤凰头村管辖,矿区位于瑞安市码头南东113°方向直距21.4km处的凤凰岛,属瑞安市北龙乡凤凰头村管辖。
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20°49′54.4″,北纬27°40′58.0″,矿区范围面积700295m2,开采标高+183.098m~+20m。
瑞安市北龙乡凤凰岛为一海岛,可在瑞安市码头行船至凤凰村码头或葡萄岙码头,行程约11.6海里(计21.4km)。
地质普查报告估算本矿山控制的基础储量(122b)为3963.75万立方米(计10418.48万吨),残坡积物220.31万立方米(计363.51万吨)。
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石料矿(中风化岩)为3884.475万立方米(计10210.11万吨),残坡积层为215.90万立方米(计356.24万吨),合计为4100.38万立方米(计10566.35万吨)。
经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土资厅函〔2011〕502号文《关于新设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瑞安市北龙乡凤凰头村建设用凝灰岩采矿权的批复》,暂定该矿区开采规模2600万吨/年,暂定出让年限4年(不包括基建期,包括一年基建期,则开采年限为5年)。
由于本工程作为瓯飞一期围垦填涂工程的专用石料场,直接用于滩涂区的填筑用,对石料的要求不高,故本项目矿区范围内不需进行破碎加工,直接以块石的形式出售。
本矿山设计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的开采顺序,采用潜孔钻穿孔,多排中深孔分段延时爆破,挖掘机铲装,汽车运输(开采区运输至码头区),船只运输(码头区运输至回填区)的采矿工艺。
矿山爆破产生的无法铲装的大块石料,需要进行二次破碎的,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液压碎石器机械破碎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个别特别巨大的大块,需进行二次破碎的,必须在大块上穿凿小孔径炮孔,装药并填塞孔口后爆破,采用控制性爆破,严禁在采场进行裸露爆破。
本项目作为工程性矿山,开采的石料全部瓯飞一期围垦填涂工程的填筑用,不对外出售,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主要污染因子分析一般露天矿山在剥离、穿孔、爆破、采装、运输等过程中,将产生废渣、粉尘、废气及地震波等,对矿山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与人群生活有一定影响,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矿山开采方式及生产工艺流程,矿山工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粉尘、废气、噪声及爆破振动,另外还有辅助设施如炸药、矿山工人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少量剥离物等。
主要污染物产生点位详见图1。
(3)主要污染物排放点位: ①粉尘粉尘排放几乎伴随着整个采剥及回填工序。
其排放特点是:①排放高度低,属于面源污染;②排放点多而且分散;③排放量受风速和空气湿度影响较大。
在本工艺中粉尘产生的环节主要有:图1 矿山开采过程污染物排放点位图部分今后用区的复绿,分用于滩涂用(1)穿孔过程穿孔工艺有两种,一是用潜孔钻机打中深孔;二是用凿岩机对>750mm 石块进行二次破碎处理。
前者钻孔时需用水冷,故不会产生粉尘;但凿岩机在工作时可能产生一定的粉尘污染,由于排放点接近地面,因此只对近距离和采石工人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爆破过程有两种形式的爆破,一种是中深孔爆破,另一种是解小破碎。
本工程全部采用中深孔爆破,二次解小破碎要求不得采用浅孔爆破,开采方案建议大部分采用机械破碎的方法,少量采用控制性爆破,不采用裸露爆破,故粉尘的产生量较少。
(3)铲装过程在用挖掘机、装载机装车时可以产生粉尘污染,特别是在装运弃土时,如果料斗举得过高或风速较大时,粉尘污染就较大。
(4)石料装卸及运输过程采石场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汽车,加之场内道路多为碎石路面,因此汽车在矿区内运输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扬尘,抓斗抓石料过程中也有扬尘产生,特别是当气候条件不利时,扬尘现象就更严重。
②噪声和粉尘污染相类似,本工程的噪声污染也几乎伴随着削方阶段整个采剥及加工工艺过程,其特点是排放强度大。
噪声排放最大的工艺是二次浅孔爆破,其强度在200m远处可超过100dB(无山体阻隔时),而本工程大块石采用机械的方法击碎处理,有极少量采用控制性爆破,不采用二次浅孔爆破,故影响不大。
现将本工程噪声排放情况介绍如下:(1)穿孔过程穿孔过程是指解小工序中用凿岩机打孔过程,凿岩机是以压缩空气做动力,除在打孔时产生噪声外,为其提供动力的空压机也是重要的噪声污染源。
(2)爆破过程中深孔爆破噪声不大,噪声强度较大的是解小(二次)爆破,据同类矿山现场监测,噪声强度在200m远处为105dB(无任何阻隔措施时),并可感觉到气浪的冲击,对于本工程来说,不存在二次浅孔爆破。
(3)铲装、运输过程矿区的机械设备较多,一般都会产生较强的噪声,如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重型矿山用汽车等。
③固体废物排放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产生于采剥过程,其特点是数量大,无毒无害。
其产生环节如下:为开采被表土及强风化岩覆盖的石料,必须先把覆盖物剥离,主要为表层植被和开采表土等。
另外,还有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污泥。
④废水排放(1)生产废水①穿孔冷却水:潜孔钻机在工作时钻头与岩石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需进行水冷,否则钻头会因温度升高而损坏。
这部分冷却水因蒸发和渗漏损失严重,难以全部回收。
②爆破抑尘用水:为防止爆破等工段的扬尘污染,需事先在现场洒水。
这部分水将全部蒸发或渗漏。
③运输、装卸等抑尘用水:为使装卸、运输车辆保持清洁,不污染公路,需经常用水冲洗。
这部分水也全部蒸发或渗漏。
④机修场地的含油废水:在钻机等设备加油过程和机修间场地均有少量含油雨污水排放,建议这部分统一收集后处理。
⑤地表径流水:在暴雨、洪水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在开挖场地及道路周围区域会有部分泥浆、泥沙水排出,建议这部分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再排放,也可回用于道路喷洒等。
⑥船舶的压舱废水:本项目生产的产品通过水运形式运往回填区,船舶回航时是空舱,会产生压舱废水。
(2)生活污水(包括船舶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本工程在运营中定员为567人,在开采过程中,每人每天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
项目污染物源强汇总见表2。
表2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量汇总(续)表2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量汇总三、项目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本矿区位于瑞安市码头南东113°方向直距21.4km处的凤凰岛,属瑞安市北龙乡凤凰头村管辖,矿区位于瑞安市码头南东113°方向直距21.4km处的凤凰岛,属瑞安市北龙乡凤凰头村管辖。
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20°49′54.4″,北纬27°40′58.0″。
在矿区的西北相距940m处有上干山,在矿区的东南150m有马腰山,在矿区东南310m处有下干山,在矿区南3100m处有齿头山岛,其余均为海域环境,上干山已经开采,农户已全部搬迁,马腰山和下干山均为无人岛,无人居住。
在中深孔200m爆破安全警戒线范围内,仅南侧有马腰山部分岛屿,且马腰山岛为荒岛,未有人员居住,其余方向没有航道等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
凤凰头村农居点主要集中在矿区的西北侧,在开采前,本矿区(凤凰山岛)凤凰头和葡萄岙两个自然村的农居点将全部搬迁(搬迁安置工作由当地政府统一解决)主要环境保护敏感对象情况见表3。
表3 主要环境保护敏感对象情况注:由于本项目在开采前,凤凰山上的现有农居点及其它配套的公用工程将全部搬迁,故本项目无大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北龙乡凤凰头村主要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包括凤凰头、葡萄岙、上关山和齿头山四个自然村,其中凤凰头、葡萄岙两个自然村位于凤凰山岛,齿头山和上关山两个自然村位于其它岛屿,整个村庄共有114户,总人口356人,其中户籍外出人口273人,目前凤凰山岛上实际居住人口不到100人。
四、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本次环评委托宁波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的现场监测资料。
(1)项目周围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由监测结果可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小时值和日均值、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日均值、一氧化碳和非甲烷总烃的小时值均未出现超标,说明附近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较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区域附近海域海水水质评价因子中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均超过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一类标准要求,其中以石油类最大,最大比标值达 3.58,其它pH和化学需氧量均能达标,综合分析,本项目附近海水水质一般。
分析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的原因可能跟目前凤凰山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附近海域有关,另外,石油类超标的原因还跟渔民船舶含油废水随意外排海域环境有关。
本项目的废水经矿区内处理达标后全部用于开采过程喷洒和汽车冲洗用水,不排入附近海域中,因此本项目废水对周围的海域环境基本无影响。
(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从监测结果可见,本项目矿区区域的本底昼间和夜间等效噪声级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发布稿)中的1类标准要求,能达标。
五、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经工程分析,预测钻孔、开凿爆破及装卸、运输过程中的粉尘及废气为本项目的主要大气污染源。
①石矿采用露天开采,在凿岩等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要求爆破采用湿式作业,且各种开凿设备配备收尘装置。
爆破作业后及时喷雾降尘,经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均符合排放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②经预测,开凿过程中排放的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远低于评价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