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液固萃取分离法
必须对人体没有任何毒性。
4.影响超临界萃取的因素
压力: 温度: 颗粒大小:
5.基本的工艺流程 6. SCFE的过程
超SCE提取过程:CO2→压缩室→临界温度、临界 压力→超临界流体→进入提取器原料中→可溶性 成分溶解于CO2流体中→ CO2萃取液减压下进入分 离器→ CO2气体脱溶、回到气体压缩罐中→溶质 分离提取出。
工 业 回 流 提 取 设 备
SCF萃取
Extraction )
1、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
压力(Pc)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
(Supercritical fluid
可使一物质以液态存在的最高温度或以气态存在的 最高压力,当物质的温度、压力超过此界线——临界 温度及临界压力——会相变成同时拥有液态及气态特 征的流体:超临界流体。
常用溶剂:有机溶剂。 仪器装置:连续回流提取装置
操作过程:将药材装于滤纸袋,放入提取器内→ 连接装置→水浴加热回流提取适当时间→提取液。 提取范围:不适于对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 提取优缺点: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但装置 设备要求高。
连 续 回 流 提 取 装 置
1-冷凝管 2-索氏提取器 3-药粉 4-蒸馏瓶 5-水浴
二氧化碳的相 图,右上角为 超临界流体
性质
这种流体同时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
它的密度与液体相似,而粘度与气体相近,
扩散系数比液体大100倍。因而对许多物质有
很强的溶解能力。
2.萃取原理和萃取剂
化学性质稳定; 临界温度最好接近室温或操作温度;
临界压力不能太高,以节省压缩动力费;
溶解度要高,以减少溶剂的循环用量; 选择性要好,容易得到纯产品; 容易获得,价格便宜; 操作温度应低于被萃取溶质的分界温度或变质温度。
(1)pH值 (2)温度 (3)离子强度
(二)、浸取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煎煮法 指药材加水煮沸,去渣取汁的一种方法。
工艺流程如下: 材料
粉碎成粉
加水浸泡
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 浸出一定时间,分离
煎出液 残渣
依前法煎出2~3次
合并煎出液
五.浸取过程中活性物质的保护
缓冲系统 添加保护剂 抑制水解酶的作用 操作条件的保护
•
7.特点:
兼具萃取和精馏的特点
可防止“热敏性”成分氧化和降解。 提取物浓度大,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 药理活性较高。 无溶剂残留。
省力、节能、无污染。
适用于提取亲脂性、小分子成分。
或促进溶剂循环克服。
2)不能直接制得高浓度的浸取液。 3)所需时间较长,不宜用水做流法
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药材成 分,将浸出液加热蒸馏,其中挥发性溶剂馏
出后又被冷凝,重复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
,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
全的方法。
实验室连续回流提取法
因此,提高浸取效率的措施有
减少溶液的粘度 搅拌 提高细胞的破碎程度 延长浸取时间 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 升温
3.提取条件的选择
(1)溶剂:水、稀酸、稀碱、有机溶剂
水、稀酸、稀碱浸取水溶性、盐溶物质 有机溶剂用于水不溶性物质 表面活性剂用于水、盐系统无法浸取的蛋白质和
酶
3.提取条件的选择(2)
煎煮法
适用:有效成分溶于水、对湿热较稳定的生物材料 特点:可大量浸提,价廉; 缺点:杂质多,易变质,提取液要及时处理。 设备:不锈钢夹层锅、球形煮罐 多能提取罐
浸渍法
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 泡,使其有效成分被浸出的一种方法。可分为: 冷浸法、热浸法、重浸渍法。
工艺流程如下:
生物材料
1.2.3 提取
液固萃取分离法
(一)提取基本知识
1.定义:又称固液萃取,采取适当的操作工艺用溶 剂将有效成分从固体生物组织和器官中分离出来。 化学浸取:发生化学反应后,反应物溶于溶剂中;
洗涤浸取:将可溶物洗涤出来;
扩散浸取:有效成份通过扩散溶于溶剂;
2.原理
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 扩散边界层理论 :溶剂进入生物体组织溶解有效 成分→有效成分离开组织或细胞向外扩散→有效成分 扩散
适当粉碎 置于有盖容器中 滤过
加溶剂适量
压榨
密盖,时时振摇 常温暗处浸渍规定时间 合并滤过
倾取上清液
教育技术中心
滤液
残渣
压榨液
静置24h
即得
应用特点:适用于粘性、无组织结构、新鲜易于膨胀、 价格低廉的芳香性等生物材料。不适于贵重、毒性大 及高浓度的制剂。 不足之处:
1)溶剂用量大,且呈静止状态,溶剂的利用率较低, 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可采用重浸渍法,加强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