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分离法
注意:某些情况下,掩蔽剂还会影响D值,甚至改变定 量萃取的pH范围。
缔合物萃取条件选择 p59
四. 萃取分离技术 (一)萃取方式 (二)分层 (三)洗涤 (四)反萃取
4.4 萃取分离技术
在实验室中进行萃取分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a.单级萃取 又称间歇萃取法。
通常用60一125mL的梨形分液漏斗进行萃取,萃取 一般在几分种内可达到平衡,分析多采用这种方式。
● Pb2+(痕量)在pH为9时与双硫腙生 成稳定的螯合物(红色),在氯仿—水 体系中分配比很大,故可用氯仿萃取富 集,然后以萃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铅的 含量。 ● 其它的二价金属离子也可与双硫腙反 应生成螯合物干扰测定,可通过加入氰 化物和亚硫酸作掩蔽剂减少干扰。
萃取应用
例:用双硫腙-CCl4法测定铅合金中的银。将试样 分解后,在适宜的酸度下加入双硫腙和EDTA。由于 Ag+不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它与双硫腙络合 后被CCl4萃取,同时Pb2+及其他金属离子因与EDTA 生成稳定而带电荷的络合物而留在水中。
(3)常用的螯合物萃取体系
8-羟基喹啉:萃取Pd2+、Fe3+、Al3+、Co2+、 Zn2+、Tl3+、Ga3+、In3+等金属离子 双硫腙:萃取Hg2+、Pb2+、Cd2+、Co2+、Cu2+ 、 Zn2+、Sn2+、等重金属离子 铜试剂:萃取Cu2+ 乙酰基丙酮: Al3+、 Cr3+、 Co2+、 Th4+、 Be2+、Sc3+等金属离子 丁二酮肟:萃取Ni2+
萃取剂: 萃取溶剂: 萃合物:
双硫腙 CCl4 双硫腙-Ag+络合物
萃取法基本参数
① 分配定律和分配比
②
③
分离系数
萃取率与萃取次数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A 水 A油
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下,当萃取分配过 程达到平衡时,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的 浓度比为一常数。即
分配系数
KD
[ A]油 [ A]水
螯合物萃取体系
(1)螯合物萃取体系概述
螯合物是(旧称内络盐) 中心离子(亲水性)与多配位体的 是由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 螯合剂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螯合 合而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 物(疏水性),因而能被萃取。 合物。 如:Cu 2+ -DDTC(铜试剂) 形成的螯合物能被CHCl3萃取。
注意:并非任何螯合剂都可用作 萃取剂,如:EDTA,邻二氮菲等。
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的特点: (1)离子的体积越大,电荷越少,越容易形 成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 (2)选择性差。 常用的萃取体系 (1)金属配阳离子的离子缔合物 (2)金属阴离子
(1)金属配阴离子或无机酸根的离子缔合物
许多金属离子能形成配阴离于(如
GaCl4- ,TlCl4-等);许多无机酸 在水溶液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如 WO42-),利用大分子量的有机阳离 子形成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
被萃物在有机相中的量 E(%) 100 被萃物在两相中的总量
[ M ] 有 V有 [ M ] 有 V有 [ M ] 水 V水
E
100
同除cw Vo 相比R=Vw / Vo
D D (V水 V有 )
100
萃取百分率:萃取的完全程度, 表达了物质被萃取到有机相中的百分数。
分离因数: A/B = DA / DB
焦油废水中油分和酚的分离测定
●分离的依据:
油易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而酚在pH值较 高时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水相,在pH值较低时则 以分子形式存在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分离流程如下: 先调节废水的pH值 用CCl4萃 取油分 CCl4萃取 酚
为12
调节萃余液的pH值 为5
天然水中痕量铅的富集分离与测定
碱性染料离子缔合物萃取 碱性染料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形
成大阳离子,利用它们与样品阴离
子缔合成中性分子进行萃取。
C(OH)
NR2 + H+
C
+ NR2 + H2O
碱性染料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其分子 内吸电子基的氮原子上具有自由的未交换的 电子对,可牢固地结合一个质子而发生离子 化作用,中性染料分子转变成一价大阳离子。
内络盐萃取体系
缔合物萃取体系
金属阴离子萃取体系
金属配阳离子 缔合物萃取体系
§4.2.3 缔合物萃取体系平衡
阳离子(金属配位离子 )和阴离子
通过静电引力相结合而形成的电中性 化合物称为离子缔合物。如果该缔合物
具有较大的疏水性,那么它易溶于有机溶 剂而被萃取。即,
A B A B A B 有机
物质的亲水 性和疏水性
非极性基团
极性基团
无机盐类溶于水,发生离解形成水合离子, 它们易溶于水中,难溶于有机溶剂,物质的这 种性质称为亲水性。离子化合物,极性化合物 是亲水性物质。
许多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如烷烃、油脂、萘、 蒽等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物质的这 种性质称为疏水性(亲油性)。
物质对水的亲疏性是有一定规律的: (1) 离子都有亲水性。 (2) 亲水基团越多亲水性越强。 (3) 疏水基团越多、分子量越大、 疏水性越强。
8
Light phase
萃取相
杂质
萃取剂
溶质
料液(原)
Heavy phase、萃余相
溶剂萃取的本质
[本质] 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 的过程,即把物质从水相进入有机相 的过程。(相反的过程称为反萃取) 亲水性(hydrophilic) 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 疏水性(hydrophobic) 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的性质。
示例: 甲基紫-TlCl4-
(2)金属阳离子的离子缔合物
水合金属阳离子与适当的配位剂作
用,形成没有或很少配位水分子的 配阳离子.然后与阴离子缔合,形 成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 示例: Cu2+与2,9—二甲基一1,10—邻二 氮菲的螯合物带正电荷,能与氯离 子生成可被氯仿萃取的离子缔合物。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常见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饱和烃类>全氯代烃类>不饱和烃类>醚类>未全
氯代烃类>酯类>芳胺类>酚类>酮类>醇类
溶剂萃取的操作技术和应用
操 作: (1)振荡(力度、时间) (2)静置(分层) (3)洗涤(除去干扰,D大,易洗,洗涤剂 的组分与试液相同,但不含试样。将分 离出的有机相与洗涤剂振荡,杂质的分 配比小,易转入水相中而得到分离。) (4)分离 应用例子: (1)焦油废水中油分和酚的分离测定 (2)天然水中痕量铅的富集分离
分类
液—液萃取 液—固萃取 超临界萃取
双水相萃取
微波萃取
溶剂萃取的定义
[定义]溶剂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 相中的不同分配特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快速、 分离效果好。 缺点:劳动强度大、有机溶 剂易挥发、易燃、有毒。
萃取的基本概念
萃取法: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某有机 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而实现分离。 料液:在溶剂萃取中,被提取的溶液; 溶质:其中欲提取的物质; 萃取剂: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 萃取液:经接触分离后,大部分溶质转移 到萃取剂中,得到的溶液; 萃余液:被萃取出溶质的料液。
铵盐萃取体系
含氮的有机萃取剂可以和氢质子结
合或铵离子型的大阳离子,它与金 属配阴离子缔合形成铵盐而被有机 溶剂萃取。
萃取条件的选择
螯合物萃取条件的选择
1 螯合剂的选择
螯合剂所含疏水基团越多,亲水基团越少 萃取的效率也就越高。
在一定酸度和溶剂条件下,螯合剂浓度越 高,分配比越大。这对于易水解金属离子 的萃取是有利的。
解 控制溶液的酸度提高萃取的选择性
青霉素的分配平衡
青霉素采用醋酸丁酯萃取时
pH=4.4 pH>4.4 pH<4.4 不能进行 青霉素由有机相转入水相(反萃取) 青霉素被萃取到有机相
干扰的消除
当两种或多种金属离子与螯合剂均形成可 萃取的螯合物时,可加入掩蔽剂使其中的一种 或多种金属离子形成易溶于水的配合物而相互 分离。 常用的掩蔽剂有:EDTA,酒石酸盐,柠 檬酸盐,草酸盐及焦磷酸盐等。例如,用二苯 氨基脲-CHCl3萃取汞时,可用焦磷酸盐掩蔽 锌、铅、铁、钴、镍、铜等元素。
“表示两种分离组分分离的可能性和效果” =1时, DA = DB,表示组A和B不能通过溶剂 萃取被分离 >1时, DA > DB,表示组A和B可以通过溶 剂萃取被分离,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1时, DA < DB,表示组A和B可以通过溶 剂萃取被分离,越小,分离效果越好;
萃取体系分类
缔合物萃取又称离子对萃取。如某些 金属以络阴离子或络阳离子形成离子缔 合物的形式被萃取。
离子对的形成符合最小电荷密度原理
离子体积越大,电荷越少, 越容易形成疏水性的离子 缔合物
z1+ r1 r2 z2-
L
通常离子缔合物的萃取是选择或创造条件 成为具有单电荷的而且是大的阴阳离子对。
2. 缔合物萃取体系平衡
常见的亲水基团: —OH、—SO3H、—COOH、 —NH2、=NH等。
常见的疏水基团: —R、—RX、—Ar等。
(1)对被分离物质溶解度大而对杂质溶解度小 的溶剂(使被分离物质从混合组分中有选择 性地分离); (2)对被分离物质溶解度小而对杂质溶解度大 的溶剂; (3)溶剂的选择原则:“相似相溶”;
“ 羊盐萃取”
含氧的有机萃取剂如醚类、醇类等
的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它们能与 氢质子或其他阳离子结合而形成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