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涡阳县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涡阳县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13 我没见过叶先生,不知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一个梦。这是个安详的梦,欢喜的梦。
9.阅读全文,思考文中写了叶圣陶的文章和毛笔字的哪些特征?结合文章内容,补
全表格。(5 分)
文章的特征
毛笔字的特征
10.文中第
年轻时的叶圣陶
①
叶圣陶入选课本的文章
③
叶圣陶为朋友刻印
评点《弘一法师的书法》
②
②段引用了
《倪焕之》
为了使孤寡老人度过一个开心的端午佳节,学生会将举行“慰问孤寡老人,喜 迎端午”的实践活动,请各班长于 6 月 15 日下午两点在学校大门口集合,对前 期走访的 7 位孤寡老人进行爱心慰问。
小雨 2019 年 6 月 12 日
“
”。(1 分)
②通知的落款存在明显的错误,应将“
”改为“
”。(2 分)
③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为:
① 老以苏州古镇甪(lù)直为背景的小说,早先读过清人遽园的《负曝闲谈》,后来看到叶圣 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倪焕之》。連江南几个古镇,角直的烟火气息很真切,可看见多年前 水乡人家的模样。 ② 《多收了三五斗》是小品,《倪焕之》虽是长篇,也是小品,故事的线索简单,倪焕之从 吴淞河畔一个小市镇走向大都市上海,最终绝望地毁灭在大革命退潮中。小说偶尔夹杂的民俗 民情的描写,让人看到当年的生活,看到 1928 年三十几岁叶圣陶的功力。至今还记得描写红 烛一节:“舱里小桌子上点着一支红烛,风从前头板门缝里钻进来,火焰时时像将落的花瓣一 样嚲(duǒ)下来,因此烛身积了好些烛泪。红烛的黄光照见舱里的一切。” ③ 年轻的叶圣陶,行文造句都年轻,充满活力。更年轻的时候,1924 年,叶圣陶写过短篇小 说《潘先生在难中》,深刻,无奈。那是白话文的《老残游记》。没有声嘶力竭的批判,也没 有无情的讽刺,无奈之心跃然纸上,活生生的人情与赤裸裸的世故,难得二十多岁的叶圣陶如 此练达如此洞明。 ④ 那次去苏州,去甪直。甪直的名字过去不是读成角直就是读成用直。叶圣陶老先生的墓刚 好也在甪直。叶圣陶生前反对修故居,修陵墓,从不把自己当作是什么大人物大作家,只承认 自己是个“写写文章的人”。老派人谦虚、实在,叶圣陶的文章是极好的,尤其晚年的随笔, 字字如谷穗,字字如豆荚。 ⑤ 叶圣陶的文章,汪曾祺见了一定喜欢,真真随便到家了,一字一句都是大白话大实话。有 年轻人觉得叶圣陶、梁实秋、朱自清、曾棋诸前辈的文章选入课本,不过是尊老敬老的礼仪, 实在不应该宽容那种废话无聊的作品。年轻人火气大容易激烈,这些前辈笔下有一种大致相同 的美学倾向和比较近似的艺术风格,清淡自然、隽永纯净。年轻人求新求变,观点不一,我尊 重他们的说辞。二十年后,再看叶圣陶的文章,或许会读出好来也说不定。 ⑥ 叶圣陶的毛笔字写得好,规规矩矩,不离法则。叶圣陶一生淡泊,做出版、做编辑、做学 问、做官员、做文化,字里字外散发规整的庭园氛围。 ⑦ 《辛亥革命前后——日记摘抄》中,不满二十岁的叶圣陶记下为朋友刻印、共同欣赏祝枝 山书卷、赵子昂字帖、书写文字赠予友人的诸多事项。童子功在此,那一手好字,没的说的。 临帖临碑的基本功又扎实又深厚,更难得到头来字外的人生与字里的性情归了个好结局。 ⑧ 叶圣陶的书法气象端严拙厚、磊落大方、工稳谨严,既是他的人格品范,亦是他的笔墨旨 趣。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叶圣陶评点弘一法师书法,其中有夫子自道,夫子自勉——“就 全幅看,好比一个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卑不亢,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 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不容移动一丝一毫。再
○11 2016 年 7 月 6 日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醒后录下备忘: ○12 早晨,幽暗的房子,三人坐一起聊天。叶圣陶先生慢悠悠地说着话,九十几岁的老人,身
穿夹袄,布扣子扣得紧,头直立着,白色的长眉轻扬。话毕,一起吃饭,叶先生的女儿出去。 请叶圣陶在印有王叔晖《西厢记》插图的笔记本上写字,黑色的钢笔一顿又一顿,颇吃力。
声,蛙鸣声,风声,和着人们的低语声,演奏了一曲婉转的小夜曲。于是,人们在夜曲里,
沉沉睡了去。唯有那南风②
水面偶尔漾起的一片婆娑,仿佛还在诉说着这夏夜最
动听的情话,又像是
。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澄.(
)明
qìn(
)入
婆娑.(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 分)
班级:
学校:
七年级语文 第 7 页 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 第8 页 共8 页
(3)根据句子意思,将“抚摸”“蔓延”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2 分)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2 分)
3.名著阅读。(4 分)
(1)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
七年级语文 第 7 页 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 第8 页 共8 页
就一笔一画看,无不使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有时候有点儿像小孩子所写的那样天真。但 是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那分别显然可见。总结以上的话,就是所谓蕴藉,毫不矜才 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⑨ 古语说字如其人,叶圣陶楷书平正而又自然,篆书则圆润中兼有端庄凝重气概,行书又是 中年儒士闲步的潇逸,他的字不求取悦于人而自有可悦之处。 ⑩ 读来的印象,叶圣陶待人宽厚,每每客退,必亲身远送,无论怎样说,还是走过三道门, 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张中行先生回忆, 叶圣陶晚年,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一些人去问候,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2)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7.文中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3 分)
七年级语文 第 7 页 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 第8 页 共8 页
8.作者从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和联想?(4 分)
(二)梦见圣陶先生(19 分) 胡竹峰
○11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5.①-⑥中,作者对紫藤萝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作者先写
,次写
,再写
,最后写
。(4 分)
6.赏析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6 分)
(1)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
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1)有仙则名. (3)谈笑有鸿.儒. 15.翻译句子。(4 分)
(2)斯.是陋室 (4)可以调.素琴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6.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3 分) 17. 全文结尾“何陋之有”照应了文中哪一句?有什么作用?(3 分)
13.文章结尾作者对自己的梦进行了评价,从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4 分)
七年级语文 第 7 页 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 第8 页 共8 页
(三)陋室铭(14 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1)6 月 15 日,校学生会准备让各班班长作为代表参加“慰问孤寡老人,喜迎端
午佳节”的实践活动,需要下午两点在学校大门口集合。小雨同学拟写了一则通知
张贴在学校公告栏,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5 分)
①为准 确传达 通知内 容,此则 通知的 称呼应 该改为
通知
各位同学: 端午将至,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的美德传统以及更好地开展爱心活动,
中描写红烛
④ 的一段,有
⑤
什么作用?
(3 分)
11.从修辞的角度,品析选文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 老派人谦虚、实在,叶圣陶的文章是极好的,尤其晚年的随笔,字字如谷穗,
字字如豆荚。
12.选文题目是“梦见圣陶先生”,但作者在文章结尾才写自已梦到叶圣陶,这是否 文不符题,请说出你的理由。(4 分)
。(2 分)
(2)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2 分)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紫藤萝瀑布(17 分)
宗璞
七年级语文 第 7 页 共 8 页 七年级语文 第8 页 共8 页
①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 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 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 在最嫰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 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 想摘一朵。 ⑦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 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 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 和生的喜悦。 ⑧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 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 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 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 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 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