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危重病症与院前急救 ppt课件(1)
危重病症与院前急救 ppt课件(1)
场外伤急救处理技术
岗位要求: 获得上述职称资格证书并取得年度考试合格者 才能上岗工作
问题1——缺少合格的复苏者
普遍缺少系统、严格、正规的培训 知识、理论、技术老化 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对策:基本功、必修课全员培训
问题2——生存链存在“黄金5分钟”空 挡
95%的猝死病人发生在院前 医务人员到达现场需5-10分钟 没有初始的CPR
判断呼吸要领: ● 压头抬颌后,随即低下头判断呼吸。 ● 眼看、耳听、面感。 ● 5秒钟内完成。 ●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位置。
B Breathing(人工呼吸)
若自主呼吸消失: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让病人出气。 每次吹气量600~800ml,以患者
2005美国心脏协会ECC & CPR 达拉斯国际
会议
二、心脏骤停的原因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众多,80%以上是由 于心血管疾病所致,20%左右为其他原因。 1.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占80%):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 脏破裂、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栓塞等。
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 冠状动脉口狭窄、风湿 性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畸形等。
现场心肺复苏术
现场心肺复苏术,指的是通过是采用
人工方法帮助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最后 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现场心肺复苏术不仅在麻醉时使用,也常 见于溺水、电击、中毒、工矿事故、地震、 航海意外和战地救护等急救工作。
现场心肺复苏术
抢救对象: 猝死者(Sudden Death)。 阻止“提早”出现的突然死亡 挽救“不该”凋谢的健康生命 各种疾病的终末期除外。
不够快捷的急救,就不是真正的急救。
医乃仁术,健康所系,性命所托
青春痘 长在哪里你不 担心?
院前急救基本原则
先排险后施救 先救命再治疗 先重后轻 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 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接诊应急处理】
1、生命功能支持:呼吸循环支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 主要手段,危重病人常由于原发或继发的肺、心 损害,都会出现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改善肺的通 气和氧合能力及循环功能,可能逆转和稳定病情, 熟练精通呼吸循环支持的技能
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要点
患者的体位 按压部位的确定 抢救者的姿势和力量的使用 按压的深度和方法 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配合:30:2
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
频率:100次/min 深度:胸骨下陷 4~5cm 每次按压应都能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B与C反复交替进行,胸部按压与人工呼
心脏骤停的原因
2.非心血管疾病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药物中毒和过敏: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青
霉素或某些血清制剂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 各种原因所致严重休克 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窒息、严重创伤。 其他: 疗操作中的心脏骤停 心包和胸腔穿刺。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嗜铬细胞瘤摘除术中和心脏手术过程中。
3)病人呼吸困难明显,无力咳嗽,面色发绀 ---提示严重阻塞 病人突然不能讲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 ---提示完全阻塞
时间就是生命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
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
时间就是生命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四 心脏骤停的诊断
1.一般临床表现 突然意识丧失、昏迷(心脏骤停10-20秒出现),常伴全身
抽搐。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多发于心脏停搏30秒后。 双侧瞳孔散大(30-40秒出现)。 面色苍白、紫绀 以上各点以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颈动脉搏动消失最
为重要。一旦考虑心脏骤停,立即行CPR。
实施者: 第一目击者(First ponder)。 猝死者身边的医生或护士 经过急救知识培训的市民
一、发展史
早在1947年美国Claude Beek教授首次报道对一室 颤患者电除颤成功,以后除颤器材不断改善;
Peter Safer 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简 单易行、潮气量大而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 法;
一、气管异物:多见于老人、小孩 病人表现:立即剧烈呛咳或痉挛性咳嗽;痛苦、
用手来抓颈前部;憋气,吸气性呼吸困难、紫绀; 严重者可发生窒息死亡。 阻塞严重程度判断:
观察病人:表情、面色、咳嗽、呼吸运动 1)尚能维持通气,能强力咳嗽
应鼓励病人坚持用力咳嗽,力争自行把异物咳 2)痰、呕吐物反流阻塞,
采用头低脚高位,边吸引边背部叩击。
英—美急救技术人员(EMT)培训
EMT—B: 初级急救医士(随车急救医士) 80-140小时 急救培训, BLS及现场外伤止血 ,维持基本生命体征
EMT—I :中级急救医士 200—400小时 急救培训 除上述技术外,可应学会静脉注射,气管插管术。
EMT—P:急救医助 500-1500小时的急救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ALS及现
ALS ) ✓ 长期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即紧急供氧期,主要目的是提供最低限度的心、 脑供血,使其不至发展为不可逆损伤.正确的 CPR术可提供正常供血的25%-30%或以上。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口对口呼吸 C 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
1960年 William 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 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 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
发展史
《International Gaidelines 2000 for ECC and CPR 》
心脏骤停的原因
4. 迷走神经受刺激致反射性心脏骤停 气管造口,气管插管,咽喉、气管、支气管吸
引—咽心反射。 压迫双侧眼球、双侧颈动脉窦—窦弓反射。 胸、腹部手术,牵拉肺门或肠系膜。 其他:如胆心反射、妇科检查等。 5. 麻醉意外
三 心脏骤停后主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即在常温下,心脏骤停后主要脏器发生不可逆性 损害的时间阈值。 • 脑、神经系统:大脑 4~6min,小脑 10~15min,延 髓 20~30min,交感神经节 60min. • 心脏、肾小管:30min。 • 肝细胞:1~2h。 • 肺组织:更长。
吸的比例为30:2。
按压姿势示意图
小结
CPR简易三步骤: 叫 吹 压
1. 叫
2. 吹
3. 压
CPR成功的指标
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 可测出血压,SP 60mmHg左右
高声呼救
如确定意识丧失,应立即高声呼救: “来人呐!救命啊!”
让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一目击者必须在病人身旁,开始徒
手心肺复苏的救助。
抢救的体位要求
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 卧位。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身体平直,无扭曲。 摆放的地点:地面或硬板床。
徒手开放气道(Airway,A2)
心脏骤停成功复苏不可能
现场急救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
救命的第一重要环节 处理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预后 提高急救医疗的总体水平 减少医疗纠纷
目的与技术
目的:支持与挽救生命 预防加重及并发症 安全运送
极强的时间观念
“对于院前急救来说,早期的干预可 以改变预后。”
“没有高效能的急救处理,就不可能 有有效的专科治疗”
临床表现
2. 心电图诊断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特点:
心室纤维颤动; 心室静止; 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为电—机械分离)。
五 心肺复苏术注意事项
在诊断和抢救心脏骤停时,如突然出现意识 丧失、昏迷、全身紫绀、颈动脉搏动消失,就 应立即进行CPR。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等到测量血压以及静听心音有无才开始抢 救。 不要等到以上判断心脏骤停的各项指标都具 备才开始抢救。 不要等到心电图证实才开始抢救。
危急重症与院前急救
安阳地区医院急诊科 李保军
【概述】
危急重症(Critical emergency)是指突然发 生可直接危及病人生命的病症。
具有五大特点:急救地点随机性,时间紧迫性, 病谱复杂性,急救措施灵活性及风险性
院前急救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 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 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 院的过程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肌疾病:原发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克山病等。 主动脉疾病: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发育异常(Marfan综合
征等)。 心内膜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二尖瓣脱垂。 心脏肿瘤:心房黏液瘤、心脏间皮瘤等。 其他:高血压心脏病、肺动脉栓塞、遗传性Q-T间期延长、
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等。
呼吸系统危急重症
出现呼吸困难的危重病
➢ 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狭窄或梗阻 ➢ 呼气性呼吸困难:慢支,肺气肿,哮喘 ➢ 混合性呼吸困难:大叶性肺炎,气胸 ➢ 深而大的呼吸:代谢性酸中毒 ➢ 快而浅的呼吸:癔病,小叶性肺炎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典型左心衰
呼吸困难症状学经典
➢ 端坐呼吸:
1、仰头抬颌,解除舌根 后坠对气道的压迫。
2、首先清理口腔,将其 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探 入口腔,清除分泌物及 异物。
徒手开放气道(Airway,A2)
3、然后仰头抬颌,使头部后仰,后 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连线与地 面垂直。
4、动作轻柔,防止颈部过度伸展, 防止压迫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