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习题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习题

2.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练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2.学会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3.学会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改变R的阻值,测出两组U、I的值,即可得到两个欧姆定律方程三、实验器材待测电池一节,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各一块,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1.选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照电路图把器材连接好。

2.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电阻最大的一端(图中左端)。

3.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读出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并填入事先绘制好的表格(如下表)。

4.多次改变滑片的位置,读出对应的多组数据,并一一填入表中。

5.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五、数据处理1.公式法把测量的几组数据分别代入E =U +Ir 中,然后两个方程为一组,解方程求出几组E 、r 的值,最后对E 、r 分别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图象法(1)以I 为横坐标,U 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几组I 、U 的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能大致均衡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3)如图所示①图线与纵轴交点为E 。

②图线与横轴交点为I 短=E r 。

③图线的斜率表示r =⎪⎪⎪⎪⎪⎪ΔU ΔI 。

六、误差分析1.偶然误差有读数视差和用图象法求E 和r 时,由于作图不准确而造成的偶然误差。

2.系统误差(1)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在理论上E=U +(I V +I A )r ,其中电压表示数U 是准确的电源两端电压。

实验中忽略了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 V ,从而形成误差(如图乙中带箭头线段所示),而且电压表示数越大,I V 越大。

从图象角度看:①当电压表示数为零时,I V =0,I A =I短,因此短路电流测量值=真实值;②E 测<E 真;③因为r 测=E 测I 短,所以r 测<r 真。

(2)如果采用如图甲所示接法,则I A为电源电流真实值,理论上有E =U +U A+I A r ,其中的U A 不可知,从而造成误差(如图乙中带箭头线段U A ),而且电流表示数越大,U A 越大,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U A =0,电压表示数值为准确值,等于E 。

从图象角度看:①E 为真实值;②I 短测<I 短真;③因为r =E I 短,所以r 测>r 真。

七、注意事项1.如果使用的是水果电池,它的内阻虽然比较大,但不够稳定,测量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测量尽量迅速。

2.如果使用干电池,则选择内阻大些的、已使用过的电池。

3.实验中不要将I 调得过大,每次读完U 、I 读数立即断电。

4.在量程合适的前提下,选择内阻大一些的电压表。

5.当干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不很明显时,作图象时,纵轴单位可取的小一些,且纵轴起点可不从零开始。

6.计算内阻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用r =⎪⎪⎪⎪⎪⎪ΔU ΔI 计算。

八、它案设计1.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E、r(又叫安阻法)如图所示,由E=IR+Ir可知,如果能得到I、R的两组数据,也可以得到关于E和r的两个方程,于是能够从中解出E和r。

这样,用电流表、电阻箱也可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E、r(又叫伏阻法)如图所示,由E=U+UR·r可知,如果能得到U、R的两组数据,同样能通过解方程组求出E和r。

这样,也可以用电压表、电阻箱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典型例题]例1.要精确测量一个直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给定下列实验器材: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4.5 V,内阻约为2 Ω)B.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为1 Ω)C.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为3 kΩ)D.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为2 kΩ)E.定值电阻R1=500 ΩF.定值电阻R2=1 000 ΩG.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20 Ω)H.开关及导线(1)该实验中电压表应选_______(填选项前面的序号),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填选项前面的序号)。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若将滑动变阻器滑到某一位置,读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 ,电流表读数为I ,从理论上分析,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间的关系式应为E =______________。

[解析] (1)待测电源的电动势约为4.5 V ,用量程为15 V 的电压表V 1误差大,选用量程3 V 的电压表V 2,需串联电阻扩大量程,串联的定值电阻R =⎝ ⎛⎭⎪⎫E U -1R V =1 kΩ,即选用R 2。

(2)如图所示(3)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对甲图,有E =32U +(1 Ω+r )I ,对乙图,有E =32U +⎝⎛⎭⎪⎫I +U 2 000 Ωr 。

[答案] (1)D F (2)见解析图 (3)E =32U +(1 Ω+r )I 或E =32U +⎝ ⎛⎭⎪⎫I +U 2 000 Ωr [典型例题]例 2.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供选用的器材有:A .电流表(量程:0~0.6 A ,R A =1 Ω);B .电流表(量程:0~3 A ,R A =0.6 Ω);C .电压表(量程:0~3 V ,R V =5 kΩ);D.电压表(量程:0~15 V,R V=10 kΩ);E.滑动变阻器(0~10 Ω,额定电流1.5 A);F.滑动变阻器(0~2 kΩ,额定电流0.2 A);G.待测电源(一节一号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

(1)请在题中虚线框中画出能使本实验测量精确程度高的实验电路。

(2)电路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

(用字母代号填写)(3)如图所示为实验所需器材,请按原理图连接出正确的实验电路。

(4)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电路如图所示。

由于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只要电压表的内阻R V?r,这种条件很容易实现,所以应选用该电路。

(2)考虑到待测电源只有一节干电池,所以电压表应选C;放电电流又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0.5 A,所以电流表应选A;变阻器不能选择太大的阻值,从允许最大电流和减小实验误差来看,应选择电阻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E,故器材应选A、C、E。

(3)如图所示注意闭合开关前,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即滑片应滑到最左端。

(4)系统误差一般是由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造成的,该实验中的系统误差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读数(即测量值)总是比干路中真实电流值小,造成E测<E真,r测<r真。

[答案](1)见解析图(2)A C E(3)见解析图(4)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典型例题]例3.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分别为1 kΩ和0.1Ω,图中为实验原理图及所需器件图。

(1)在图中画出连线,将器件按原理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2)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下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象,根据图象读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求出电池内阻r=________Ω。

(3)若不作出图线,只选用其中两组U和I的数据,用公式E=U +Ir列方程求E和r,这样做可能得出误差很大的结果,其中选用第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组的数据,求得E和r误差最大。

[解析](1)按照实验原理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

(2)根据U、I数据,在方格纸U-I坐标上找点描迹。

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直线延长,交U轴于U1=1.46 V,此即为电源电动势;交I 轴于I=0.65 A,注意此时U2=1.00 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E-U2r ,则r=E-U2I=1.46-1.000.65Ω≈0.71 Ω。

(3)由图线可以看出第4组数据点偏离直线最远,若取第3组和第4组数据列方程组求E和r,相当于过图中3和4两点作一直线求E和r,而此直线与所画的直线偏离最大,所以选用第3组和第4组数据求得的E和r误差最大。

[答案](1)见解析(2)1.460.71(3)3 41.[多选]在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B.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D.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尽量大一些,测量误差才小解析:选BD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应选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和内阻较小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阻值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不便于调节。

2.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a、b两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作出的U-I图线,由图线可知()A.E a>E b,r a>r bB.E a>E b,r a<r bC.E a<E b,r a>r bD.E a<E b,r a<r b解析:选A图线与U轴的交点表示电动势,故E a>E b,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内阻,即r a>r b,A正确。

3.下列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数据,处理方法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方法是() 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1+I1r和E=U2+I2r,求出E和r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象,再根据图象求出E、rD.多测几组I、U的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E,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池内电阻r解析:选C A中只测量两组数据求出E、r,偶然误差较大;B 中计算E、r平均值虽然能减小误差,但太繁琐;D中分别求I、U的平均值是错误的做法;C中方法直观、简便,C正确。

4.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 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1)[多选]该同学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B.电流表接线有错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D.电压表接线有错(2)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这个实验的正确电路图。

解析:(1)滑动变阻器要起变阻的作用,必须使接入电路的两根导线一条接在下面的接线柱上,另一条接在上面的金属杆的一端上,图中变阻器起不到变阻的作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入电路时,选择好恰当的量程后,要特别注意“+”、“-”接线柱是否正确,不然的话,极易损坏电表,图中电流表的“+”、“-”接线柱无错误;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电压表量程适当;电压表不能直接并联到电源两端,因为开关断开后,电压表仍有示数,且电压表“+”、“-”接线柱有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