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②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⑥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十二章)》)(2)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9分)人生,就是一场bá( )涉,蹒.( )跚的脚步一直在走着,忙碌.的生活一直在奔波着,有些人在微笑,也许是身不由己,言不由zhōng( ),有些人在流泪,也许是心存感动,不言不声,忙忙碌碌的生活历炼久了,才懂得什么是辛苦,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多了,才懂得什么是情重,人生于我们就是忙中有乐,苦中作乐,就算流再多的泪,也不喊累,就算受再多的苦,也能承受。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鲜活的是生命,只有活着才有继续,只有拼搏才有收获。

(1)给文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bá( )涉言不由zhōng( ) 蹒.( )跚(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忙碌.:(3)文中含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4)短文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勾勒出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

那便是鲁迅的保姆“”,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

但她也有可爱的一面。

她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我当时非常渴望的书——《》。

(2)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

他桀骜不驯,爱憎分明。

他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敢跟十万天兵天将对阵。

这个艺术形象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鲁迅先生把这部书称之为“”。

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现在,你班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2分)(1)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出活动的开场白。

(3)在这次读书活动中,你一定搜集了不少名人读书的故事,请与同学们分享:请你写出一个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小故事。

如:孔子:韦编三绝(4)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班上将开展一次“读书报告会”,请你将设计的活动步骤补充完整。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步骤三:老师对本次活动作评价(总结发言)步骤四:二、阅读(共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2分)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

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

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

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

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

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

他眼里总有活儿。

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

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

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

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

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

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

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

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

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

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

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

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注: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

(选文有改动)5、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6、请简要概括文章③④⑤段李忠义所做的几件小事?(6分)7、第②段画线句“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3分)8、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5分)9、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

(5分)【二】(18分)踏雪归乡张金凤①一枝红梅挑开了腊月的门帘,北风中都是节日的气息,睡梦里全是故乡的年景。

年是一缸陈酿,被节令的咒符封存,在人们的殷殷盼望里,直到腊月才缓慢开封。

当朔风扫净天空的阴霾,雪花浆洗了岁月的风尘,腊月的酒就再也封不住,香气四散,人们踏着厚厚的雪毯回到故乡,畅快淋漓地取饮那坛岁月的醇香。

年的香气就像一道岁月里的密码,折叠在二十四节气的夹缝中,尘封于十二月的窖缸底部,寒风凛冽的腊月,它被纷飞的大雪撩拨,封条瞬间风化。

千里冰封也封不住的香气将基因里的密码激活,人们骚动不安,所有的指向都是一个方向:回家过年。

②回家的路也许很近,中间没有万水千山,但却横亘着沧桑岁月;回家的路或许很远,需要用一年的盼望捻成一张票根。

车站、码头、渡口、机场到处是拥挤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启程和出发,充满了隆重的仪式感。

积攒久远的豪迈情怀,伴随着漫天飞雪进入高亢的乐章。

患得患失的心情,焦灼不安的面孔,都为一张回家的票。

回家的人摩肩接踵,回家的路一票难求,腊月里最动人的一句话是:有票了!手握一张回家的票,那才是握住了最大的幸福。

租车、拼车、自驾车,无票也要回家,他们浩浩荡荡向着迢迢乡关进发。

大寒小寒又一年,腊月的风雪分外殷勤,来给年的盛宴加油助兴,回家过年的人,头顶.雪花,身披.尘埃,日夜兼程,朝圣..一般归来。

③回家,是腊月里最闪光的主题。

家里有什么呢?没有金山银山,没有香车宝马,甚至连大街上的路灯都疲倦地昏黄着。

破旧的屋子、衰老的爹娘,被寒冷覆盖,跟简陋相依;老家是两扇柴门,当初,他一甩门扬长而去,现在只想回去,给当年那一声吱呀的哀叹忏悔。

④火车、汽车、驴车都坐过了,最后需要用脚板去丈量那段崎岖的山路。

在城市里走惯了柏油路的皮鞋被咬出满脚板的包,这仿佛是他欠故乡的一笔债,一回到这片土地上,那亏欠过土地劳作和汗水的脚就会疼。

⑤远远望见几缕炊烟,泪就盈满眼眶。

家乡的烟火还在,并没有因为你的远走而消失,它们一直努力地延续着乡村的暖,保养着土地的根;村头几棵老树更显沧桑,它们是村庄的年轮,枝丫上还刻着游子的童年故事;几段土墙已近坍塌,就像残破的黄卷,此间文章读来已经恍如隔世。

⑥那么多从故乡出走的身影,他们或者淘到了金子,富贵成豪;他们或者折损了青春,收获了沧桑。

每当他们夜晚独对星空时,浮华和名利都被过滤掉,他们的心灵惦记的是最初那两扇柴门,那是故乡的眼睛,铁锁锁不住它牵挂的眼睑。

如今,他们回来了。

越过两道房门才能到达他的里间屋,那是祖祖辈辈的规矩:年轻的后生要藏在最深的那间房间里。

是不是从遥远的祖先那里就预言了孩子们远走高飞的线路,就那么深藏着?远在千里的你,梦里曾无数次推开家门,栖居在曾经厌倦的窄仄小炕上,一翻身才知道是硬板床或者席梦思。

你在梦里哭出声来:闭着眼都能走准的家门,却那么远,那么远。

⑦家或许因为偏僻依旧贫穷,因为贫穷你才会出走,但是那根线永在,那是根,是安放灵魂的地方,回家过年是一年一次的灵魂皈依,一年一次的状态还原。

一年的打拼,城市的喧嚣和忙碌,让心变得坚硬无比,许多想念冰封在心底,许多感念来不及梳理,许多债,一直在那拖欠着。

如今,就让年把你带到故乡踏实的火炕上,重温原初的旧梦。

一年的辛劳,需要一个甜美的香梦来养足精神;一年的疲惫,需要一碗故乡的米酒来再次壮起行囊;一年的隐忍和伪装,吞下的苦辣,咽下的酸咸,需要在故乡的酒杯中慢慢软化。

攥一把家乡土,骨头就更硬气;吹一吹村口风,打拼就更有劲;喝几天村口的甜井水,所有外面沾染的浊气就荡涤干净。

在祖坟上放一挂扬眉吐气的响鞭,闯外的儿孙回来了。

不管在外面受过多少风寒,摔过多少跟头,回到故乡的土地上,爷们都是掷地有声。

⑧有些门还锁着,那些主人究竟此刻在哪里呢?当初,两扇门咣当一声落锁,墙头的狗尾草也咿呀,天上盘旋的燕子也嗟叹,一户空荡荡的门扉,追着打问号的乡路问:你要到何处去啊?⑨你手扶门板沉思,门板也是游走的游子,却总也走不出门框指定的距离。

门框是门板的摇篮,用上下两个门臼,拴住了门板那浪荡的心。

门板吱呀,吱呀,挠得门臼直响,门臼干涩的眼睛徒劳地看着一心往外飞的孩子。

别嫌我箍得太紧,我不能撒手啊,一撒手你就不成才了。

那些劝说和絮叨,连屋里的老婆婆都烦了:毛还没干呢,就想飞!磕头作揖不管用,一顿耳刮子就好了!说说罢了,刀子嘴豆腐心。

炒菜的时候从筷子头上省下两滴菜油,顺着门柱头滴进去,反复摇两下门板。

说,看看,还有没有本事耍脾气?被菜油喂过的门板果然就乖巧地顺从开合,再不喧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