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桩围护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6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地质情况 (1)4、围护结构主要选用的材料 (2)5、进场机械设备计划 (2)6、基坑围护施工步骤 (3)7、现场组织机构 (3)8、施工进度安排 (4)9、劳动力组织 (4)10、钢板桩施工工艺要求 (5)11、基坑降排水方案 (6)12、围护钢板桩隔水措施 (6)13、基坑监测方案 (7)14、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11)15、应急方案 (12)16、安全与环保措施 (12)1、编制依据1.1、根据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封浜厂区硬币工房改建项目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图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文件是施工企业根据有关管理规定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61.5《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J/08-61-20101.5、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调查资料。
1.6、国家、行业、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
2、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封浜厂区硬币工房改建项目建设单位: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智通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1本期围护施工范围为滚字清洗工房和冲光工房基础承台,围护方式采用30#C型槽钢(9米)绕基础承台外围垂直打入,并保证槽钢距基础承台边拥有≥50CM的工作面,在槽钢上口内侧采用200×200(或400×400)的型钢做围檩,然后视基坑范围大小加型钢支撑(200×200或400×400),型钢支撑与围檩必须有效连接可靠。
滚字清洗工房和冲光工房基础开挖深度范围为2.1M~3.9M。
消防水池及泵房基础开挖深度3.2M,局部落深1.6M,其围护方式同滚字清洗与冲光工房相同。
2.2采用30#C型槽钢围护方案。
现场地面标高约为4.60M。
2.3为了使钢板桩与钢板桩形成整体,钢板桩两侧采用H 200×200×11×13、H400×400×13×21型钢围檩、支撑电焊连接。
3、地质情况3.1、在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有以下地层:①杂填土:厚度约1.71m②粉质粘土:厚度约2.3m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厚度约1m④砂质粉土:厚度约2.4m⑤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约3.9m⑥粘土:厚度约10.7m4、围护结构主要选用的材料4.1、钢板桩采用30C型槽钢桩。
4.2、支护结构选用钢材均采用Q235等级B的碳素结构钢。
5、主要进场机械设备数量表6、基坑支护施工步骤挖沟槽→打钢板桩→挖去表层土体→安装钢围檩和支撑→基坑开挖(设计消防水池部分基坑开挖前进行降水)→基础+0.000以下施工→基础与围护间传力带黄沙回填→基坑回填→拆除支撑围檩→拔出钢板桩7现场组织机构根据工程特点与施工技术要求,选择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部。
项目部配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以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等数名。
管理人员名单8、施工进度安排1、施工准备2天2、滚字车间打H型钢板桩共计75天,分三阶段周转翻打,每个阶段钢板桩打入使用周期为25天3、冲光车间打H型钢板桩共计75天,分三阶段周转翻打。
每个阶段钢板桩打入使用周期为25天4、消防水池拉森钢板桩工期为35天5、消防水池轻型井点降水工期为45天,其中挖土前提前降水15天,水池施工期内持续降水30天。
详细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基坑支护施工进度计划》。
9、劳动力组织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劳动力。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设计图要求与本工程的施工顺序,科学地安排各工种的劳动力人数,做到统一安排、服从指挥、各司其职、严格施工纪律。
施工劳动组织安排如表所示。
表中数据按一个工作面一班制考虑。
基坑支护施工劳动力组织(一工作班)10、钢板桩施工工艺要求10、1设备选型为了节约工期,综合考虑现场的施工场地,桩打拔时采用液压履带式打拔机。
该设备自重相对于履带吊振动锤较轻,行走自如,施工速度块,安全性能高,24小时都能施工。
10、2定位放线放出结构准确的灰线,从结构线每边按图纸引出一定的尺寸(给基坑施工预留施工作业面),作为打桩的方向线。
在方向线以外挖宽0.5米深0.8米的沟槽,在沟槽的两端用木桩将定位线引出,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校合,保证桩打在一条直线上,开挖后方便围檩和支撑的施工。
10、3钢板桩打入钢板桩采用30C型槽钢桩,桩长为9m。
钢板桩的机械性能和尺寸应符合要求。
经过整修或焊接后的钢板桩,堆存、搬运、起吊时应防止由于自重而引起的变形与损坏。
进桩时把桩卸到打拔机附近6米范围之内),打拔机把桩夹起同时吊到打桩灰线上空,两辅助工利用工具辅助打拔机对好方向。
再沿灰线对好前一根桨的止口插入土体,为了防止钢板桩的自然跟进,第一根桩应高出地面1米左右,后续钢板桩打之前应将前一根板桩与前面的桩用钢筋临时焊接。
10、4垂直度标高控制钢板桩打入时有一人专门指挥,随时调整钢板的垂直度,保证其垂直,钢板桩在插入土体比较浅时(4~5m),用线锤或经纬仪控制钢板桩垂直度。
桩顶标高与自然地面相平,第一根桩用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后的桩参照前面桩的标高,每隔10米距利用水准仪复核一次桩顶标高。
使打入的桩整齐,受力均匀。
在打钢板桩的过程中,应随即检查其平面位置是否正确,桩身是否垂直,如发现倾斜(不论是前后倾斜或左右倾斜)应立即纠正或拔起重打。
钢板桩采用振动等方法下沉。
开始沉桩时宜用自重下沉,待桩身有足够稳定后再采用振动下沉。
打桩机械采用38吨履带吊车,DZ45A型振动沉拔桩锤10、5围檩施工围檩和支撑的中心标高按图纸标高控制在-0.50~-0.8m,围檩下方用厚14mm以上的钢板做牛腿,间距3米。
围檩与钢板桩的空隙用碎钢板垫实。
围檩采用H200*200或H400*400型钢。
10、6支撑的施工支撑采用H200*200或H400*400型钢支撑的形式,支撑着力处的围檩应局部焊加劲板。
10、7钢板桩的拔出钢板桩的拔出仍用履带式液压拔桩机,在拔桩机行驶的路径上铺设路基箱板,钢板桩拔出时拔桩机尽量少振动,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
桩拔出后留下的空隙用黄砂回填密实,防止日后周围土体位移。
10、8钢板桩的施工允许偏差:30C槽钢沉桩的垂直度控制在1.5%。
10、9焊缝形式:围檩与钢板桩之间连接采用焊接。
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
10、10除以上要求外,还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中有关规定及质量验收标准。
11、基坑降排水方案本工程承台基础部分根据设计图纸暂不考虑,消防水池部分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水需在支撑标高以下的土方开挖前至少二周进行,井点管深6米,井点冲孔的深度超过管底0.5m,进入坑底1米,以进行被动区降水加固。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基坑降水采用坑外和坑内两种降水措施,以确保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
拟消防水池在基坑四周和基坑内布置3套轻型井点。
13、基坑监测方案由于本工程地处坏境较复杂,为使本工程能够顺利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基础施工作业、须对本工程的基坑开挖作业进行监测。
本工程重点监测消防水池与泵房(整挖基坑较大较深)。
滚字冲洗工房与冲光工房的监测沿建筑物外围选取几处测点进行监测(由于此两处工房基础多数是独立承台基础,开挖范围相对较小较独立),中间部位梅花状布置零星测点。
进行有效监测。
消防水池与泵房测点布置图如下;监测内容如下:基点A与B由距基坑较远且稳定的地段进行设置,每次进行基坑监测时从外引进。
以确保测量的精确可靠。
13、1水平位移观测13、1.1监测部位监测部位:基坑坑边顶部。
13、1.2监测方法1)采用平面导线测量,以基点A和B为坐标起算点,通过测量距离、方位角等参数,求出各点位的坐标,平差后计算得到桩顶水平位移值。
在基坑开挖前采集坐标点初始值,开挖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
水平位移测试示意图如图:水平位移测试示意图2)每次观测前按技术要求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正,观测固定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和固定路线的要求进行,以保证观测结果精确。
3)测量精度控制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相关规定,本工程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为:13、2.1监测部位监测部位:基坑坑边顶部。
13.2.2 监测方法1) 根据埋设好的基准点,施测一条闭合路线建立初始数据。
2) 每次观测前按技术要求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正,观测固定测量人员,固定测量仪器和固定路线的要求进行,以保证观测结果精确。
3)沉降观测工作采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过程中,各项偏差控制及内业数据处理均按照国家《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中各项规定执行。
4)测量精度控制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相关规定,本工程竖向位移监测精度要求为:13、3巡视监测13、3.1围护结构1)围护护结构成型质量;2)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3)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13、3.2施工工况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4)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
13、3.3基坑周边环境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
13、3.4监测设施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13、3.4监测方法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围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13、4监测频率、报警值13、4.1监测频率基坑工程监测工作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
监测工作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取得初始数据,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对于本基坑工程而言,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的监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频率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