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教育训练的内容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教育训练的内容及对我军的启示

试析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教育训练的内容及对我军的启示【内容摘要】美军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创始者”和实践的“多面手”,通过研究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的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对于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水平和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多样化军事任务训练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态势,美军军事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为应对传统安全领域日益突出的危机和挑战,美军1993年版《联合作战纲要》首次提出非战争军事行动概念。

该纲要2001年版指出:“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在通常与战争相关的大规模作战行动以外使用国家力量的军事手段而实施的一系列行动。

”1995年美军颁布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联合纲要》指出,非战争军事行动目的在于慑止战争、解决冲突,促进和平以及支援地方当局应对国内危机。

尽管美军在2006年后将“非战争军事行动”融入联合作战理论,但并未忽视其地位作用,而是将其作为美军“基于能力”新战略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教育训练的核心内容(一)打击恐怖主义训练“9·11”事件后,美军不断深化、细化和规范打击恐怖主义的训练内容,将其划分为防恐训练和反恐训练两大类。

反恐训练主要是训练擒拿、格斗、射击,训练部队在特殊环境下遂行应急性反恐的能力,以及消除恐怖影响、维护社会稳定等能力。

防恐训练主要演练与地方执法机构协调、守卫和加固各种防御设施时的防恐问题,以及如何防止武器、弹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流入恐怖分子手中等防袭击问题。

(二)维护和平行动训练随着国际形势发展,维持和平行动已成为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美军陆军条令和联合出版物没有涉及维和行动训练的法规性文件,但美军均依据其他部队的经验和国内诸如机动训练中心一类训练机构的教材开展训练。

临战训练中,主要训练官兵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外界接触过程中的临机处置能力,主要采取设定作业的方式进行。

(三)人道主义援助训练通常分三个阶段,即紧急救援阶段训练、恢复阶段训练和重建阶段训练。

紧急救援阶段训练,美军主要演练提供生活保障的能力,如食物、水、帐篷、药品和医疗服务、信息、卫生和运输等;恢复阶段训练,主要演练在继续提供生活保障的同时,帮助被救援地区恢复和重建公共服务系统;重建阶段训练,主要演练联合特遣部队重新部署的能力,以及重建公共管理服务系统的能力。

(四)抢险救灾训练美军《士兵非战争军事行动手册》明确了三个方面救灾训练。

首先是灾难预警与监控能力训练。

每天对天气变化进行分析评估,将处理后的飓风、暴雨、冰雹等灾情预警信息传输给民用气象部门。

其次是灾难救援能力训练。

包括对特种装备使用训练,混乱状态下高速运转及救援人员面对灾难的心理训练。

第三是灾区重建与管理训练。

军队充当临时警察,负责维持社会治安,内容包括治安巡逻、与民众沟通等。

从以上四种核心训练的内容可以看出,是针对各种行动的不同特点,灵活设置训练科目,科学组织训练内容,并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细化和规范其训练内容,使其训练更贴近现实要求,更符合实战需要。

但同时也应看到,其战略目标、军队性质和职能特点决定了其在人道主义援助和抢险救灾行动中实战效果与训练成绩有明显差距。

二、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教育训练的主要特点(一)强化战斗精神训练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强调:“精神因素在战争中占据最重要的地方。

精神力量渗透于全部军事领域。

”为此,美军在平时的教育训练中,十分重视官兵战斗精神的培育。

1.按超实战水平设置训练科目内容和难度,培养官兵战斗意志美军在平时的训练中,从严、从难、从实战要求出发设置训练科目,让官兵在训练中执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严格摔打和磨砺其意志,使之养成顽强的战斗作风。

2.强化军人核心价值观和荣誉感,促进军人品格形成美军认为,培养军人优良的价值观是培育战斗精神的重要方面。

为搞好军人价值观教育,美军充分利用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无处不在的灌输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军人的价值观和荣誉感,促进军人品格的形成。

3.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双管齐下,提升战斗精神克劳塞维茨说过:“在一切高尚的感情中,荣誉感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之一,是战争中使军队获得灵魂的真正的生命力。

”美军充分地认识到,要使官兵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战斗热情,必须进行精神激励。

对于那些在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中勤奋刻苦、英勇顽强并取得特殊成绩的人员,以各种形式给予表扬和鼓励。

美军还注重通过提高官兵的物质待遇,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以稳定军心,培育战斗精神。

(二)注重联合训练首先,美军注重作战要素一体化训练。

美军通常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将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各军兵种、各作战要素进行组网训练。

其次,注重作战单元自主协同训练。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各军兵种往往在缺少联系、相互独立的、分散的非线式任务环境里同时展开行动,这就要求各作战单元具有较强的自主协同能力,各作战单元按一定的行动规则,不待上级指令自觉协调,达成整个行动步调一致。

最后,注重联合训练。

为实现非战争军事行动领域更高层次的联合训练,美军将联合训练从国内各军种之间,扩展到美国政府其他部门以及多国伙伴之间,不间断地加强密切合作。

(三)强化应急训练美军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往往表现出综合性、长期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作战对手不再固定和明确,往往呈现出多元、变化和潜在的特征。

所以,美军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所面临的威胁往往是突然的,也是不可预测的。

在针对指挥控制的应急训练方面,美军利用其指挥层所拥有的战场感知优势,及时判明威胁的来源和企图,进行高效地指挥、控制与协调,大大提高了临时部署和改变任务的快速反应能力。

在部队应急行动方面,从面临的多元化威胁出发,训练实施不确定作战环境的动态部队快速投送、快速部署、搜救以及保障等。

此外,美军还重视训练中心对应急训练的作用,建有100多个训练中心,在训练中心近似实战的条件下,进行各种复杂而惊险的课题式训练。

美军认为,通过这些应急训练,可以快速而有力的应付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将作战部队投送战场,控制局势,快速夺取胜利,并在有利条件下结束战事。

(四)突出信息战训练为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对信息战的特殊要求,美军在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中,把军人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育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

美军推出了“通信兵培训计划”和“信息系统操作员、分析员培训计划”,学习通信系统的操作维修和战场电磁频谱的管理等课程。

同时,美国陆军还把信息战列入相应的演习课目,成立了早期进入战斗实验室等六个实验室。

利用这些实验室对军官和士兵进行与信息战有关的培训,使其得到全面和高强度的训练。

在电子战训练中,美军加强了电磁频谱的管控训练,既可以净化任务地区的电磁环境,确保军民通信安全畅通,又可以发挥已方的电磁优势,使恐怖分子无法正常联络和通信。

(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在平时训练中,美军要求各级必须加强对可能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国家的民情、社情以及民族、宗教等问题的研究,重视熟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确保在未来行动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在国外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为更好地与驻在国进行沟通,美军还重视外语培训,要求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特种部队官兵在完成基础科目训练后,必须接受长达17周的外语培训,要求能用法语、德语、甚至非洲土著语言进行基本的日常对话,近年来美军还开始强调汉语的学习。

三、美军非战争教育训练对我军的启示(一)要把非战争军事行动相关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应在军队初级、中级和高级院校开设针对不同层次的课程。

初级院校侧重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用。

中级指挥院校偏重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协同事项等。

高级指挥院校应重点提高指挥员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整体谋划与指挥能力。

(二)要展开不同层次和对象的针对性训练士兵主要突出非战争军事行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政策法规的学习,掌握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和器材的使用要求和相关规定。

军官突出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内容和技能训练。

各级机关应重点加强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整体谋划和指挥控制训练。

(三)要精心设置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内容1.要本着“按纲施训、突出重点”的思想,组织基础训练。

一是加强法规政策学习,使官兵遵规守矩、依法行动,以争取当地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二是加强心理行为训练,锻造过硬心理素质,以应对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直面恐惧、劳累、焦虑,甚至流血牺牲时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三是加强体能耐力训练,打牢部队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素质基础;四是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使官兵掌握救灾抢险和其他任务中的必要技能;五是加强科技装备操作训练,提高官兵的高科技知识水平。

在局部环境下,合理地利用高科技装备,能事半功倍,或收获奇效。

2.要本着“紧贴任务、平战结合”的思想,开展实案化行动演练。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组织室内推演。

重点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理论,强化关键指挥岗位技能训练,突出指挥方式、指挥流程和指挥保障等内容的演练。

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参加,进行多部门、多课题的军警民联合演练,突出练协同、练保障。

二是组织营区合练。

研究论证行动预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不断完善行动预案。

突出指挥员对任务的理解,掌握力量编组及遂行各种任务的方法和步骤。

三是组织实地演练。

针对驻地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本着“仗在一起打,兵在一起练”的思想,依据行动预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军警民联合演练,提高部队遂行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1]顾林元.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组织动员及启示[j].南京: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1).[2]许世勇,韩冬岩.透视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举措[j].武警学术,2009(1).[3]印棋.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教育训练特点浅析[j].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3).[4]许世勇,柯丽莎.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举措对我军的启示[j].武警学术,2010(5).[5]郭真.试论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及其启示[j].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0(6).[6]郭炎,杨军.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