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三大主体分析
伴随失业效应
产生原因
۩高人力资本使 得雇主必须裁 员 ۩为使生产成本 最小,机器设 备代替劳动力
应对措施
۩游说政府部门 ۩采取一致行动 ۩开展公共宣传 活动 ۩订立就业保障 条款
⑵整合职能
促进员工 发挥才能
参加工会内部活动 参与工会政策、经济 事务的决策过程
实现高绩效 管理
化解劳资矛盾 克服各种障碍 搭建沟通桥梁
⑷工会改革的成果
۩ 加大了工会组织建设力度
۩ 基层工会维权方式不断创新 ۩ 基层工会直选成功试水
工会新机会
2010年6月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 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充分 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紧急通知》中,特 别重申工会的职能问题:
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哪里有 工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作用的发挥 保证企业工会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 工作
3.2.1 工会的概念
工会是由工人组成的组织,旨在通 过集体谈判方式维护并改善其工作条件, 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3.2.2 工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
在性质上都是 同行工会 在范围上都是 地方工会 寿命都很短 经济影响力 较小
2
对工人的技术 要求越来越低 半技术、非技 术工人的比例 增加 以行业为基础
۩ 作为政府负责“生产动员”的组织部门在企 业的一个派出机构,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 ۩ 不存在代表工人利益的组织化机制
⑵中国工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B.存在的问题
۩ 工会组织的依附性弱化了维权能力 ۩ 工会的实际角色与法律规定有很较大反差 ۩ 工会工作的行政化倾向 ۩ 工会维权职能缺乏必要的支持手段 ۩ 工会干部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
⑵ 雇主协会/雇主组织
A. 定义
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 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 的组织 区分雇主协会与纯粹的行业协会 雇主协会是由法人而不是自然人组成 的协会
⑵ 雇主协会/雇主组织 B. 类型
全国性雇主联合会:德国雇主联合会、中国 企业联合会 单一产业的全国协会:英国的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80年代,公司推行双轨经营战略,借鉴日本企
业的管理方式,推出质量圈计划。
公司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变革与劳资双方间
心理契约的建立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经营战略
劳动关系战略
减少等级,消除等级界限 发展雇员技能,扩大职务 宽度 建立工作团队
报酬与劳动过程协议 (1985—1988年)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提高生产 率; 向单一供货商采购零部 件; 加入欧洲制造体系; 采用即时存活系统,降 低零部件的库存量。
人事与就业政策
旨在满足雇员的外在需要,以提高他们 的忠诚度和献身精神,使雇员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能得到更公平的待遇 内部公平制度 薪酬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案例分析:
福特(英国)公司改变管理战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公司管理方对工人进行严 格监督,实施计件报酬体系。
1968—1972年,采用宽容型管理模式。
社会民主
职能
参加公益事业,与妇女组织、 环保组织等保持密切联系
互保互助
提供包括医疗、 教育、娱乐、住 房等福利 争取经济利益的最 直接的方式
3.2.4
工 会 的 行 为 方 式
集体谈判
劳动立法
通过立法建议、监 督法律执行等方式 保护雇员利益 采取罢工、罢市 与强制技术等方 式来实现维护工 人利益的目标
⑻独裁合作型
家族长辈决策 利润分配较均衡 以辈分和血统为权威 高度忠诚
⑼集权合作型
家族的财富和能力为中心 管理规则 利润分配家族内部均衡 高度忠诚
⑽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A.起源于福利资本主义与家长制管理 B.主要特征:
自主型组织设计 雇员参与计划 人事与就业政策
C.惠普、通用、联想……
⑶工会改革的实践进程
1978~1982
1983~1988
1989~2000
2001年至今
邓小平工 会九大致 辞提出工 会改革的 原则
•
• 工会十一
• 提出了工
大提出了 工会的维 护职能和 工会的改 革基本设 想
会工作的 总体思路
•《工会法》 修改和《劳 动合同法》 颁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3.1 管理方
谁是管理方 管理方的角色理论 管理模式和实践
3.1.1 谁是管理方
⑴ 概念
A.管理:
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 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 人与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B.管理方:
在组织中通过形式职权,实施管理职能, 率领下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 管理方具有职权 管理方通过合法程序获职权
3.2.5 中国的工会制度
⑴
⑵ ⑶
中国工人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工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工会改革的实践进程 工会改革的成果
⑷
⑴中国工人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949年 ~ 1978年
•1949年发布维护职工 权益和稳定劳资关系的 三个文件 •1956年,毛泽东提出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 劳动之间关系的原则。 •1958年提出“为工会 的灭亡而斗争”的口号
⑶民主职能
工会将民主原则引入劳动关系,为雇员 提供各种参与企业政策乃至社会政策制定的 机会。
可以为会员提供准法律代表
代表雇员与雇主进行集体 谈判 有助于确保雇员在工作中获得自由
其职权的指向是自下而上 有自己的章程、代表大会及 领导选举制度
具体表现
集体谈判应该通过集体谈判提高 工人阶级的整体工资水平 通过参与法律的修改来加强集体 谈判的力量,通过经济和社会改革 减少社会不公正,保护弱势群体
战略选择理论
⑴ 新古典经济理论
管理方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代理人,通过提
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
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
⑴ 新古典经济理论
评价: 没有指出使企业效率最大化的内部工作模式;
将生产效率等同于盈利,从而忽视了劳动关 系的“政治”方面;
建立在把管理人员视为所有者利益的代表人 这样一种过于简单的管理思想之上; 没有意识到管理者理性的局限性; 没有解释管理者自身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的 作用。
1949年 以前
随着产业工人 的产生而产生 最早的工会性 质的组织是1851 年成立的广州打 包工人联合会 辛亥革命以后 现代工会组织出 现
1978年 至今
•中国工会的整 体架构全面建 立起来 •进行工会改革
⑵中国工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A.现状
۩ 建立在产权与政权一致的基础上,以维护企
业利益为主要职能
“推土机式”的跃进
1978年,全国范围内工会会员人数为5300万人 ,全国约50%的职工为工会会员。然而根据 2008年9月的数字,国内的工会会员已经增加 到2.12亿人,比1978年翻了两番,2008年的职 工入会率比1981年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 73.7%。 目前,中国已有11.1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包括 港澳台商的投资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建会率 达到了73.1%。私营企业的建会有突破,私企 工会会员已达5220.8万人。 农民工会员达到6197万人,农民工入会率达到 了51%。这里面就包括当前大批在劳动密集型 制造企业工作的“80后”和“90后”农民工。
⑹ 集权/宽容管理模式
A.二战后,被钢铁、橡胶与铁路运输等行业采用 B.主要特征: 专业化 职位阶梯 忠诚感
⑹ 集权/宽容管理模式
C.对待工会措施
工会的存在使企业成本增加
工会要求建立绩效考核的程序与原则
⑺自主宽容型
传统的手工业行会 自主决定工作的具体内容 忠诚度比较高 律师事务所等
灵活的就业安排
在集体谈判中采取强硬立场和破坏罢工 停工和迁厂
D.《啊,野麦岭》;《包身工》
⑶集权/剥削型
明确的管理规则 劳动时间和强度扩张 卓别林《摩登时代》
⑷自主/剥削型
自己决定工作的时间和强度 任务量大,惩戒措施严 承包工作任务 《北京人在纽约》
⑸独裁/宽容型
管理方主管决策 劳动强度不大 剥削程度相对不严重
案例讨论
案例1
2006年7月29日零时40分至清晨,在全总力挺 之下,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泉州晋江店 肉类部职工柯云龙与24名同事冒着被解雇的风 险组建了沃尔玛(中国)公司的第一家工会。在 柯云龙等人向泉州市总工会提交的联名申请信 中提到,在泉州市总工会的帮助下,员工们认 识到工会建立的重要性,并要求成立沃尔玛晋 江店工会。此后的两个月时间,分布在全国30 个城市62家分店里的6000余名沃尔玛职参与式管理
简化管理结构 下放职权与职责
雇员发展计划
建立雇员职业发展 与个人发展计划
福特公司的经营战略与劳动关系战略
讨论
福特公司的质量圈计划为何失败?你 认为企业实施质量圈计划应该注意哪些 方面?
3.2 工 会
工会的概念
工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工会的职能
工会的行为方式 我国的工会制度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三大主体 ——管理方、工会、政府
Ⅰ教学目的
了解管理方、工会的定义 掌握管理方的策略与实践 理解管理模式 掌握工会的职能和行为方式 掌握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 熟悉政府的劳动关系战略
Ⅱ 教学内容
管理方
工会
政府 Ⅲ 教学重点 管理方的策略与实施 工会的职能和行为方式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Ⅳ 所需课时:3课时
职权自上而下逐级授予
资本家 (capitalist)
占有生产资料, 获得剩余价值的 人 强调企业的所有 权 企业的劳动力的 管理方 社会上对于企业 经营专门人才的 称呼 更加形象具体地 使用劳动者的人 具有鲜明的历史 特征,具有明显 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