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PPT
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
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 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
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
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家》的人物形象
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 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 横、冷酷、严厉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 反对。 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 加一切社会活动。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 是他意志的全部。 也正因此,当他临终前,意识到这个家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走
向衰败时,又极力挣扎,企图用慈祥、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
路的觉慧等拉回到老路上来。当然,高老太爷的挣扎是徒劳的,高 家最终没有免于崩溃的命运。
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
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
《家》的人物形象
觉慧是高家最具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大胆而
巴金的小说是难以抑制的生活激 情的外泄,是他表达对社会见解的一 个渠道,因而作品具有浓郁的感情色 彩,行文时经常出现作者不加克制的 主观表述。率真、饱满激情的宣泄, 使作品在展示情节的同时,流泻着强 烈激荡的情绪。这在觉慧这个人物形 象上有集中的体现。
法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
《家》的人物形象
觉新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是个“有双重人格的人”。 觉新善良,待人诚恳,原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有较强传统 观念的人。由于他处于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 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处”,他凡事采取“不抵抗主义”,逆来 顺受,委曲求全。 他爱表妹梅,但当这段美好的恋情被长辈无理地扼杀后,他 并不反抗,对父亲为他与李家订的亲事,也表示顺从,然后回房 蒙头大哭一场,与瑞珏完了婚。 祖父死后,陈姨太无端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珏在家 里生小孩。觉新虽然觉得这有如“晴天霹雳”,但还是接受了, 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
作者把她塑造成了一位接受新思想、向往
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解放、敢于向封建礼 教反抗的形象。在当时看来,她是时代的叛逆 者,但她的所作所为是当时女性中的先驱者, 黑暗家庭中一线希望的火花。
作者之所以塑造琴这个形象,无疑是为了
唤醒这社会的另一半——女性的崛起。
《家》的创作
《家》也是巴金在哥哥李尧枚的鼓励下写的,1929年7月,
塑造,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抗斗 争精神。他们嫉恶如仇、敢于斗争,向往自由、追 求进步,他们的反叛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表现 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家》的思想成就
3、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下 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家》主要通过对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卫道士高老 太爷形象的描写,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没落及其必 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小说所展示的种种罪孽都与高老太 爷有关,他是一系列悲剧的根源,他的本愿是想延续和 兴盛这个大家庭,但儿辈的堕落、孙辈的觉醒,都加速 了这个大家庭崩溃的进程。内部的腐败导致大家庭彻底 崩溃,时代潮流冲击下产生的新生代进一步敲响了封建 家庭的丧钟,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
“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 武器,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 恶。正因为如此,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 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 勇于反对封建束缚。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 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同时积极支持觉民抗拒
《家》的人物形象
觉新身上虽然有着很严重的旧观念的束缚,但他又是个接受 了新思想熏染的人,因此,在他心中,善恶是非是有着清楚的界 限的。 他也有过美好的向往,与表妹梅的相恋就是他对爱情的追求;
同时,他也同情受压制的青年,如暗中帮助觉民逃婚,帮助觉慧
离家出走等。 新思想虽然触动了他的心灵,但封建旧观念却如同沉重的枷
③ 周氏、沈氏等代表的太太、姨太太老一辈女
性。 鸣凤 :高家的一个小丫环。性情刚烈,但心灵 纯洁,在对觉慧的爱意下她并没有因主仆差异 而感到不可能,最后,她为了这段感情,以死 向封建专制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家》的人物形象
琴主张男女应同校,男女应平等,她还自 己主动要求到觉慧的学校去学习。虽然遭到母 亲等的反对,但她还是成功了。
锁压得他无法喘气,使他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他恨
旧东西,自己也是旧礼教的牺牲品,封建大家族制度的殉葬品; 但由于他受封建传统观念毒害较深,丧失了反抗能力,因此在 “不抵抗主义”支配下,处处妥协,不自觉地扮演着旧东西的维 护者的角色。
《家》的人物形象
三类悲剧女性形象: ① 鸣凤、婉儿代表的丫环 ② 梅、瑞珏代表的小姐、少奶奶
他与鸣凤相爱,又经常处于矛盾中,下不了最后决心。最后,
只是因鸣凤被逼投水自杀,这段爱情突然失去了,他才感到莫大 的震动。
他虽然恨高老太爷,认为在家中他与祖父“像两个敌人”;
但在高老太爷临终时,他又曾有过“现在的确是太迟了。他们将 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的想法。这想法
很幼稚,其实高老大爷即使不死,他们祖孙两代人的隔膜也是无
包办婚姻。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
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家》的人物形象
当然,觉慧性格中也有单纯幼稚的一面。
主要表现在他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家”)虽然愤恨,但还
不能作出完全科学的分析,有时感到“这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 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烈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
巴 金 (1904~2005)
原名李尧棠,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随笔集: 《随想录》五集
巴金作品多以抒情笔调,描写新知识
青年对旧制度、旧文化的强烈憎恨和大胆 抗争,充满激情,语言清新流畅。
巴金为什么创作《家》?
“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
李尧枚自川来沪看望巴金,谈了家庭里的种种事情,气愤而又
苦恼。巴金告诉他,要写一部反映大家庭生活和家中男女青年 不幸遭遇的小说。大哥即表支持,后又写信来大加鼓励:“你 要写我很赞成,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我现在向你鞠躬致敬。” 故事中的高觉新的形象更是以哥哥李尧枚为原型塑造的, 然而可惜的是,才写到第六章时,接到家里来电,大哥终因受 不住巨大压力而服毒自杀了。
《家》的思想成就
1、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这集中 表现在三个年轻女性的悲剧中。
《家》通过对梅、瑞珏、鸣凤等青年女性悲剧 命运的描写,控诉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的 罪恶,批判和否定了“无抵抗主义”与“作揖哲 学”。
《家》的思想成就
2、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
及其反封建斗争。
《家》通过对觉慧、觉民等封建叛逆者形象的
我拿起笔来。” “书中那些人物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 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亲身经历过的” “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宣告 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 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他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
家,可以让你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什么?
家,在人们的眼中,都是爱的代名 词,是避风的港湾,是永恒的栖息地, 但无论如何形容,家就是一个能给你幸 福温暖的处所,它就是爱。 然而,巴金先生的小说中,“家” 却是一个明争暗斗却不见硝烟的战场。
• 陈忠实的《白鹿原》
• 阿来的《尘埃落定》
• 莫言的《红高粱》
讲真话的一面旗帜 二十世纪的良心
一个时代的伟大代表
常青的文学大树
鲁迅之后的伟大文学家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 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1982年获“但丁国际奖”, 1983年又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名著导读(必修二)
家
家族小说
•
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它的题
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
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
和时代特征。
•
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在历史与
现实结合中,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主要
是长篇小说,有的甚至是多卷本长篇小说。
《家》的内容
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 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 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 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 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
家族小说
•
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
-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
史的非主流模式。 •
家族小说的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历史、 性”三个方面。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 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红
楼梦》《金粉世家》均应属家族小说范畴。
家族小说
•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 • 老舍的《四世同堂》 •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