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电影是蒙太奇艺术一、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是来自法语montage 的中文译音,是从法国建筑学中借用的,原义是指建筑中的组合构成和装配,引用到电影艺术中来,狭义的讲指电影镜头的分切和组合,广义的讲,是指电影创作的语法和镜头组接的章法,即电影的修辞学,在英语中:film editng ,即指电影剪辑。
二、为什么说电影是蒙太奇的艺术?简单回顾一下电影发展的历史,一般电影史学家,把电影发展分为三大阶段:1、1895 ~1927 年,电影的诞生,形成期。
电影从活动照像,在游乐场当杂耍和西洋景,到记录舞台演出,融入了艺术的范围,从其他兄弟艺术中吸取营养,借鉴艺术手法,产生了无声电影,标志着电影从杂耍成为第七艺术。
2 、1927 ~1945 年,电影的成熟期。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银幕发展到宽银幕。
立体电影、全息电影。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艺术表现提供极大的空间和可能,在艺术手法上,出现了电影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语言一一蒙太奇手法,声画蒙太奇、画面蒙太奇、色彩蒙太奇,蒙太奇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成熟。
3 、1945 ~现代,电影的发展时期。
电影艺术从向其他艺术借鉴和吸收营养,变为主要反作用去影响其他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在艺术创作上不再受技术的影响,走上了精益求精的阶段。
表现内容上打破了梦幻制造工厂的好莱坞模式。
战后的欧洲表现了电影与社会生活、社会变革的密切关系,出现了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和法国的“新浪潮”,极大的推动了电影的发展。
结论:电影有了完善的蒙太奇理论和手法之后标志着电影艺术的成熟,使电影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而区别于其他艺术。
所以,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或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
因此人们称电影艺术是蒙太奇艺术。
俄国导演爱森斯坦,创造了“蒙太奇万能论”。
他认为电影更象:诗和音乐,音乐中,一个个的音符,只是单一的符号,没有任何意义,但几个音符在五线谱上,被连成一个乐句,就变得有了生命和旋律的音乐。
可能是一部交响乐的主题,然后组合成乐章和一部完整的交响乐,电影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的,单看一个镜头,也许没有什么含义,但是通过蒙太奇组接,几个镜头组合形成一个句子,许多的句子,形成一个段落,最后组成一部影片。
美国剧作家马密在《导演功课》一书中称电影是:梦境,所有电影都是梦境的串连。
因为,梦中的景象不但有趣,而且多样,更重要的是,它们大多互不相干,初看似乎相互没有联系或无什么意义,仔细分析,它们中间既简单又高明的互动关系,却真正带来最深沉的意义!就是说:电影把看似不相关的片断,组合成有内在联系的,具有深刻含义的作品。
一切语言都是某种既定的成规,被社会公众承认的,教会每一个成员来解释的某些具有完整含义的符号。
讲故事的人或导演应当首先学会这些符号及其组合规律。
三、蒙太奇的构成原理。
蒙太奇是人类观察、认识现实世界的方法,在电影创作中的反映!是艺术家运用电影手段对人类社会生活进行分解与组合。
因此,蒙太奇制作必须遵循下列规律:1 、人类观察生活事物的自然感受过程。
例如:一个人行走在街上,看到围了一群人,一部卡车,有警察在讲什么(大全景)。
这个人奔跑向前(跟拉镜头)。
挤入人群,看到人们在议论纷纷(摇镜头),这个人低头一看,车轮边,一滩血,压弯的自行车轮(特写):发生了车祸!人们在生活中,由于处的地位、角度、观察事物就有不同的程序。
2 、人类思维的规律。
人类大脑思维的功能,有选择、概括、抽象、联想、幻觉、想象等。
3 、艺术创作的规律。
艺术家对生活的加工,把生活素材进行提炼、集中、典型化的创作,使生活戏剧化和人物性格化。
4 、电影艺术创作规律。
声、光、色的综合利用,电影表现手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5、艺术象自身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风格,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是导演个性的创作。
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蒙太奇叙述方法。
例如:第四代导演吴贻弓,则善长抒,情、煽情、讲述故事。
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注重的不是讲述故事,而是表达哲理,注重的不是演员表演,常常把演员当成为符号,而是突出画面的造型、张力、色彩和摄影机的运动和电影语言的现代化。
例:放映张艺谋的《英雄》组织同学们讨论,十五分钟。
四、蒙太奇的作用,即蒙太奇艺术功能和作用!A. 表意功能;镜头与镜头相连接,相并列产生新的内涵,新的时空关系,新的情绪,新的节奏,俄国的电影大师以此强调出“杂耍蒙太奇”和“蒙太奇万能论”。
B.表像功能:电影的照相性,本体论所强调电影的纪实性,画面性,可视性,运动性。
镜头与镜头组接则产生新的含义,公式:1 + 1 = 3 ,即两个单独的镜头组合相接,不是1+ 1=2 ,而是产生更深的内容和情绪,也就是1+1=3,即把两个不同的符号结合到一起,便传达出一种新的含义,并且能够提供一种交流感情、思想、事实的新方法。
例如:有人做了一个试验,用摄影机拍摄一个人毫无表情的一张脸,然后把这段片子,剪为三段,与三个不同的画面组接在一起,第一组:一张没表情的脸和一群欢乐的儿童画面组接在一起。
第二组一张无表情的脸和一桌丰盛的食物相结接。
第三组,一张毫无表情的脸和一副棺材组接,当在银幕上放映后,观众感到这个人的脸上有不同的情绪和表情,第一组和欢乐儿童组接的镜头脸上有喜悦之情。
第二组和丰盛食物组接的镜头,人物脸上有饥饿的感觉。
第三组和棺材组合的镜头,人物脸上有衰伤的表情。
例二:有人把这样三个镜头组合在一起。
1 、一个人站在莫斯科红场上,抬头远望。
2 、美国白宫。
3 、这个人登上莫斯科大剧院的台阶,这三个相隔千里的地点,经过镜头组合在一起,造成此人看见白宫,登上白宫的台阶的感觉。
说明不同镜头的组接产生新的时空关系。
公式二:A + B + C = X ; B + C + A = Y;C + A + B = ZA镜内容是甲在笑,B 镜的内容一枝枪口对准甲,C 镜内容甲很恐惧A(甲在笑)+ B (看见枪对着自己)+ c (产生恐惧)= x (一个人面对枪口,恐惧万分)B (枪口对着甲)+C (甲恐惧)+ A(甲笑了)= Y(一个玩具枪,吓了甲一跳,在开玩笑)C (甲十分恐惧)+ A(甲笑了)+ C (枪口对着甲)= Z (甲从惊恐中镇静下来,从容而对死亡)所以,1 、不同镜头的组接。
2 、同样镜头,不同顺序的组接,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节奏和速度,所以称蒙太奇是“魔法石”,蒙太奇是“万能的”。
蒙太奇的根本特点:就是把两个单独的镜头(或画面)对列在一起,产生新的内涵、新的意义和新的情绪。
新的节奏,新的时空关系。
美国电影悬念大师希匡柯克论叙道:“电影是把平淡无奇的片断切去后的人生!”这就提炼生活过程,就是用分镜头的方式进行蒙太奇的分切,删去平淡无奇的片断,然后再把所需要精彩人生镜头重新组合的过程。
蒙太奇的作用:1、选择、取舍。
一部电影不能表现生活的全部,也不可能表现各种繁杂的细节,这就要求艺术家通过蒙太奇手法去筛选、提炼,有些电影艺术家总想在一部电影中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表现,结果内容繁杂,什么也说不清楚,电影要求内容单纯,有的理论家认为:电影是删节的艺术。
例如:张艺谋的《一个也不能少》内容就很单纯,这样才可能有更多的篇幅来刻画人物,影片才能细腻和深刻。
2、概括集中。
影片中的事件、地点、时间都需要艺术的概括、集中强调。
例如:日本电影《生死恋》中,男主人公大公和女主人公夏子,人隔两地,相互通信传情,在时间、地点上导演用画外音将两人相互读信的内容旁白出来,画面中是人物在海上、在家中、在试验室的生活和工作场面,进行了高度的集中、概括。
3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和联想。
电影镜头是有选择的,因此,带有导演的强制性,导演可以用镜头含蓄表现,或者给观众以暗示,使观众产生联想。
用蒙太奇组接镜头,影响观众的心理和情绪,镜头产生情绪积累,创造一种清绪力量。
4 、通过镜头的组接。
创造特定的电影空间与时间。
电影一方面富有逼真的时空魅力―来自电影伟大的照像性和纪实美学,另一方面电影通过镜头的组合,又具有时空巨大的自由,摆脱时空的任何约束,将现在时、过去时、未来时,虚幻四个时空可以自己转换、组合。
以上各点:结合张艺谋的《英雄》电影加以阐述,a 、《英雄》的故事是十分简单,无名要刺秦王,但他没有按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设计贯穿的情节,全剧是由四个故事构成,先由无名的讲述如何杀死其他剑客的故事;秦始皇分析无名的谎言;其他几个剑侠之间真实的故事和刺秦现实发生的故事。
四个版块交错重叠组成,看《英雄》就如做梦一般,四个故事似乎互不相连,他又用四种不同的色彩加以强调和渲染,看完全片,回想其中每个版块相互有深刻的内含,这是一部和传统的“戏剧电影”、“讲故事的电影”完全不同的电影,所以许多人看不懂。
张艺谋这些第五代导演是中国的“新浪潮”。
努力使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接轨,努力使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而《英雄》是这一主张的顶峰,集大成,张艺谋讲究的电影造型、画面的构图、黑白的对比、色彩蒙太奇的应用,影片节奏画面的张力把握极具冲击力。
强烈冲击观众的情绪,影片开始秦国进军场面,无名见秦皇的场面,动、静交替造成的冲击力,万箭齐发的画面冲击力都创造了一种情绪力量。
电影时空的特点:甲,电影时空表现领域的广阔性,电影小到用显微摄影表现微观世界、细菌、原子、分子,大到宏观世界、大宇宙,可以从现实世界,通过各种特技、表现虚幻世界。
乙,表现手段的丰富性,运动摄影,高速摄影——时间上的特写,低速摄影——时间的压缩、定格技巧——时间的停顿、分割银幕——同时展现多种时、空事物。
丙,表现方式的灵活性,设计处理的自由,可以伸延、压缩、连续或中断、顺行或逆转、重复、超越。
富有运动性,富有造型感。
五、蒙太奇处理影片的节奏。
节奏——是快、慢、高低、强、弱等有规律的交替。
.电影镜头通过蒙太奇的组接,可以产生动荡不安,激烈的节奏,也可创造缓慢、抒情的节奏情绪。
例如:美国西部片《在过去西部的故事》影片开始第一场戏,没有一句对话。
场景是美国西部一个小火车站,来了三个佩枪的人,骑着马,到了小站,三个人分头走向三处地方,甲坐在小站的长椅上,乙走到火车加水的水塔下,丙走到卖票房,卖票房中走入两只皮靴,腰间挂着左轮枪,卖票的管理员抖抖瑟瑟,撕下三张车票给来人,丙把票抢过来,抛向空中,票子随风而去,电报机在跳动,上面的纸带在转动,丙再上前一把撕去纸带,老管理人惊慌,一只大手卡住老管理人的脖子,丙把老管理人锁进小屋,甲坐在长椅上打吨,一只苍蝇飞来,停在甲的鼻子上,甲用力吹鼻子,赶走苍蝇,乙站在水塔下,用手伸进水糟“哗哗”拨弄糟里的水。
丙站在车站上,扳动响指,发出“咯、咯”的响声,甲在长椅、苍蝇继续捣乱,甲慢慢抽出枪,猛的一套,把停在椅背上的苍蝇套在枪管里,然后听着苍蝇在枪管中的嗡嗡声,乙站在水塔下水塔上滴水“嗒、嗒”的水珠落在乙的西部大礼帽上,丙还在扳动响指,这时远处火车来了,甲把枪管中的苍蝇放飞,站起来,乙拿下礼帽,一仰头,把帽檐上的积水喝了下去,走向月台,丙也站起拔出枪,火车喘着气进站,货车的门“哗”被拉开,三人紧张等待,车箱上推下一只大木箱,“哗”车箱的门又重新关上,火车喘着气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