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交流电桥的设计
专业班级:13测控1班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6月1日~6月6日
目录
1.概述————————————————————3
2.总体方案设计————————————————3
3.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4
a.滤波电路———————————————4
b.电桥差分放大电路———————————8
c.绝对值电路——————————————12
4.硬件设计—————————————————18
5.软件设计—————————————————19
6.总结———————————————————20
一.概述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老师给我们了多个题目供我们选择,大都是我们我们平时在上课时学习过的,像惯性电路相差计算,交流电桥输出电路,设计一个光电计数电路,设计微积分电路等,我选择了交流电桥的,在制定操作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去办公室请教了老师,等到了一些指点,我们这个题目要求我们实现如下6个小目标。
1、设计一个方波信号输出电路;
2、把方波信号编程三角信号
3、设计一个交流电桥电路;
4、设计电桥差分放大电路;
5、设计放大信号的绝对值电路;
6、设计绝对值变直流的电路;
二.总体方案设计
我们通过编程利用51单片机输出一个方波,提供最原始的激励信号,然后通过滤波电路得到正弦信号作为vi提供给差分放大电路,经过差分放大后的信号作为vo。
利用vi和vo作为输入,设计两个半绝对值电路,得到|2vi|,一个反向器得到(-vi),一个加法器,最后得到|vi-vo|+|vi+vo|的值,最后利用一个RC电路对其进行整流,得到绝对值变直流的电路。
三.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我们我们将整体电路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三大部分<1>滤波部分<2>差分放大部分<3>绝对值部分,下面我从第一部分讲起。
(1)滤波部分
(仿真滤波电路图)
滤波电路图如上,电阻都选用1k的,c1选用1.0uf的,c2选用220uf,从以上电路图中可知,我们首先对最原始从单片机产生的方波信号进行了方波整流,注意第一个三极管为PNP,第二个为NPN管,利用三极管的单向导通性以防止方波的失真现象。
然后将这个信号作为RC电路的信号源,利用RC电路进行一次滤波,得到三角波信号,然后利用一个带通滤波器得到我们所需要
的正弦激励信号。
计算过程如下:
利用传递函数得到vi
(V-V1)/R=C1*(dV1/dT)=>V1=(V+2.5)/(2+RC1JW)所以有
A(w)=1/(√4+(RC1W)^2)
Ψ(w)=-arctan(WRC1/2)再有
(V1-2.5)/R=-(V1O-2.5)/R-C2*(dVO-2.5/dT)
V1O*(1+C2RS)=5-V1
V10=(5-VI)/(C2JW+1)
由于V10=VI,得到后续电路的VI.
注意本设计中的2.5v电压都是利用电阻分压实现的,中间那点的电压即为2.5v.
如下图
(2.5v偏置电压)
(原始方波信号)
(一次滤波后的三角信号)
(二次滤波后的正弦信号)(2)差分放大电路
(电桥电路)
通过调节R21滑动变阻器的大小来改变电桥的平衡状
态。
(电桥差分放大电路)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得电桥不平衡,有一个差值,我们利用电桥后面那一部分的电路,将电桥上下中间两点的电压放大,放大倍数可以通过调节三个电阻的大小来改变。
放大倍数=(R13+R14+R15)/R14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选用了两个10k和一个1k的电阻,放大了21倍。
然后在两个放大运放后面接一个减法器,将这两个放大了21倍的信号进行相减,得到他们的差分放大信号。
(减法器)
这两个放大了21倍的信号进行相减,得到他们的差分放大信号。
它们的差分也为原差分的21倍。
(差分信号1)这是在滑动变阻器比较小时。
(差分信号2)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在阻值越接近50%时,电桥之间电压差为越小,这时波形越接近一条直线。
在阻值超过50%后波形图的峰值反向,距离50%的值越远,波形图的峰值越大。
(跟随器电路)因为后面的电路设计需要用到vi和vo,但是实际告诉我们如果直接用的话会产生失真现象,所以我们对vi和vo后面设计一个电压跟随器防止失真现象产生
(3)绝对值电路
(绝对值电路)
我们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来的到vi的绝对值,当vi大于0时,只导通下面一路电路R16为2k,这时R16与二极管之间的电压是vi的2倍(),上端电路不导通。
当vi小于0时只导通第一路。
(负绝对值)
(绝对值电路va1与va2)
(反向器)
利用反向器得到—vo(差分放大的输出),便于后面计算|vi-vo|+|vi+vo|
(绝对值电路1+反向器电路)
(绝对值电路+减法器)
(减法器)
我们可以利用如上电路得到我们所需的|vi-vo|+|vi+vo|的值,计算过程如下图。
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计算|vi-vo|+|vi+vo|时,vi前的电阻为0.5r,要满足此公式成立的条件,即vo的幅值要小于vi。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一旦过了50%的平衡点,最后|vi-vo|+|vi+vo|的相位会随之发生变化。
(整直流)
此设计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实现绝对值变直流。
我们利用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串联来实现。
(直流波形)
(电路整体仿真图)
四.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部分我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按照电路图接线,在板子上进行排版接线,实现我们仿真想要的到的效果。
(正面部分)
(反面部分)
五.软件部分
本设计的软件部分就是利用单片机产生一个方波信号,经过查阅资料以及向同学咨询,知道了产生方波就是利用51的时钟中断,每隔500ms进行一次翻转,得到频率为1000hz的方波信号,代码如下。
六.总结
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过得很快,在这一周里我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更磨练了我的耐心以及细心。
在拿到老师供我们选择的题目后,选定了题目,在脑子里大概过了一下整体的思路,发现有不同的地方去找老师咨询,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完成了软件制作部分,我们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电路的设计,将整体电路分为了
三个模块,<1>滤波部分<2>差分放大部分<3>绝对值部分。
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去实现它,把本来很庞大的问题划分为小问题,逐个攻破。
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查阅资料,经过两天的时间我们完成了它,并弄懂了它的原理。
后面就开始焊板子了,我们选择去实验室进行硬件部分,那里有示波器,应为这是一个看波形的设计,所以我们要在每完成一部分,就去检测一下是否焊成功,如果一股脑的焊到最后,后面板飞线一大堆,真出了问题检测都不知道从何入手。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细心以及小心,电路图原理图虽说有了,但和实际还是有差别的,原理图清晰,排版简单,但是实际上我们需要接线,一块很小的板子上接上很多飞线,就会杂乱不堪,一旦出问题很难找出来。
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但不能只有自己的思考,还要有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学习使我们成长的更快,协作精神是我们所必须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老师在对我们进行指点一二,那真是锦上添花了,当然,大学学习不能只靠老师,自己去钻研才能将一门学问搞懂,学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