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文化运动优质课课件

新文化运动优质课课件


蔡 元 培
李 大 钊
鲁 迅
讲坛上的教授
原名《宽容》 现名《北大钟声》
旧式的人物,如黄侃,刘师培、辜鸿鸣等, 也有新思想的代表者:李大钊、陈独秀、胡 适、及后来的鲁迅等。在北大的课堂上有新 旧文化的交锋。蔡元培办学方针: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只要学有专长都可以来到北大的讲坛。北京 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由、各派并存、 透过这幅油画,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1、开始标志:_____________ 《青年杂志》
《新青年》 2、主要阵地:_____________
北京大学 ---蔡元培 3、活动基地: _____________
4、代表人物:——————
5、口号或旗帜:_____________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十七大报告
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二、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三、 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 别人的话。 四、 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 么时代的话。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 支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 象征,“打倒孔家店”其实就是反对复辟。
问题探讨
新文化运动时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而现 在我们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你认为两者矛盾吗? 为什么?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
鲁迅 (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陈独秀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 出民主、科学口号,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反封建必须反孔教。 李大钊


1918年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树立了新文 学的典范。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较早主张以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
材料一:“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 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 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 乱。” ——陈独秀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 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 文”、采用世界语。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 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思想文化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意思是否 被大家所接受?
不合时宜现象之一:
“包好,包好!这样 的趁热吃下。 这样的人血馒头,什 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
不合时宜现象之二: 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帝 德 乾 坤 大
皇 恩 雨 露 深
不合时宜现象之三: 绣花鞋、贞洁牌坊
“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文科 学长。他又请刚从美国留学归来、 提倡白话文的胡适任北大教授。蔡 元培还聘请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 任兼教授,聘任提倡新文学的刘半 农任教。他又请第一个向中国介绍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夏元栗任理科学 长。这批新文化运动颁奖和学术界 精华的到来,使北大成为当时思想 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 造就了一批新文化的战士。同时, 蔡元培也任用些学有专长而思想守 旧的人,如刘师培、辜鸿铭等。
结合材料说说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局限?
1.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 2.没有与人民群众运动相结合
思考:新文化运动“新” 在何处?
1、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象新文化运动那 样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 在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的进步; 2、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 思想的知识分子迅速成长起来并逐步找到根本改 造旧社会的正确道路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打倒孔家店”(儒)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
文学革命
“四提倡,四反对”
材料一: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 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 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材料二:“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 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 ——李大钊 材料三:打倒“孔家店”。 ——吴虞
新文化 运 动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 造国民的思想(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思想传播与尊孔 复古逆流
zxxk
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先进分子对辛亥革命的反思 认识: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 (请在P46-47找出来)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三纲: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夫为妻纲:嫁鸡随鸡 五常: 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 的西方道德思想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指向以孔 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 反对愚昧和专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民主 提倡科学
反对专制 反对愚昧
西方的资产 阶级民主政 治。
自然科学和看待客 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 暗。” ——陈独秀《新青年》
蔡元培
(1868—1940)浙江绍兴人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zxxk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 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 故允为担任。”1916年12月22 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 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 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 辜鸿铭被称为“清末怪杰”,他“生在 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 精通九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在北 大教授英国文学。他第一个将中国的 《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 到西方。与文学大师列夫· 托尔斯泰书 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 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 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后期内容--“新世纪有曙光”
•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 李大钊是在中国第一个举起宣传社会主 义大旗的人; • 标志着中国革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 来。
李大钊(1889——1927年)
• 1918年,李大钊在 《新青年》上,连续 发表了《庶民的胜利》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 胜利》两篇论文。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 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 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 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 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蔡元培
“思想自由”: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 “兼容并包”: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胡 适 陈 独 秀 辜 鸿 铭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1917年《新青年》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 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 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 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 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 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1923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洋戊
半封建
中国的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技术)器物
洋务派
制度
康、梁、孙等 陈、李、 鲁、胡等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 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 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 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 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吾国之维新也,· · · · · · · ,共和也,帝制也, · · · · · ·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 心。 · · · · · · ·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 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 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பைடு நூலகம்
李大钊
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 ,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 系统和较完整的介绍。
《青春》是李大钊发表著 名文章。他号召青年为创 造一个青春的国家而奋斗。
胡适
zxxk
(1891--1962)安徽绩溪人
提出文学革命的 主张,倡导用白 话文代替文言文
•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1910年 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康奈尔 大学学习,先学农科,后改学文科。1914 年获文学士学位以后,到哥伦比亚大学攻 读哲学,就学于哲学家杜威,深受其实用 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以《先秦名学史》 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后任文学院院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