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状疱疹的诊治-肖红

带状疱疹的诊治-肖红


部出现成簇疱疹,颜
色鲜红,沿T12-L1节段
单侧呈带状分布
诊断:急性带状疱疹
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是 由 水 痘 - 带 状 疱 疹 病 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较剧烈疼痛为特征 的疾病, 尤其老年人和免疫力降低者好发病。
(hypothesia)
触诱发痛
异常疼痛
(dysthesia)
(allodynia)。
带状疱疹的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疼痛和疱疹,出现带状疱疹
是特有的体征。 • 对皮肤受损的部位和表现不典型的,免疫功能 异常的病人,需要实验室检查确诊。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
• 促进疱疹愈合 • 缩短病程 • 缓解疼痛
带状疱疹的诊断及治疗
四川学华西医院疼痛 肖红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62岁,因“右腰部疼痛5天”来 门诊就诊。5天前因感冒后出现右腰部疼痛, 为皮肤针刺样痛,触摸及衣服摩檫后加重。 PE:一般可,心肺腹(一)。右腰部皮肤无 红肿,无皮损,触痛,痛觉范围沿T12-L1节 段性分布,VAS评分5-6分。
入院后第二日患者腰
• •

逐步开展带状疱疹的预防接种
● 小结
1. 早期大剂量抗病毒药治疗AHZ, 显著提高
疗效,对预防PHN有一定作用。 2. 局部浸润和 神经阻滞对AHZ的镇痛效果 肯定的。可能有预防PHN的作用。 3. 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治疗病理性神经痛被 认为是开创PHN治疗的新纪元。
4. PHN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应采取综合治
疗方法。当一种(或一组)方法疗效不 佳时,可试用其他方法。
降低PHN发生率
缩短持续时间 减轻异常痛程度
神经阻滞治疗的作用机制
◆减轻受累神经节及外周 神经的炎症和损伤
◆阻断传入神经传导、降
低中枢神经的高度兴奋。 ◆直接阻断外周的疼痛向
中枢的传导。
◆降低肾上腺素能受体兴 奋性。
⒊ 常用神经阻滞方法
⑴皮损区皮下浸润 ⑵椎旁神经阻滞 ⑶硬膜外阻滞 ⑷星状神经节阻滞
发生PHN的危险因素 • 高龄
• 急性带状疱疹期间剧烈疼痛 • 严重疱疹和皮肤损伤 • 疱疹出现前受累皮肤前驱性剧烈疼痛
PHN的疼痛特征
治疗目标
1.缓解疼痛——异常痛和痛觉过敏等
2.减轻精神症状 3.改善睡眠
4.提高生活质量——自信、自理
PHN治疗模式
一线 二线 三线 抗癫痫+三环类药 增量 增量
前驱期
全身和局部感觉异常症状
疱疹期
单侧红斑或粟粒样丘疹、小的疱疹
恢复期
疱疹消退、结痂并脱落,残留色素沉着
后遗症状期
疱疹消退后仍长期遗留疼痛
疱疹的特点 首先出现红色斑丘疹或丘疹
1-2天疱疹丛、疼痛性囊 状小泡或大疱皮疹
疱疹的特点 3-5天后变为脓疱,进
一步成为脓疱疹和溃疡
1-2周皮损结痂
疱疹的特点
• 预防并发症
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措施
抗病毒
抗炎
镇痛
局部治疗
阿昔洛韦 软膏等
辅助治疗
抗抑郁药 ±± 抗癫痫药
阿昔洛韦 泛昔洛韦 万乃洛韦
NSAIDs
类固醇 老年(+) 老年(-)
阿片类 ±NSAIDs
保护皮肤
神经阻滞
早期神经阻滞治疗
预防PHN发生: 缓解HZ急性 期的剧痛 缩短疼痛 周期 改善全身 症状
⑴ 镇痛药:曲马多、氧可酮控释片、吗啡控 释片、芬太尼透皮贴
⑵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去甲丙 咪嗪、帕罗西汀 ⑶ 抗癫痫药:加巴喷丁、卡马西平、丙戊酸 纳、双丙戊酸纳
2. 新的抗癫痫药- 加巴喷丁
(gabapentin,neurontin,1-氨甲基-环乙酮羧酸 ) 开创PHN治疗新纪元!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年龄急剧增加 儿童或年轻人约1/1000 65岁以上则为4-12/1000
美国90%以上成年人VZV血清抗体阳性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 脊髓背角感觉神经节
手术、创伤、放疗、化疗、恶性肿 瘤、结核、炎症、免疫缺陷、老年、 生活紧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 病毒复制(感觉神经节内) 皮肤感觉末梢病理改变
2-4周愈合,多遗留疤
痕和永久性色素沉着
皮疹和疼痛 -带状疱疹的两个临床特点
• • • • 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前数天或数周,或同时出现 极少数为非典型性疱疹,偶见只有疼痛,无皮疹出现 90%病人表现有痛觉异常
疼痛的性质通常为“锐痛”或“刺痛”,常见“灼痛”
感觉过敏
感觉迟钝
(hyperthesia)
◆化学结构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相似。
◆ 作用机制仍未清楚,可能存在多种途径,包括抑制 受损神经元的异位放电,逆转NP的异常性疼痛和痛
觉过敏。
◆ 缓解PHN的异常痛、烧灼痛疗效显著。
◆ 用量与用法:200mg-600mg,口服,tid,最大剂
量范围3600mg/d 。 ◆ PHN的一线药物 ◆ 副作用:嗜睡,眩晕,无力
著。机制:可能是阻滞神经元钠通道。
阿司匹林+乙醚(或氯仿)。
辣椒素。
神经阻滞疗法
⑴NB疗法有一定效果。疼痛三个月以上者疗 效差。 ⑵皮损区浸润疗效肯定。 ⑶椎旁阻滞或椎间孔注射疗效显著。
⑷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有效
PHN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状态,治疗很困难, 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个体化治疗 ,
即综合治疗,包括心理学和行为学治疗
2. 疱疹消失后仍遗留疼痛
持续的灼痛,绞痛或酸胀痛 间断性锐痛 各种感觉异常,包括异样感觉 痛觉异常 在最疼痛的区域表现有感觉缺失 疼痛消失后, 再出现疼痛
HZ 年发病率约为125/10万 80岁以上老年人HZ发病率为 5‰-10‰
HZ患者约有10%并发 PHN,60岁以上患者 有50-75%并发PHN
临床上证实
阿片类
三环抗抑郁药物
抗惊厥药物加巴喷叮
可减轻疼痛的程度和缩短病期
目前治疗PHN的一线药物 加巴喷叮 + 神经阻滞疗法 + 5%利多卡因贴剂
最佳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
PHN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能是预防其发生, 但目前的临床治疗尚不能有效预防其发生。

积极治疗急性带状疱疹 积极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感觉异常、感觉迟钝 疱疹性皮损 斑疹、丘疹、疱、坏死
HZ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急性带状疱疹常见部位及发病率
部位
胸部
发病率(%)
50
额面部(三叉神经) 颈部
腰、下肢
3~20 10~20
5~15
宋文阁· 傅志俭主译:临床疼痛学,2004
带状疱疹发病的最常见原因 • • • • • • 老年人 有些恶性疾病 恶性疾病的化疗和放疗 HIV感染 器官移植后 某些疾病应用激素治疗
⑸神经干或分支阻滞
神经阻滞常用药物
局部麻醉药:布比卡因,利多卡因 类固醇:得宝松,地塞米松, 维生素:甲钴铵、Vit B1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疱疹消退后仍长期遗留自发性疼痛,
痛觉异常,痛觉敏感或感觉改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诊断标准: 1. 有带状疱疹的病史,疱疹和疼痛
加巴喷丁治疗PHN多中心研究结果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疼痛疼减轻率
加巴喷丁
89
6.3
4.2
2.1(33.3%)
0.5(7.6%)
安慰组
95
6.5
6.0
Arzneimittel therapie, vol,18 no:2(2000)
3. 局部治疗
5%利多卡因贴剂。缓解异常痛疗效显 盐酸可乐定油膏。 前列腺素E1凡士林油膏。
NSAIDs 物理治疗
局部用药
TENS
阿片类药 神经阻滞,神经电刺激 手术治疗 神经毁损
心理治疗
四线 五线
局部或区域性神经阻滞,包括躯体和交感
神经阻滞,尤其是持续硬膜外阻滞或交感
神经阻滞对预防急性带状疱疹期间的中枢
敏化和末梢敏化可能有一定作用, 进而预
防PHN的发生。
1. PHN治疗的主要口服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