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教案
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血液的重要性。 《输血与血型》这节课 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课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 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 三、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 初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交范围及阅 读面的扩大,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并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 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资料分析、讨论、谈话、参与探究等从而达到教 学的目的。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的直观性和容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分析等一系列认知活动。 2、自学归纳法: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做练习并归纳总结知识,培养学生独 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3、启发式教学法: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体现学生是教学的 “主体 ”的 教学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自主阅读兰德斯坦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精 神,并思考下列三个问题: ①谁发现了血型? ②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 ③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点拨并补充 Rh 血型,(强调兰德斯坦纳只发现了 3 种
血型, ABO 血型系统是后人在其基础上完善的) 3、凝集反应 提出问题: ABO 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 ①凝集原与凝集素(多媒体展示图片) ②如何发生凝集反应 过渡:输血是抢救大量失血病人的有效措施, 但并不是有血就能输, 输血前要做 什么呢? 课外延伸:(根据凝集反应,延伸血型的鉴定) ①模拟血型的鉴定—展示情境图片 ②学以致用,学生鉴定血型, 留下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血型吗?大家可以课后调查。 ③学生分析献血者和受血者血清凝集关系表, 自行归纳总结输血关系。 (培养学 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④出示输血关系表,让学生补充。 ⑤构建输血概念图 思维拓展: 有人说 “O 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 ”,你认为有道理吗?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教师点拨指导。 创设情境: 小明发生交通意外大量出血, 需要紧急输血。 他的两个朋友小黄和小 丁赶到医院为小明献血。经医生鉴定,小明是 A 型血,小黄是 A 型血,小丁是 O 型血。最后医生选择了小黄为小明输血。 提出问题:为什么医生不选择小丁为小明输血呢?(由此引入输血的原则) 三、安全输血 1、同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是输少量输异型血。 2、成分输血:概念、原则、意义 练一练—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练习巩固新知) ( 1)大面积烧伤患者; ( 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 ( 3)血流不止者。 四、血量与输血 提问:是不是每个失血的人都需要输血?什么情况下需要 ?(引入血量和输血)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完成新内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 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1、人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 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 ? 3、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 800— 1000 mL,人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 4.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400 毫升 ,人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 五、倡导无偿献血 情境过渡:血液是生命之源, 随着各类手术量的增加, 血液供不应求 .部分地区 “无 血可用 ”的情况仍在蔓延 1、展示多张献血的图片,进行无偿献血的情感教育。 2、科学释疑: 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呢? 3、献血的意义,情感升华:将来等你长大成人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 六、总结收获(让学生自己谈收获,教师归纳总结。) 七、巩固知识
1、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自己的血型、 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 培养学生调查能力和获得信息 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学习兰德斯坦纳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精神。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
一、设计思想: 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流程是通过导入新课, 直接过渡到血型, 然后讲安全输血,
当学生认知这两部分内容后, 再学习血量与输血, 因为血量与输血这部分内容和 后面的无偿献血相联系的, 可以把这两部分放到一起。 本节内容与人们的健康关 系密切,因此在教学时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围绕教学目标,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 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讨论、交流、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材分析:
展示尼泊尔地震和医护人员抢救图片,导入新课。 (尼泊尔地震照成了大量 人员的伤亡, 一些大量出血的人送到医院后, 医生会对伤者做什么措施呢?这个 时事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引起学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 想情感。) 二、血型发现 1、输血的历史(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感受人类在输血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 和认识。) 2、血型的发现
板书设计
一、血型 1、血型的发现 2、血型的种类 二、安全输血 1、输血的原则 2、成分输血 三、血量与输血 四、无偿献血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