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 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二、知识链接
1. 易混知识清单: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 (1)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 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 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 (2)戊戌政变:是对戊戌变法的残酷镇压,是以慈 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的大肆捕杀维新派,废除变 法诏令的流血事件(政变),是反动的,具有阻挠和 破坏性作用,它的发动,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 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的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为后来的辛 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三、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戊戌变法运动又称“百日维新”,揭开这次运动 序幕的事件是( ) B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 会的成立 D.《中外纪闻》的创办 A 2.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定 B.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方先进思 想的传入 3.光绪帝颁布的变法内容不包括( D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B.鼓励私人兴 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
四.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 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知识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胶澳事(德国占领胶州湾)后,瓜分豆 剖,渐露机芽……自台湾事后……揭竿斩木,已可 忧危。 ——康有为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 亡。 ——康有为 材料三 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 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 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
第7课
戊戌变法
【老师寄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 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 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 步则国进步, ——梁启超〈少年中 国说〉
执教:桐林中学曾志谋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 戌六君子等基础知识。 2.通过本课学习,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 步立场,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 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1.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 开;2.“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8.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D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资产阶级政治改革 C.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 D.促进了思想启蒙 9.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 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B )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 派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D.光绪 帝和慈禧争夺统治的斗争 1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B.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 C.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 D.光绪帝没有实权 1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 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材料三的观点不正确。通过资产阶级维新变法, 建立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立宪制的国家在我国行不通,变法不 可能成功。
【学后记】(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 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 的弯路的反思!)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
任用维新派进行变法。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材料一指明当时阶级矛盾尖锐和民族危机的 加深,国家处于危亡时刻;材料二指明必须通 过变法才能改变局面,挽救民族危机,缓解阶 级矛盾。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公车上书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事件是______ ______。 《马关条约》签订的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___ __ 年,当 ____ _______消息传到北 1895 康有为 梁启超__,邀请各省 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____ ___和_____ 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中外纪闻 3.强学会的机关报是____ _______。 光绪帝 1898____年,____ 4.戊戌变法的时间是___ ____按照维新派的意 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由于这一年是旧历的戊戌年,所以 称为戊戌变法,又由于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百日维新 “_____________” 。 顽固派 ___派, 慈禧 5.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以___ __ __为首的____ 发动了___ 政变 _______, 等六人被杀害。 谭嗣同 6.戊戌政变时,表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谭嗣同 哉”的维新派人士是 _____ ___。
4.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 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B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5.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 目的是( C ) A.帮助光绪帝夺取实权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发展资本主义 D.实行民主建立共和国 6.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A ) A.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B.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7.某论坛开展关于“戊戌变法”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不 正确的是( ) B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变法 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变法受到开明地主的欢迎 D.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 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