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教案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教案

生:北京有《中外纪闻》;天津有《国闻报》;上海有《时务报》;长沙有时务学堂和南学会;广州有万木草堂。
师:“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又多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光绪帝尽快变法维新。光绪帝对变法的态度怎样?
生: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自强。
师:不甘做“亡国之君”说明什么?
生:光绪帝爱国。
师: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
生:①都是广东人②都是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从封建知识分子演 变成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师:公车上书的结果怎样?
生:失败
师: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继续宣传变法。看P38插图,他们创办的主要报刊有哪些?(《时务报》、《湘学报类编》、《国闻报汇编》、《知新报》、《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康有为在北京创办的,后改名为 《中外纪闻》。看地图册P17,在北京、天津、上海、长沙、广州都有哪些报刊、学会、学堂?创办者是谁?
学情分析
本课内 容学生较为陌生,课前应组织学生收集变法运动的有关文字图片、资料。
明晰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动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变法内容
师: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生: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师:实业指什么?
生:工矿企业
师:经济方面的措施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生: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政治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生: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师:“准许民众上书言事”,民众指什么人?
戊戌变法
教材分析
19世纪末,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的维新变法运动,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次重要尝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生:资产阶级。
师:康有为几次上书都遭到顽固派的阻挠,所以这样一条规定有利于谁参政?
生:资产阶级
师:冗员是指闲散无用的官员,“裁汰冗员”损害了谁的利益?
生:顽固派
师:文教方面哪些是教育方面的措施?
生: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 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
师:京师大学堂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教育方面的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生:培养新式人才(科技、翻译、军事),有利于传播西方科技和资产阶级文化。
师:文教方面哪些是文化方面的措施?
生: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
师:文化方面的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生:促进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师:从变法的内容看,变法会得到谁的支持?
生:资产阶级
师:变法会遭到哪些人的强烈反对呢?
生:顽固派
师:从一开始顽固派就竭力竭力反对变法。他们的总代表就是那个以玩弄权术著称不愿归政于光绪皇帝的老太婆—慈禧太后。由于实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所以变法一开始就笼罩着注定失败的辩别戊、戌、戍三字的口诀是“戌横戍点戊中空”。这 次变法发生在1898年,这年是旧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一、起因
师:说到起因,不得不提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生:失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师:《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再没有理由限制中国人投资设厂。当时很多人把发展 近代工业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兴办工业的浪潮在中国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看P21《时局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掀起了一场变法维运动。这就是戊戌变法。
生: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师:谁能翻译一下?
生:“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
师:谭嗣同本来可以逃往日本,却不肯逃走,你觉得他这样做值得吗?关于他的死值不值得,关键是看他的死对历史的前进起没起到推动作用,还要看他在精神上留下什么?历史证明他的血没有白流。他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他的一个学生蔡锷后来响应武昌起义,在昆明发动了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看P40谭嗣同遗言,“贼”指什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为什么说“无力回天”?因为维新派没有掌握军队,又不能发动群众,所以没有力量。“死得其所”指什么?他认为自己为变法图强,挽救国家而死,死的值得。
三、结果:失败
师:随着变法的展开,维新派与顽固派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上纷纷传说慈禧太后要废掉光绪帝。光绪帝密诏康有为商议对策。康有为等手里没有兵 权,读了密诏,束手无策,抱头痛哭。最后康有为决定派谭嗣同去劝说参加过强学会的新军首领袁世 凯,让他派兵保护光绪皇帝。谭嗣同见 到袁世凯,说明来意,袁世凯表示愿意率兵保护光绪帝,并说“杀荣禄好比杀条狗!”谭嗣同刚一离开,袁世凯立刻向直隶总督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突然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废除了除京师大学堂以外的变法措 施,同时还四处搜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维新人士谭嗣同、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刘光第被杀害,被称为“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从光绪帝6月11日发布诏书开始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本来可以逃往日本,却不肯逃走,甘愿牺牲,这是为什么?请看P40小字第三行,他怎样说?
二、经过
师:这场运动的序幕是怎么拉开的呢?
1、序幕—公车上书1895
师:什么是公车?
生:公车是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师 :由于康有为等人是举人,这次上书就叫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起因是什么?
生:《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举人的愤慨。
师:公书上书的目的是什么?
生: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
师:看康梁的画像和小字介绍,他们有哪些共同点?
难点
戊戌变法的运动兴起的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需要教具或器材
地图册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变法,它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这是什么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一次著名的变法。它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103天就失败了,但它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的积极尝试。这是什么变法?
相关主题